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旭华
浙江省义乌市宾王学校 浙江 义乌 32200
内容摘要:何谓“教学情境”?教学情境是教师围绕教育教学展开,方便学生快速体验,尝试并最终吸取知识,解决问题的一个微教学环境,一个恰当的情境创设,能够积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并能将知识融会贯通,本文也从情境教学必要性及遵循原则、创设方法等方面做一个阐述。
关键词:情境理论;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情境创设
情境环境创设指的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创设一种具有情绪感染力、形象生动具体的场景,引发学生情感体验,帮助学生去认知教材,理解知识,从而激发学生去探究知识,联想解决问题的一种教学体验,这种教学体验使得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有序地发展。一个具有丰富内涵的情境创设可以贯穿教学理论,也可以贯穿整个教学流程,对信息技术教学有着非常大现实指导意义。
一、情境学习的必要性分析
情境与情景同义,在《现代汉语词典》同释为具体场合的情形,景象或境地,所以可以看出情形,景象或境地,对人有直接刺激作用,能够激发人的某种情感作用,指明了情境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学习内容和方式的安排与生活设计想通,以真实的情境来组织教学,把学生认知的学习过程和学生的身心发展相融合。而信息技术本身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更有必要将传统的教学设计改变为情境化的学习环境,设定特定的学习目标,在学生真实的学习过程中灌输教学内容,提升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情境创设
课堂教学要依据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和特定的教学任务等设计一些真实的情境来支撑学生的学习,最终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并且真实的教学情境始终贯穿整个教学过程,让学生从问题情境的创设,真实问题的剖析,解决问题思路的培养与学习,以及最终的探究实践解决问题,层层深入,环环相扣,尊重学生的认知培养过程,不断烘托课堂教学气氛,下面就信息技术的创设教学情境,谈谈自己的看法与感受。
1.情境创设的应遵循原则
针对信息技术学科的特点和学生心理发展水平,笔者认为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1)追本溯源----创设真实课堂情境的生活化原则
教学情境,不是作秀,是为提高教学效果而服务的,从学生学习的心理特点和生活实际创设情境,把学生的认知活动和情感活动相结合,只有与生活相密切的问题情境才能引发学生关注,只有来源于生活,贴近学生认识才能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其效果不言而喻。
(2)明确目标---创设真实课堂情境的科学性原则
创设教学情境的目标就是为解决课堂教学任务,但是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围绕教学任务进行展开,利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贴近学生的认知环境,为
创设情境作渲染及铺垫,在创设主题当中,尽可能还原真实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进入学习情境,使教学更加直观和形象化,提升课堂教学效果,所以教师必须明确环境创设的目的,范围及学生该达到的教学目标等。
(3)五彩缤纷---创设真实课堂情境的多元化原则
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机房环境特殊,可以给学生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通过多种媒体形式创设情境展示给学生,给学生一个全新的认知和情感体验,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最大限度发挥教学情境的教学功能,创设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的信息技术教学情境。
(4)适度高效---创设真实课堂情境的指导性原则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学情境情节复杂,出现较多与教学无关的信息,容易把学生带入到课堂目标之外,头重脚轻,本末倒置。教学情境应该是适应教学内容,围绕教学目标,统筹安排,长短适宜,留给学生充分的思考学习时间,保证学生“听的进,理的顺”。
(5)与时俱进---创设真实课堂情境的时代性原则
教学过程不能脱离现实实际,创设教学情境也尽量给学生一个真实的社会环境,把正在发生,比较热门的社会事件及热点话题引入到课堂,增加课堂的时代感,同时通过教学目标的过程,完善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以及价值观,提高学生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这样的教学情境比较真实,贴近生活,学生有亲切感,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6)灵活多变--创设真实课堂情境的生动性原则
教学情境的设计可以采用灵活多变的方式,不要局限于某个地方,某个时间,某种方式,可以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策略,采用一些如“小组讨论”、“学生讲解”等等,让学生在课堂学学习中真正动起来。通过活动的开展,让学生在自主、合作的空间中得到充分发挥。凭借现代信息技术工具作为辅助手段,使问题更直观、更形象,推动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
2.创设情境的各种方法
在教学这种特定环境中,只是由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构成,师生之间相互影响,彼此依存,从不同侧面共同作用于教学过程。情境教学需要根据教学任务,优选教学方案,结合学生特点及教师本人素质,选择创设情境的方式。情境创设的方式大致可归纳为以下几种:
(1)源于生活、用于生活-------创设真实情境培养学生的亲切感
信息技术实践性很强,所以更加应该把信息技术课堂和现实生活进行紧密的一个结合,作为信息技术教师,应该积极地去挖掘课堂内容和学生现实生活的种种联系,使得教学内容更加能够贴近学生,从而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兴趣,
(2)你猜我想、趣味探究-------创设真实情境培养学生的好奇心
“让学生着魔”这是教研员经常说的话,在创建真实环境的情景的时候,要不断地去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对知识有极度的渴望,积极地引导学生去尝试,去探究,课堂教学达到一种“四两拨千金”的教学效果。
(3)你追我赶、趣味竞赛-----创设真实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只有竞争才会促使进步,所以作为信息技术教师,要培养学生以积极的姿态迎接各种挑战,主动参与竞争,适应时代需要,在课堂中营造出各个小组竞争一种态势,从被动学习到主动探知,成为课堂竞争的优胜者,形成强烈的求知欲,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开发学生的学习思维,变的越来越有“才能”,为信息技术课堂越来越多的“不可能”变为“可能”。
(4)不断完善、美不胜收-----创设真实情境完善学生的审美观
中学生都有爱美得天性,美丽能够激发学生的一种创作冲动,给人一种愉快的课堂教学感受,所以,教师创设教学情境的时候要富于美感,让学生因美感而冲动、注意、情感、兴趣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学习热情和求知欲望。在教学中如果注意创造机会,捕捉契机,带领学生去发现美,欣赏美。
(5)分工不同、人人参与-----创设真实情境体现学生的存在感
教师是课堂教学组织者和引导者,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教师在创设情境的时候不可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为主体,学生被动接受,这样的模式严重阻碍学生的各种能力的培养,教师应该从台前转到幕后,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舞台,自我表现的机会,教师好比一个导演,把学生按课堂教学中的创设情境的需要转变成各种角色,达到一个预定的教学效果。
三、后记
“以境生情”、“以情促思”、“以思带学”,一个适应学生学习的真实环境情境创设,必将给教育教学带来极大的推动与创新,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创造一个更好的学习环境,增强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自信心和学习热情,体会信息技术与人类、社会、环境的发展和联系,让学生在自主建构有价值的信息技术知识中获得情感、知识、能力的全方位发展。
参考文献
[1]何克抗.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电化教育研究,1997年第3、4期
[2]杨建国,于跃.建构主义与多媒体课件情境的创设.西安政治学院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