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平聪
重庆市开州区临江中学
摘 要:由于教育体系的不断完善和新课程的新要求,由于课堂学习时间有限且教师难以在有限的时间内开展教学。因此学生自身的自学能力也就显得相当重要,在更多情况下,老师可以对生物学学习内容进行系统分类,突出核心内容并解释知识难点。同时学生必须不断提高独立学习技能,以便通过推论老师的解释并以此为基础,继续进行深入的探索性学习,从而真正地有效学习高中生物课程。
关键词:高中生物;自主学习;培养策略
生物课程的学习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如果教师希望他们的学生在生物课程中进行有效学习,则需要集中精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并让他们获得所学知识得到相应的教学策略。因此,本文探讨了在高中生物课程教育中提高学生自学技能的方法,并提出了以下策略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一、巧设课堂提问,鼓励学生思考
课堂提问这一种教学模式是教师所广泛采用的一种教学方法之一。因为问题教学可以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能够帮助学生调动思维能力并独立思考来回答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自学技能得到了充分的证明。因此课堂提问也是在高中阶段下生物课程开展中培养学生自学技能的一种很好的途径,受到了教师群体的广泛重视。同时,教师提出问题的方式,如何准确有效提出问题,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帮助学生理解高中生物课程知识也是老师需要认真思考并不断总结经验的重要方面。客观地讲,教师设计的课堂问题的质量间接或直接决定着生物教学的质量,因此教师不能忽略它。
例如,教师在对学生开展有关细胞方面的知识时,教师必须首先弄清该这一节课程中教育目标是什么,他们的教育重点是什么以及课程方面的挑战是什么。然后,在此基础上,精心设计课堂问题,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独立思考的热情。首先,给学生们看了一组有关某细胞的视频讲解,介绍了细胞学的概念并激发了学生对这一生物学课的好奇心。然后我问了一些关于课程的问题。“ 细胞有什么特征?”“ 通过这一节课程知道了那些细胞?”对于学生的生物学习,不需要非常全面的理解,这也是不切实际的,因此设计这些问题时要更加注意宏观学习。在课堂上,所有学生都认真思考并独立于这些问题,并自行回答,培养自主学习是课堂问题的第一步。
二、紧抓生物实验,提高学生参与
为了提高学生自身的自学意识和能力,首先必须确保学生充分参与到学习过程。在高中生物课程研究中,生物课程实验可以很好地满足学生自身的需求。教师可以增加生物实验的数量,增加对生物实验的规定,同时增加学生的参与要求,以使学生能够通过实验手段来自主学习生物知识。同时,也应注意提高和培養学生在生物实验中的自学能力。以提高能力为生科课程的目标,教师需要确保学生在实验过程中通过自身的努力来实现学生在现阶段下对于知识内容的有效学习。为此,教师必须开发一个全面,完整,科学和客观的评估系统,以评估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具体表现,以便学生可以在实验过程中积极动脑,并通过自己的思维提高学习效果。同时,教师应帮助学生在进行实验时积极地回答自己的疑问,并应严格监督学生的操作和实验过程,以此让学生参与到课程实验当中,实现对于自身学习能力的提升。
例如,教师在“细胞增殖、分化、衰老和死亡”这一节课程内容的教学中,为了能够让学生更为妥善的完成相关知识内容的实验。教师需要能够就实验步骤,注意事项以及实验目的等对学生进行全面的教学引导。让学生能够注意到实验中需要做到的内容。以此让学生在实验中检验知识,实现自身能力水平的全面发展。
三、增加调查学习,培养自主学习
例如,在传统模式下的高中生物课程中,教师经常忽略对学生课后研究和学习的培训。
但是以学生作为主体的课后调查学习能够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学习思维方面起到全面的促进作用。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将会依托于自身在课程中学习到的知识以及自身思维能力来完成对于知识的学习,学生自己将会开展和完成整个调查过程,分析发现并处理所遇到的问题。这些对于学生未来的生物学习过程非常重要,并不断的推动学生自身学习能力的提升。因此,如果充分利用研究和调动模式下的生物课程,将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自学技能。
四、充分利用课后时间,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高中生物教材也逐渐增加了很多实验活动与课外探究,目的是通过实践探究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促使学生通过设计相应的实验解决生物问题,使学生的思维能力、探究能力、创新能力得到有效的提升,实现高中生物核心素养的培养,这符合新课程改革对高中生物教学提出的新要求。由于有些生物实验需要经过较长的时间才可以完成,难以在课堂中展示,同时难以保证实验的最终结果。为此,教师可以将相关生物实验制作成微课视频,让学生在课堂上通过观看实验视频,根据微课的内容进行实验探究,并同样以微视频的形式交给生物教师,促进师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例如,在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中,教师在讲授“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的实验探究时,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多个实验探究问题,学生可以根据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不同的土壤深度进行比较,根据对比各个小组不同的实验结果与安排录制实验视频,并为学生提供教师制作的“校园草坪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调查”实验过程视频,让学生通过对实验视频的观看,在课后完成实验探究,从而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并掌握丰富度的概念,并进行更为深入的调查研究,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有效的提升。
五、通过导学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科学合理的导学案能够有效提升高中生物教学的质量与效率,有利于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教师在为学生设计导学案的过程中,要结合生物这门学科的特点以及生物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关联,为学生巧妙构思导学案内容。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生物知识内容,从而拓展学生的生物思维,培养学生的生物自主学习能力。例如,教师在讲授“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这部分知识时,可以让学生对C元素进行探究,了解有机化合物形成的可能性与必然性,从而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探究的方式对生物知识进行探究思考,鼓励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
六、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在学习生物知识的过程中,学生需要通过实验对生物知识进行深入的探究,加深对生物知识的印象。教师在生物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通过生物实验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让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充分地展现出来,从而提升生物教学质量与效率。当前我国绝大多数高中生物课堂都开设了生物实验课程,但是从教学效果分析来看并不理想。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与学习能力,高中生物教师要重视实验教学,利用实验教学锻炼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思维能力。例如,在高中生物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证明唾液淀粉酶的成分是蛋白质的实验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如下问题:“如果将浓硫酸换成双缩脲试剂,所呈现的实验现象和最终的实验结果会是什么呢?”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鼓励学生大胆进行实验改进,让学生分析并思考如何使操作变得更加简单。学生经过思考与实验操作,最终得出“实验时间缩短,现象更加明显”的结论。
综上所述,教师在对学生开展教学过程中,首先需要教师能够实事求是,针对学生在课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指出。并且优化自身的教学方式,实现学生在现阶段下对于课程知识内容的有效学习。
参考文献:
[1]王启涛.提升高中生物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J].华夏教师,2019(11):20.
[2]陈阳.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教育现代化,2017,4(15):253-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