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设高质量武术社团课,提升国际课程学生文化自信

发表时间:2020/11/11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20期   作者:薛安康
[导读] 关于“四个自信”中的文化自信,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薛安康
        上海星河湾双语学校  201108
        1案例背景:
        关于“四个自信”中的文化自信,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青少年是祖国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也是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阵地。”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下,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现如今青少年面临着复杂的文化形势,尤其是像上海这种国际大都市,受世界经济文化浪潮的影响,青少年文化自信的问题日益凸显。同时,学校作为青少年培养的重地,学生又处于更容易接纳外来文化,形成自我世界观、价值观的阶段,引导、帮助学生提升文化自信,尤为重要。在当前形势下的校园里,不少青少年已经出现“金钱至上、娱乐至上”的拜金主义、消费主义的不良思想倾向。特别是为方便青少年海外求学开设了国际课程的高中校园,这类学校大部分开设于北上广等一线城市,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由于环境及学习需要,更多地接触和学习国外的历史、文化、经济等,受到了更多的文化冲击和影响。如何让这类学生即拥有国际视野,又更具本土文化情怀,既能“走得出”又能“回得来”,结合传统文化,合理、科学的吸收国外文化精髓,而非一味受其影响已然成为了一大问题。做好这类学生的文化自信建设,引导其今后更好的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服务,逐渐成为了新时期青少年培养道路上的重要一环。
2案例过程:
  2018年7月,我校学期末总结大会上,作为上海市优秀校长、全国劳动模范、国际文凭组织、学术组织亚太地区校长代表的我校校监唐**先生,特别提出了:“加强我校学生文化自信,培养“走得出、回得来”的优秀中国留学生。”要求各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意传统文化的渗透,并着重要求了艺体课程。随后新学期体育组在学校中学部开设了武术社团课,并特别要求了指导教师在指导过程中增加传统文化理论知识内容。随后,经过一学期的开展,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学生参与到武术社团课中,在学校2018年跨年晚会上,武术社团的学生们用精彩、整齐的太极扇表演赢得了全校师生的掌声。社团课代表学生李**,在寒假的美国名校访校活动中,精彩的武术表演,吸引了名校领导的眼球,得到了高度的赞许。借着学生们高涨的热情,2019年新学期伊始,高中部特邀“无极馆”创始人沈东辉先生带来了一场“中国人的必修课—太极”的讲座,全体高中部学生,深深地被沈先生震撼的表演和太极中蕴含的哲理所吸引,新学期武术社团课,越来越多的学生,在课余时间关注并参与到传统文化、传统中国武术的学习中,并以学习传统武术,将来海外求学可以向他国同学展示自己为荣。传统武术的魅力、影响力在星河湾双语学校不断扩散,武术社团课的开展,在学生文化自信建设工作中的突出贡献,得到了校领导的高度肯定。
3案例评估:
  通过半年多武术社团课的开展,学校学生文化自信建设工作成果显著,大批的学生认识到了传统武术的魅力,成功引导学生对于传统文化全面、深刻的认知,增强了学生对西方文化和多元文化的正确理解,提高了学生文化自信。在实施过程中,体育组采取了以下措施,极为有效地增强了武术社团课的影响效果,成为了社团课开展的亮点,现将其阐述,以期能为中小学武术社团建设提供借鉴。


  1.跨学科合作,加强传统文化的渗透。单凭以往每周社团课的时间去加强传统文化的知识灌输,是较困难的,毕竟武术社团课还是要以练为主,以来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体育组创新性地采用与语文课程跨学科合作的方式,起到了非常好的效果。通过与语文教研组的多次沟通,两个教研组合作编写了语文课程中,关于传统武术文化的教学单元,学生在语文课上,加强了对传统文化,武术哲理的探究和学习,再加上在社团课中与指导教师的讨论,即直接有效地扩大了传统武术的影响力,同时加深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
  2.充分发挥社团课中学生主观能动性,全面提升影响力。传统社团在校园的影响力,往往取决于社团规模,兴趣人群数量,以及指导教师影响力等,但在社团的发展过程中,真正的主体是学生,如何充分利用学生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以学生影响学生,以学生影响校园,才是社团良好发展真正要重视的部分。经过教研组讨论,及与校领导的多次沟通,武术社团课对首批参与的学生全部安排了除练习以外的学期任务及“职位”:在学生会工作的学生拿到了与学生会体育部合作的任务,在学期中策划传统武术展示评比的班级比赛;一些学生在学校的帮助下拿到了与武术名人洽谈学习,并策划邀请讲座的任务;有的学生拿到了学期末,新年晚会武术表演的任务,学期中开始了组织周围同学组建自己武术表演队伍的工作;又有的学生拿到了武术社团课宣传委员组的“职位”,负责学校每周宣传栏中编写传统武术内容的任务……类似的“职位”还有很多,通过这一措施,即锻炼了学生能力,又为学生将来国外学习提升了履历,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责任感,增加了学习积极性,又立竿见影,由点到面的扩大了传统武术,传统文化在校园中的影响力。
        3.加强与不同社团间交流合作,创设更好的宣传环境。以往中小学社团的发展过程中,不同社团间的学生很少进行本社团外的交流活动,这样即不利于学生本身对不同知识的了解与学习,又限制了校园内各种学生社团的发展。我校创新性的由武术社团指导教师牵头,率先在每学期开展了几次社团间的合作活动,不仅扩大了社团活动的参与面和宣传度,更增强了社团活动在学生中的影响。例如在学期初,首先与辩论社进行合作,参与组织和观摩了辩论社校园辩论比赛,辩论题目围绕传统文化与国外文化的交融与对比进行出题,包含了武术、艺术、人文等各方面,通过这一活动,有力的在校园中宣传了两个社团,增强了影响力。再比如与搏击社的合作,通过校园文化周中,两个社团的合作表演与公开演示,学生围绕传统武术与当今流行的综合格斗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极大的增强了两个社团在校园中的影响力,同时两个社团成员前期准备的过程中,不断地交流,商讨,更是让学生们深刻体会和吸收了传统武术与西方搏击术的精华之处。经过与多个社团的合作交流,我校武术社团所创设出的传统武术的宣传效果与影响力,收获了极好的效果,学生的传统文化自信力更是有了很大的提高,对西方文化与多元文化的理解更科学、理性。类似于这种的跨社团交流活动可以看出:通过两个或多个的社团相互合作交流,开展更具规模的校园活动,不仅增加了社团成员对本社团专业方面的认识,更是通过参与,学习到了更多其他社团所涵盖的知识,对学生本身能力与素养的提高非常有效;更具规模的社团间交流活动,所创设出的宣传环境更为有力,涉及到的学生更多,活动也更有吸引力。
        通过以上科学的开展,在我校成功的发展了武术社团课同时有效地加强了我校学生的文化自信建设工作,成功实现为培养“走得出,回得来”,既拥有国际视野有更具本土情怀的留学生助力。这一系列举措更是体现出了传统武术社团科学的开展与管理,对中小学生树立文化自信,所起到的积极作用。同样对于中小学校园中社团的科学开展,也起到了良好的借鉴作用。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