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静静
浙江旅游职业学院 311200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精神方面的需求,很多人都在工作之余去参加一些旅游活动和文化消费活动,这无形间促进了我国文化与旅游产业的不断融合。不过目前在文旅融合的背景下,我国相关旅游类人才缺乏一定的人文素养,这严重阻碍了我国旅游业的发展。所以旅游类高职院校一定要注重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在教学过程当中对人文素养进行有效的渗透,进而培养出具有专业技能和人文素养的旅游专业人才,推动我国旅游业顺利、高效向前发展。
关键词:文旅融合;旅游类;高职院校;人文素养
文旅融合作为新时代发展的需求,它能有效的促进民族文化的发展和传承。所以高校一定要抓住新时代的机遇,让文旅融合发挥出最大的价值,而人才作为文旅融合的主要动力,高职院校一定要注重旅游类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在教学当中将专业知识学习和人文教育并重,进而为新时代发展培养出高素质的旅游人才。通过对相关人文素养培育模式进行了一定的研究,总结出以下几种有效的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教学策略。
一、发挥榜样力量,以教师带动人文素养氛围营造。
在高职院校当中老师作为人文素质教育的组织者和实践者,其自身的人文素养对学生有着直接的影响。所以在教学过程当中,老师不仅要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而且要提升自己的人文素养。
其一,老师要提高自己的职业技能。首先老师要提高自己的思想认知,给自己建立正确的人文素质教育观,平时可以多参加一些相关的培训,掌握一些人文教育方面的方法和策略,提升自己的职业技能和职业技巧。并且通过相关的测试,来发现自己在职业技能方面的不足,进而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提升自己的职业技能。同时学校也可以选取一些优秀的教师进行进修,让老师进行再教育,拓宽老师的知识面,让老师吸收一些西方国家在旅游教育方面的优点,并且把它进行本土化,有效的应用到本校的旅游教学当中。此外学校还可以定期组织老师以听课,公开课的方式进行有效的交流,让老师之间的教育思想进行一定的碰撞和融合,提高老师的教育水平,增加老师之间的感情和凝聚力,全面促进教学顺利有效的开展
其二,老师要提升自己的人文素养。在教学当中老师对学生的人文引导是至关重要的,所以老师要以身作则,通过自己高尚的人文素养来熏陶和感染学生,从而促进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在课堂教学上,老师可以通过自己的言谈举止和良好的精神面貌以及丰富的知识来感染学生,引导学生向这方面进行发展,久而久之让学生对老师崇高的人文素养露出崇拜的眼神,进而对老师的相关高尚行为进行模仿[1]。不过要想达到这样的教学效果,老师一定要跟上时代的潮流不断的丰富自己的知识,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并且对相关专业知识进行一定的研究,平时要对自己严格要求,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注重自己的精神面貌,对待学生公平公正,在课堂上以身作则,并且对以上行为进行长久坚持,这样才能对学生起到实质性的感染作用。
二、通过对人文课程进行合理配置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人文课程作为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在教学当中对人文课程配置是否合理,直接影响着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效果。所以学校要根据学生的具体需求对人文课程进行科学合理配置。
其一,在教学当中老师要对相关的人文课程结构体系进行有效的优化。要优化人文课程结构体系,必须首先要掌握人文素质相关课程在所开设课程当中所占的比重,这样才能将人文素质课程与专业课程进行有效的对接。不过目前有很多学校在课程设置方面专业课和人文素质课程比重严重失衡,所以在教学当中要优化课程比重,让学生重视人文教育的重要性。
并且人文课程和专业课程在配置过程当中要相辅相成,组成一个有机的统一体,让人文课程为专业课程服务,这样在教学上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二,在教学过程当中根据社会需求对人文素质课程进行开发。人文素质教育涉及的知识面比较广,它可以让学生对各个领域进行一定的了解,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文化审美观。不过每个学校要根据自己学生在人文素质教育方面的不足,有针对性的对人文教育课程进行一定的开发和调整,让学生对人文知识进行全面掌握,促进学生对人文知识的有效融合[2]。比如在旅游方面的酒店服务专业,它对于学生在气质和言行举止方面的要求要比其他专业的高的多,所以学校针对这方面的要求,专门给学生开设了交际礼仪,形体礼仪和茶艺文化方面的课程,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职业素养。
三、通过营造高品位的校园文化环境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高品位的校园文化环境能为学生在人文素养培养方面提供有效的氛围熏陶,让学生的思想得到一定的升华。
其一,给学生营造良好的校园物质文化环境。每个学校在校园物质文化的建设方面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有的偏向于古朴典雅,有的偏向于庄严肃穆,而有的偏向于灵动优美,在整体上的设计都是比较和谐的。通过一个校园的物质文化,就可以看出校园的文化理念,学生在这样的校园物质文化环境当中生活,久而久之也会受到物质美的感染,提升学生对美的欣赏力,也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3]。教学楼作为学生接受知识的主要场所,学校可以对教学楼进行相应的布置来给学生营造一种浓郁的人文素质教育环境,让学生在无形之中提升自己的人文素养。比如,学校可以利用教学楼的墙面,在其上面展示一些名言名句,时刻警示学生,启发学生。或者是展示一些关于文明礼仪方面的知识和一些知名企业的相关企业文化以及优秀毕业生的相关事迹,从中激发学生认真努力学习,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提升自己的人文素养,为以后顺利进入企业做准备。
其二,给学生提供丰富健康的精神文化。在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过程当中,学校也要重视学生的精神文化。比如学校可以开展一些内容丰富,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才艺,进而让学生在精神上享受到一定的愉悦感。也可以从学生兴趣出发成立相关的社团,像书法社团,美术社团,音乐社团等等,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当中获得精神上的满足和思想上的升华,从而有效的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四、通过相应的教学实践活动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在教学当中举行有效的实践活动,可以让学生将理论知识有效的运用到生活实际当中,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进而为学生将来进入职场做准备。在学生实践过程当中,学校要为学生设定不同的实践形式,这样才能让学生得到不同的锻炼,在思想和能力上得到一定的提升。比如学校可以给学生设置认知性阶段,实践阶段和顶岗阶段,这三个阶段分别是让学生从企业文化入手,对相关的岗位进行一定的了解和认知,然后在学生认知的基础之上,采用专业的知识进行实践,形成自己的思维,对企业文化和管理模式进行深层次认知。最后让学生体验真实的工作场景,在企业工作的氛围当中,认识到自己在人文素养方面的不足,有意识的培养自己的职业素养,有效的实现学生、员工、学生之间的角色转换,从而到学校之后配合学校的相关人物素质教育,提升自己的人文素养,为以后走入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
结语:在文旅融合的背景下,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的培养,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所以学校和老师一定要根据学生的需求对人文教育模式进行一定的创新,提升老师的人文素养,对学校开设的相关人文课程进行合理配置,为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并为学生提供不同形式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从物质和精神方面接受不同程度的人文素养熏陶和教育,从而逐渐的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进而推动我国旅游业顺利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赵明, 程远清. 新时代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与难点[J]. 知识经济, 2018, No.463(1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