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松华
江西省萍乡市莲花县清水中学 337100
摘要:楹联文化走进校园之中,可以通过渗透教学活动、比赛形式、朗诵歌咏等途径,在多样化的校园文化之中,彰显其文化气质。在实践阶段,学生的审美能力、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学生在撰联期间有一定的文化基础与实践经验,在良好的文化活动之中,获得熏陶与拓展思维的机会,此时的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在富有创新启迪作用的文化之中有效展现。
关键词:楹联文化;校园建设;措施方法
引言:我国的传统文化有丰富的表现形式,在文化传承与发展的过程中,除去历史文化故事、哲学文化思想,古诗词、楹联等也是特色性的文化类型,既能表现历史的沧桑感,也能凸显时代的特色性。在优秀的传统文化传承发展期间,为保障社会发展力与影响力。将楹联文化与校园建设有效联系,是学校教育深入探索的分析。经过数十年的创新实践以及摸索,找出贴近学生实践生活,并则现实影响作用的楹联文化传承方式,具体探讨如下文所示:
一、教育教学活动的渗透,鼓励学生深入学习
在楹联文化发展的过程中,为强化学生的思想意识与学习意识,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利用多样化的教学措施,实现学生的管控与引导,提升学生学习能力。要求教师在实践教学期间,注重联律的探究,日常加强训练培养学生的楹联写作能力与写作技巧。作为创造性的楹联,将欣赏楹联视为基础,让学生在实践期间,积极开展楹联讲座活动,感受民族文化的传承性与影响力[1]。教师也需要具备发展意识,参加各类参观学习活动,总结实践教学方法并改进教学理念,让学生通过多样化的学习途径,体会楹联的无处不在。日常的训练能将师生之间、学生彼此之间的联系性提升,经过深入性的交流学习活动,学生的学习能力不断提升。
从楹联文化传承发展来看,学生拥有文化学习基础,需要教师在实践引导期间,有针对性、有计划性的设置教学目标。在任何学科教育引导期间,学生都能在课堂学习期间,渗透楹联学习发展诉求,学会欣赏楹联。部分具备创新思想地教师,会应用楹联对课程知识进行总结,提炼教学要点,应用富有创新性的课程教学活动。学生能有效掌握文化知识,还能体会到楹联在自己生活中的无处不在,不断提升学习质量。
二、以楹联文化为基础,确定校园工作思路
楹联文化进校园之中,学校要将总体规划思路确立。也就是说在同一目标的引领之下,不同阶段的工作要求细化分类,要求各个部门积极配合、相互促进。按照学校教育的根本目标,在创建书香校园和培养儒雅少年相关工作目标指引之下,给学生提供了解楹联文化的机会,在文化内容展现期间,让学生体会深入互动的趣味性。在兴趣引导之下,有强化学校思想,深入探究文化的意识。不仅能掌握基础文化知识内容,学生还能在德育知识的引导之下,获得发展人格品质的机会。楹联走进校园,纳入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范畴之中,与学校教育管理连成整体,学校因此获得健康发展的机会。
三、赏析与朗诵结合,培养学生审美情趣
优质的楹联文化知识,需要学生反复的诵读与品味。教师确定经典作品之后,要经常进行分析、鉴赏,引导学生领悟经典文化的气质,感受经典文化的博大精深与深入性。当学生在实践期间,有良好的道德情操以及认知能力,在欣赏学校的过程中,就能获得发展艺术审美品位的机会[2]。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去探究楹联背后的文化故事,尝试剖析楹联的写作技巧与方法,通过观看短视频、短片的途径,体会楹联在内容与形式等方面的和谐统一以及自然清晰。
在书写的过程中,学生也需要多借鉴优秀作品,多多开展欣赏学习、学生经过传承、诵读等形式,在阅读中获得感悟与发展的机会,学生在自己所熟悉的诗词之中,寻找联句诵读的方法,推荐经典的了联句诵读,无论是日常的学习,还是学生之间的比拼。学生都能获得发展自我、拓展自我的机会,在过程中学生获得内化学习的机会。
四、组织学生参与竞赛活动
文化学习以及拓展要结合实践进行,学生不仅要诵读楹联知识,还需要结合实践应用的要求,掌握 其中的规律,在不断地创作与实践阶段,体会楹联的应用技巧,将楹联与实践生活有效联系。教师组织学生参与楹联比赛活动,给学生足够的机会去准备、去学习,在过程中学生能做好文化知识的累积,不断提升自身的积极性、主动性[3]。结合日常的节日要求,开展楹联创作活动,积极挖掘楹联中的文化背景,将其中的德育元素与组织活动有效结合。教师要确定楹联比赛的主题,让学生在新颖的主题与活动思想之中,将自己的学习与互动效果不断提升。比方说现如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力较强,为保障学生在楹联构思期间有基础条件,可以从身边发生的小事开始,完成楹联比赛活动。这种组织活动能将学生的审美能力增强,在活动之中楹联撰写能力增强,学生的文化学习能力有效提升。
五、结束语:
楹联文化与走进校园,从教育教学工作来看,能够给学科的教育指导工作带来新思路。构建良好的教学氛围,学生对楹联文化的认知更加新颖。在过程中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效果提升,学生获得新的发展机遇,对课程知识有深度的思索。从校园文化建设来看,学生学习楹联文化,能够在优质的文化环境中获得浸染与拓展个人能力的机会,在实践中摸索提升自我文化素养的途径,注重多元化文化知识的累积,初中生从小树立发展意识,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必然能给自己的综合能力发展奠定基础条件。
参考文献:
[1]张美芳.古镇联花灿民族文化传——浅谈"艺术扶贫"楹联进校园的实践探索[J].福建歌声,2017,000(003):36-37.
[2]齐丽亚.浅谈楹联文化进校园的方法途径[J].学周刊,2019,402(18):183.
[3]傅海青,王照斐.江左杏坛溢重彩楹联国粹润心田——江南楹联文化进校园活动巡礼[J].对联,2018(11):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