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课程分层教学有效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0/11/11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20期   作者: 杨璐源
[导读] 对于高中阶段的教育教学而言,生物课程是重要的科目,实际需要有效引导学生参与其中进行学习和锻炼,进而能够保障学生群体获得稳定学习和稳定发展。具体对于高中生物的教学
        杨璐源
        云南省昭通市巧家县第一中学
        
        摘要:对于高中阶段的教育教学而言,生物课程是重要的科目,实际需要有效引导学生参与其中进行学习和锻炼,进而能够保障学生群体获得稳定学习和稳定发展。具体对于高中生物的教学,会由于不同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造成整体学生学习效果提升缓慢,同样课程教学过程也更是难以实现创新和进步。所以需要基于当前高中生物教学实际情况。提出适合生物课程的分层教学措施,以此满足不同学习能力的学习需求,进而提升教学效果。
        关键词:高中生物;分层教学;有效策略
        在高中阶段的生物教学,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这就要求教师的教学方法应该更加科学。生物学科的核心素养包括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和社会责任等四大方面,是教学领域发展的方向与理念。在核心素养渗透下的高中生物将彻底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分层式教学方法应被推广应用于生物教学中。分层教学可以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独立性以及敢于提问的良好习惯,促进了学生相互学习、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在高中生物课堂上的参与程度。
        当前,高中生物大多仍是以成绩作为导向,分数至上的观点仍然深入人心,这与国家大力提倡新课改的目的相违背,也不利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加之部分教师对核心素养认识不足,以及学生自身的学习能力水平参差不齐,导致目前高中生物教学环节不畅。所以,本文尝试探索以分层教学方法作为基础,阐述运用分层教学的模式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具体策略。
          1.充分调研,做到科学分层
          分层教学的重点理当是“分层”,所以分层的依据显得尤为重要。如果在分层教学前期没有对同学的基础能力与学习水平进行充分调研,将学生错误分层,那将导致该学生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产生困难。因此,高中生物教师在分层教学前,一定要充分做好调研工作,对学生的内在潜力、当前学习情况、生物科目基础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考量,避免出现学生能力与所分层组不符合所在分层能力的情况。只有将学生科学分组,让每个学生都能分在合适的组别,才能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将自身特点充分发挥,才能提高高中生物课堂的有效性。例如,在刚实行分层教学时,笔者由于对该教学方法掌握不够成熟,对班级学生的了解也不近充分,导致将班级内本应划分在B组的同学错误的划分至高于其学习能力的A组,把本应划分在A组的同学错误的划分在低于其学习能力的B组,导致两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明显降低,学习成绩也未提高,对生物学核心素养的培养也无法发挥效应。在发现这一情况下,立刻将两名同学重新分组,划分至相应层组。在此后的考试成绩中,两名学生各自都考出满意的成绩。
          2.根据学习状况,制定不同分层目标
        将学生分成科学小组后,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为不同层次的小组制定学习目标。由于不同的学生在知识掌握方面、自我控制能力和知识储备等方面的水平不同,如果要求学生以共同的目标为学习基准,那么将不利于学生的学习水平提高。其次,不同的学生又有不同的特点,作为一名教师一定要将不同学生不同的闪光点找到,并针对这些不同的学习特点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方式,使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生物学习乐趣,在知识乐趣中提升自身的生物核心素养。

例如,在讲解“通过神经系统调节”一节时,对于能力较强的同学,可以将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结构基础及其完整性的必要,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过程,兴奋在细胞间的传递过程,应用兴奋传导原理辨别传导方向、解决实际问题等4个知识目标都进行讲解,培养其分析、比较、归纳等逻辑推理能力、科学思维能力等。
        再者,用不同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实践。生物是一门理论结合实际的科学,因此,一切有关生物学科的进步都离不开实践。比如:达尔文所提出的进化论,都是理论引导实践方向,再通过实践的相关结果发现印证和完善理论基础的。故此,高中生物科目对学生理性思维的培养绝离不开实践。例如在物种多样性相关知识点的教学中,我将该知识点与探究物种种类的实验进行结合,选择数块不同环境的土地,依照实验方法进行抽样调查,并进行分析判断,总结出不同环境导致物种多样性不同的具体因素。而接受能力比较强的学生就可以继续进行更深入的探究,研究环境和物种多样性之间的量变质变关系。
        3.转变课堂教学理念,完善分层教学方法
          在高中阶段,生物作为理科综合当中必修的一门学科,需要老师和学生一起重视起来。但是在传统的课堂当中,老师只是一味地运用传统的方法进行讲解,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按照应试教育的理念机械的做题,背诵知识点,这种方式越来越不适合当今的改革要求,只会让学生觉得枯燥无味,影响他们对于生物的接受水平。所以在新课标的新理念之下,对于生物的教学也要与时俱进的进行完善。为了让不同能力的学生都能获得生物水平的提升,老师就需要在日常的教学中注意观察每位学生在课堂当中的表现,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组,让所有学生在自己能力之中达到更好的进步。在教学中,老师可以利用提问的方式设置分层,对于那些能力相对不高的学生,老师就要针对课本当中的重点成为问题的切入点,来引导他们进行思考,进而完善生物的学习。对于学习能力很高的这部分学生来说,就可以进行延伸,培养他们的发散性思维,以便获得生物的最大化发展。
        例如,在有关“伴性遗传”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中,由于这部分内容旨在让学生掌握遗传的相关内容,掌握红绿色盲这一疾病的遗传特点。老师就要运用分层理念,对不同学生采用不同的要求。让全体学生掌握伴性遗传的基本内容之后,老师可以提出延伸性问题供学有余力的学生进行讨论探究,这样来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实现生物的有效提升。
        结论
        分层教学的有效实施,实际是对于学生学习的保障,原因在于不同学生会表现出不同的学习能力。因此面对同样难度的学习内容,不同学生的学习效果就会存在较大的差异。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实际通过落实分层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群体学习积极性,进而进一步提升学生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屈燕飞.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高中生物学教学——以“群落的结构”为例[J].中学生物教学,2018(24):41-43.
        [2]宋迎娟. 提高不同层次高中生生物课程学习能力的实践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5.
        [3]李孙武.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生物分层教学的实施策略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4.
        [4]张海明.现代信息技术在高中生物新课程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学习(上),2014(03):12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