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名著导读的小学语文高年级阅读教学研究

发表时间:2020/11/11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20期   作者:郑登锡
[导读] 阅读是小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可以帮助小学生积累词汇量,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因此,语文阅读是语文学习中的重点内容,同时小学生因学习能力和理解能力受限

        郑登锡
        尤溪县八字桥中心小学,福建  三明  365117

        摘要:阅读是小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可以帮助小学生积累词汇量,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因此,语文阅读是语文学习中的重点内容,同时小学生因学习能力和理解能力受限,阅读也成为了语文教学中的难点所在,教师一定要在教学过程中多进行阅读类的辅导教学。小学语文课堂中的阅读内容较少,已经不能满足新课标对语文教学的需求,所以教师要在语文教学中多融入名著作品进行导读,引导学生学到更多优秀的文化作品,帮助小学语文教学工作得到提升。
关键词:名著导读;小学语文;高年级;研究

        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培养语言表达、书写、阅读和写作的能力,在这其中阅读能力的培养占据了较重的比例。目前仅依靠课本课文的阅读已经不能满足对小学高年级阅读水平的培养,因此教师需加大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力度,将课外名著导读引入到教学中去,达到提高学生语文阅读水平的目的。
一、进行语文名著导读的意义
        现阶段很多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成绩,每天都会布置大量的作业,学生放学后有着写不完的作业,根本就没有时间去进行课外的阅读。教师应明白学生语文学习中很大一部分知识来源于阅读,语文学习能力提高的最好办法就是多进行课外阅读,课外名著是不同国家在不同时代的优秀文化作品,能够流传到今天的作品必定有着深刻的思想内涵和艺术魅力,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多引导学生进行课外名著的阅读,可以帮助学生提升自己的词汇积累量,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写作能力;名著作品有着优秀的思想内涵,是一种美好的人文艺术,进行名著阅读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陶冶学生的情操,净化心灵;课外名著内容大多生动有趣,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可以提高学生对语文阅读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俗话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情趣才能使学生积极的投身到学习中去,提高自身语文学习的水平。因此,课外名著教学在现阶段的推行是很有必要的,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多引导学生进行课外名著的阅读,用这些优秀的文学作品来不断的充实和滋养我们的学生。
二、小学语文高年级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很多教师对课外阅读重要性的认识度还不够,认为课外阅读是学生的一种自主选择行为,学生有兴趣就去多进行课外名著的阅读,没有兴趣的话也不加以要求,这种想法是非常不利于小学高阶段学生的语文学习的,学生的学习兴趣需要教师一点一点的去培养,仅依靠学生自身去自主进行课外阅读是不现实的。有一部分部分教师还是比较注重课外名著阅读的,也会引导学生进行课外名著的阅读,但是在选取阅读内容时却没有考虑到学生的阅读和应用能力,选取的课外阅读不能满足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学生在进行阅读的过程中不能很好的将其与课本内容连接起来进行理解,不仅不能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还造成了学生自信心受到了创伤,不利于学生的语文学习。


        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也各有差异,部分教师仅凭个人喜好进行阅读文章的选取,可能教师觉得自己所选取的课外读物非常优秀,学生却没有阅读的兴趣,部分教师在进行课外名著题材时忽视了学生之间的差异性,选择一些难度较大,内容较多的名著,但对于综合能力较弱的学生根本就读不懂,出现畏难情绪,影响了其语文阅读的积极性。
三、基于名著导读的小学语文高年级阅读教学策略
(一)教师自身需加强对课外名著阅读的重视
    《小学语文新课标标准》中明确提到:九年级的课外阅读总量不能少于400万字。由此可见课外阅读的重要性,教师一定要改变自己对课外阅读的重视程度,多引导学生进行课外名著的阅读,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帮助小学高阶段的学生增加课外阅读量,扩大阅读面;教师对课外作业的布置尽量少而精,让学生能够有充足的时间进行名著的阅读,并多鼓励和引导学生自主选择课外阅读材料;学校也可以多购买一些课外名著读物放在图书室以供学生借阅,或者在课余时间利用多媒体设备对学生进行课外名著的宣读,在学习生活中多渠道的进行课外阅读工作的渗透。
(二)根据学生喜好,选择与课堂教学内容相衔接的名著进行导读
         教师要明白在语文教学中学生才是主体,自己只是出于一个辅助的地位,不能依靠自己的偏好进行课外读物的选取,教师应多结合大纲内容向学生推荐一些课外阅读作品,充分采集学生意愿,结合自己的指导进行阅读计划的制定,一定要注重学生的选择权,尽量选择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名著作品进行导读,这样才能最大程度的激发出学生的阅读兴趣和热情。
         教师在进行课外名著选择时,也要重视与课本教材的结合,加大课外阅读量的目的是为了辅助课堂教学,只有将课堂教学和课外阅读两者完美的结合起来,才能进一步提高小学高阶段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比如说在进行《精卫填海》和《女娲补天》的语文课内阅读时,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去进行《中国古代神话》的阅读,让学生对我国古代神话故事进一步进行了解,丰富了自己的课外知识,帮助学生的语文知识得到了课外延伸。
(三)选择适合各个年级的课外读物,培养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
         很多学生在进行课外名著阅读的过程中,因为自身阅读能力的限制不能很好的对作品内容进行理解,久而久之就会产生深深地挫败感,对课外阅读的积极性也会受到影响。因此,教师要根据每个年级段的实际情况帮助学生选择合适的课外阅读作品,每个班级内学生的阅读能力也有高有低,教师可以先选择一些篇幅较短,文字内容都较为简单的课外名著进行导读,并帮助学生去进行阅读总结,通过一段时间的阅读后,学生也积累了一定的阅读能力,这个时候再根据学生的兴趣选择一些深度较高的名著进行导读,或者让学生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选择,这样有利于进一步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他们正确的阅读习惯。
结束语
   综上所述,想要提高小学高阶段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就必须要加大课外名著的阅读量,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爱好和实际情况,选择与课本内容相衔接的课外阅读来进行导读,并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通过加大小学高阶段学生的课外阅读量,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的词汇量和写作能力,从而达到提高语文学习水平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陈改玲.基于名著导读的小学语文高年级阅读教学探究[J].科学咨询,2020(42):270.
[2]代吉堂.小学高年级名著导读的实践研究[J].天津教育,中、下旬刊,2020(6):89-90.
[3]范晓兰.小学语文高年级名著导读策略[J].陕西教育(教学),2018(10):28-2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