创建新课改下的高中政治

发表时间:2020/11/11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20期   作者: 刘海燕
[导读] 伴随新课程改革的全面实施与推进,高中政治课堂进入了新的教育天地。原有的教学课堂不在满足新课改的需要,急需教师加以创新。文章也将深入理解新课程改革中强调的“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理念,响应素质教育需要
        刘海燕
        河北省沧州市盐山县盐山中学               061300

        摘要:伴随新课程改革的全面实施与推进,高中政治课堂进入了新的教育天地。原有的教学课堂不在满足新课改的需要,急需教师加以创新。文章也将深入理解新课程改革中强调的“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理念,响应素质教育需要,从多方面推动高中政治教学改革,以建构新课改下的新式高中政治课堂,推进高中政治教学创新。
关键词:新课改 高中政治 教学创新 对策
 
        政治课给人的印象就是空洞、枯燥。新课程改革迫切要求我们建立一个充满生机、活力的课堂。那么,怎样使高中政治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明确教学目标——明晰有效教学的方向
        明晰的教学目标,将直接决定着高中政治教师的教学方向,是高中政治教学课堂的“指明灯”。新课改将教育重点放在了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上,改变了原本过分注重知识传授的教育模式。因此,教师必须从这一角度入手,设定新的教学目标、制定新的教学计划,确定高中政治教学心方向。
(1)理解学科核心素养要求,设定教学目标:该教学目标的设定要求教师参透政治学
科核心素养的教学理念,从这一角度入手关注学生政治认同、理性精神、法治意识以及公共参与素养的提升,将其作为具体的教育目标。
(2)理解学生学习发展现状,设定分层目标:分层目标即遵循因材施教教学理念,是
教育目标设定的艺术表现。它强调教师在设定目标时要考虑现阶段的学生能力发展需要,设定不同的教学目标。不给学生过多的政治学习压力,在“循序渐进”中发展学生的政治学习能力。
二、更新教学观念——创造多维互动的课堂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独占课堂,学生被动接受的单一的教学信息传递方式,新课改要
求课堂教学多向互动局面的出现,教学中师生认知互动、师生情感互动、师生实践互动等。学生是一群充满情感、富于想象、极具个性的生命体。在现实课堂上,尽管教师们用尽种种办法,仍然时不时有节外生枝,这是因为教师忽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因此,作为政治教师应当顺应学生的需要,落实课改理念,营造多维互动的课堂,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在教师的点拨、引导下使学生跳一跳,摘果子。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才能为政治课堂动态生成提供一个平台。
        (1)语言互动:高中政治教师可以利用语言互动,包括副语言即肢体语言的互动,和学生之间建立良性互动关系。如温柔、和煦、幽默的语言,能够轻易击破学生的防线,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如鼓励的延伸、倾斜的身体,能够给学生以学习激励,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
        (2)提问互动:高中政治教师应当在课堂上注重有效的提问,以问题作为互动的媒介。问题能够激活学生的思绪,同时能够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快速集中到政治课堂上,进行政治知识的学习与思考,也是教师和学生互动的主要方式。
        (3)抓住生成:在政治课堂上,学生势必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如有的学生回答不上来题目、如有的学生扰乱课堂秩序。教师应当以积极的姿态抓住这些生成资源,做针对性的教育指导。这样的政治课堂才更有效,教育点才更丰富。


三、营造课堂氛围——构建民主和谐的课堂
        和谐发展是教育的理想境界,也是新课程改革极力倡导和追求的价值取向,而和谐发
展的核心是人格的和谐发展。古人云:亲其师而信其道。要让学生亲师,教师就要尽力建构一个民主、和谐的高中政治教学课堂。
        (1)建立同学或朋友型的师生关系:只有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在师生平等对话中,学生才能充分地张扬个性,培养起探索未知的情感、态度、信念、动机和需要等。我们的课堂犹如军营,强调的是铁的纪律,正襟危坐,学生如履薄冰、战战兢兢,教师不苟言笑、一脸严肃,少了一些轻松,少了一些幽默,少了一些欢声笑语,少了一些神采飞扬。尤其是讨厌学生的超前插话,不允许交头接耳,不允许与老师争辩等。无疑是给学生的身心自由发展套上了枷锁。在课堂提问中,应允许一部分学生暂时保留自已并不十分正确的意见,通过教学过程慢慢领会更为正确的见解。
        (2)师要以平视的眼光看待学生:平等的眼光看待学生,学生才能无拘无束地表现自已,不怕出错和失败。学生或朋友型的师生关系,会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了心理认同,获得了心理自由,由此使学生产生心理的向师力。给学生以安全的心理支持和精神鼓舞,把学生的个性、想象、创造的潜能开发出来。这样师生之间才能真正形成互动的对话平台,具有生命色彩的动态生成才能活跃在教学过程中。
四、课堂内容丰富——打开高中政治的世界
        高中政治世界内容丰富,教材由于篇幅受到限制,所以只能够呈现部分重点知识。为了让学生能够走入丰富多彩的政治世界,实现政治课堂的拓展延伸教学,丰富课堂内容。高中政治教师就要立足学生生活、立足社会热点,做教学补充。这样既能够培养学生的政治意识,也能够让教材上的政治理论知识变得更立体、更丰富,有助于学生的理解与学习。
        (1)立足学生生活:学生的生活经验、生活体验、生活故事,许多都充满德育色彩。教师应当抓住学生的生活中的案例与故事,作为高中政治课堂的教学切入点。让学生能够从生活角度去理解政治知识,从而丰富政治课堂的教学内容。
        (2)立足社会热点:社会热点是高考政治科目的考查重点之一,教师应当立足社会热点,进行教学补充。以发展的眼光及时捕获社会上的各种热点话题或时政信息,让学生能够从政治的角度对这些社会热点现象进行剖析,从而实现学生时政思想与眼光的有效培养,实现课堂内容的丰富与补充。
五、创设教学情境——搭建轻松快乐的课堂
我们的课堂应以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来努力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变抽象为形象,变无
趣为有趣,使课堂永远对学生都有一种魅力,让学生有滋有味地读、兴趣盎然地学,在自主学习中感受到课堂生活的快乐。增强课堂教学的情境,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创设真实趣味的动画情境:利用新颖多样的教学方式引起学生的注意,维持学生的兴趣。如漫画、小品、故事、多媒体课件展示逼真的景观,让学生犹如身临其境。兴趣大增。
        (2)创设趣味多彩的问题情境:造成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探究欲的积极性。当然,在问题情境创设的过程中教师也要融入鼓励、点拨与交流,要让问题情景充满和谐色彩,这样才能够在问题情境的创设中达到“教”与“学”的契合。
        (3)创设带有生活气息的生活情境:陶行知曾经提出过生活即教育的理论,倡导教育回归生活。利用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课堂教学情境,才能把课堂营造成学生心灵自由翱翔的天空,理想尽情展示的舞台。
    

结束语:
        走进新课程,我们教学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戴在发展。而
发展是一个生成性的动态过程。作为一线的政治教师,我们理应以满腔的热情投身进去,为此我们必须不断学习相关的新理念、新思想,在不断的变化中寻找适合新课改的教育教学方法。让我们成为开发者、创作者,凸显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使学生的生命得到尊重,使个性得到张扬,这是教育的理念,也是我们新的追求!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