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文斌
乐山职业技术学院 四川省乐山市 614000
摘要:随着新课改教育的深入,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强调复合型、应用型,其教学内容增多、难度增大,人才培养质量也随之提高。在产教融合背景下,落实1+X证书育人模式,丰富学生职业知识,夯实学生的基础技能,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为学生就业求职奠定基础。在此基础上,本文将重点分析1+X证书育人模式的重要性,探索行之有效的开展策略,为高职院校教学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产教融合;高职院校;1+X证书模式
引言:“理论+实践”是高职院校教学的基本要求,而1+X证书育人模式明确了实践要求,提出了多元化职业技能培训理念,这对高职人才培养来讲非常有利。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1+X证书模式应用效果不理想,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技能教学形式化、培养模式单一等等,影响了人才培养质量。因此,在产教融合背景下,如何优化1+X证书模式教学效果,如何打造职业型、复合型人才,成为高职教育改革的关键。
一、1+X证书模式的基本含义
所谓1+X证书模式,其中“1”表示高职毕业证书,而“X”表示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所以1+X证书模式强调多元化技能教学,这对提升学生职业素养、技能水平非常有利。根据各专业岗位要求,学生在掌握基本学科知识、职业技能之后,通过参与国家认定机构的考核,获得相应的职业技能证书,这既是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认可,又是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的重要凭证。相比普高教学而言,高职教学的专业对口性强,对学生实践能力、职业技能培养重视度高,与社会发展也联系紧密,所以1+X证书模式适用于高职教学要求,也符合高职人才培养需求。
二、1+X证书模式教学应用价值
(一)符合社会人才培养需求
随着社会教育水平提高,高职、高校教学水平提高,人才输出量不断增大,但是仍然存在人才供需不平衡现象,技术型行业人才严重紧缺,这不仅反映出人才培养的现状问题,给教育行业敲响了警钟,也为高职教育改革指明了方向。在这样的背景下,“1+X证书模式应时而生,将其应用于高职人才培养中,优化人才培养内容,充分利用合作企业的平台,锻炼学生的实操能力,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水平,强化学生的综合技能,为技术行业提供人才保障。
(二)提升高职人才社会实践能力
在1+X证书模式下,学生既可以参与学校课堂,学习专业学科理论知识,又能在实践平台中,积累社会就业经验,锻炼岗位职业技能,保障“学”与“用”高效结合,进而提升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同时,学生在考取职业技能证书的过程中,实现了从“新手”到“经验者”的升华,这不仅节省了就业过渡期,提升岗位适应能力,还加深了学生的自我认知,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就业信心。
(三)推动高职教学改革进程
1+X证书模式响应了素质教育号召,以学生实践能力、职业技能为指导,优化高职教学内容和模式,平衡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关系,推进了高职人才培养改革创新。同时,在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人才培养与企业单位联系紧密,而1+X证书模式的教学应用,强调学生个性化、差异化发展,优化了学生培养目标,也提升了考核评价标准的科学性,进一步推动了高职教育改革进程。
三、产教融合下高职院校1+X证书模式应用策略
(一)构建“1+X”综合教学课堂
根据调查显示,目前高职人才培养存在教学任务重、学时短的问题,课堂教学节奏快,学生缺乏深入思考和分析的机会,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知识。在这样的环境下,再增加职业技能培养,无疑是增加了学生的压力,技能教学培训效果也达不到要求。因此,为了改善这一现状,提升高职人才培养效率,学校可以加强与培训组织的合作,了解技能考核的要求和标准,将学科教学内容与职业培训知识有效融合,进而丰富课堂教学内涵。例如,在日常教学中先让学生预习课程内容,在课堂中为学生答疑解惑,讲解重点内容和注意点,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同时,根据课堂教学安排,适当增设职业技能培训课程,借助培训组织教学资源,补充课本中不涉及的知识,拓展学生知识面,加深学生对就业领域的认知,也能为技能考核奠定基础。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可以丰富教学课堂的内容,提升课堂教学效率,还能节省学生自主学习技能知识的时间,提升技能证书考核的通过率。
(二)建立“1+X”融合的学分机制
在产教融合背景下,无论是学位证书还是专业技能证书,都是为了满足产业岗位要求,所以这些证书存在相互关联、相互补足的关系。尤其是高校课堂教学内容中,包含了很多技能考核知识,存在知识重叠现象,即便学生已经取得相关技能证书,仍然需要学习该类课程,这对学生来讲意义不大,甚至还会浪费宝贵的时间。因此,为了保障课堂教学机制,学校可以利用学分制度,给各专业课程、技能证书设定学分,学生可以通过学习课程获取学分,也可通过考取技能证书取得学分。在这样模式下,学生可以根据自身需求,自主选择专业课程,如果学生已经取得技能证书,便无需再学习该类课程,直接用技能证书兑换学分即可。例如,高职院校设置了计算机技术课程,如果学生已经取得了计算机技能的相关证书,如:CAD、C++等等,可以直接免修课程中对应的板块,直接用证书兑换学分。但是如果学生尚未取得证书,仍需参与课堂学习,学习相关知识内容,获取对应的课程学分。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可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明确技能证书的重要性,也为考取技能证书提供了时间和空间,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健全“X”证书实践平台
为了满足学生考取技能证书的需求,学校必须优化产教融合渠道,积极开拓专业对口的合作企业,为学生技能实践提供平台,也能提升产教融合的教学价值。例如,根据高职专业教学要求,学校可以协同政府部门,共同开拓企业合作市场,构建“人才培育、人才输出、人才就业”一体化模式,让企业成为锻炼学生、培养学生的基地,为学生技能证书考核提供支撑,也能为企业输送专业对口人才,进而提升高职学生就业率。同时,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借助企业的实操基地、技术设备,给学生提供了“X”证书考核的基地,让学生在实践操作训练中,掌握职业技能、了解岗位内容,不仅提升了高职办学的水平,实现了校企资源共享,还保障了高职人才培养质量。此外,针对与高职合作的企业,政府可以给予适当的补贴和优惠政策,调动企业参与合作的积极性,也能发挥政府主导作用,为当地教育和企业发展提供帮助。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新时代背景下,落实1+X证书育人工作,重视高职人才综合化、多元化发展,增强其实操技能和职业素养,进一步提升高职毕业生就业率。通过分析1+X证书模式的重要性,总结出打造“1+X”综合性课堂、构建“1+X”融合学分机制和健全“X”技能实践平台等策略,为学生取得“1+X”证书营造环境,激发学生不断提升自我、优化自我,还能提升高职人才培养质量,推动高职教育健康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贾林平,郭炬.高等职业教育实施“1+X”证书制度培养模式探析[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19(01):46-49.
[2]彭敏,肖诗菲,罗利亚.“1+X”证书制度下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营销界,2019(43):210-211.
[3]崔丹丹.“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院校产教融合人才培养策略研究[J].科技经济导刊,2020,28(27):105-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