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岚
福建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350007
摘要:教育教学活动在发展的过程当中会不可避免地受到社会因素的影响,在这个过程当中学生阅读媒介也在发生变化,已经实现了由传统的纸质媒介向数字化媒介的转变。而“跨媒介阅读与交流”就是在这个基础上产生的,它的本质是利用不同媒介平台作为载体来实现教学目标,并在这个基础上实现多个媒介之间的融合,使学生具备现代化的阅读视野、提高自身的文学底蕴和文化内涵。在实践当中发现,在语文教学当中融合“跨媒介阅读与交流”理念还可以活跃课堂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跨媒介阅读与交流”;语文教学;融合与创新;教学策略
一、语文教学中“跨媒介阅读与交流”理念应用的意义
(一)可以对传统的阅读方式进行创新、紧跟数字时代的发展
在信息化的社会当中,媒介的种类变得越来越丰富,融媒体时代已然到来。在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更加多样化的信息,同时也使人们过去的生活和阅读方式发生了改变。“跨媒介阅读与交流”在新的《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成为了选择性必修的一个板块,该课程理念体现了在语文教学中,应当融合多媒体因素,加强对学生媒介素养的教育,这与数字时代的发展趋势相一致。在该理念应用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认识和使用不同的媒介手段,进而培养学生的聚合思维,使他们能够根据自身的需求从不同的媒介渠道来整合信息。在媒介发展的背景下,人们阅读信息参差不齐。智能化的阅读方式虽然为我们提供了便利,但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剥夺了学生进行深度阅读的机会,呈现出了娱乐化和商业化的特征,甚至学生在媒介阅读过程当中缺乏判断力。而“跨媒介阅读与交流”理念的提出与应用可以帮助学生有效辨别阅读信息,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二)可以满足高中生对多种媒介的使用需求
“跨媒介阅读与交流”理念的提出是基于学生自身的发展,这对高中生能力的提升也会产生重要的影响。高中阶段的学生无论是在生理上还是在心理上都开始走向成熟,他们的独立意识比较强,同时表现出了一定的自我意识,想要与外界和与他人建立起平等的关系,并在这个过程中表现和表达自己。而多样化的媒介就成为了高中学生表达自己的方式,但是面对复杂的信息,学生很难辨识媒体立场,他们对媒介的认识还并不全面,对媒介信息的了解过于主观性,自制力也有待加强。而“跨媒介阅读与交流”理念在语文教学当中的融合与应用可以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各种媒介的特点,引导他们合理使用媒介来表达自己,利用媒介的优势来学习,同时采取开放性的态度来看待问题、深入思考问题。
(三)丰富语文教学内容、落实核心素养
“跨媒介阅读与交流”理念的融合可以使互联网当中多样化的信息应用到语文教学当中来,提供丰富的知识储备,同时为学生的主动思考和积极参与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可以促进语文教学方式的创新,进一步落实语文核心素养。根据新课程标准,“跨媒介阅读与交流”理念下的高中语文教学有以下四个目标:第一是要使学生了解常见的几种媒介工具及其特点,并学会使用这些工具来获取和处理学习信息;第二是面对丰富的媒介信息能够形成独立的判断和思考,做到对多样化信息的尊重;第三是在媒介阅读和交流的过程当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能够提高对语言的鉴赏能力和文学表达能力;最后是要利用媒介工具的特点来实现高效学习,运用丰富的教学手段来提高学习质量。
二、语文教学中“跨媒介阅读与交流”理念的融合创新策略
(一)“影视+文本”模式:由他人事,引心底思。
当前,高中语文教材当中的很多文章都已经被改变成为影视作品,这为语文学习提供了更多的方式。在文章学习的过程当中,教师可以运用“影视+文本”的模式,使学生在阅读和学习“他人事”的基础上引发心底的感悟和深思。通过影视作品,学生可以通过声音、图像等多种元素来形成对人物的立体化认识,更为深刻地感受到文学作品的艺术性,并在这个过程当中产生情感反应。与此同时,影视媒介是生活当中最为常见的,教师将其引入到语文教学当中可以帮助学生将语文学习与日常生活结合在一起,同时促进学生媒介素养和文学素养的发展。比如在学习《哦,香雪》这篇文章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曾经获第41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青春片最高奖的同名电影的放映,让学生在一幅幅清新醇厚的山村画面当中去感受香雪这些山民的女儿们对新生活、新文化的热切渴望与追求,进而实现情感勾连。也可以比对剧本台词的改变情况,品味语言文字的韵味。
(二)“表演+文本”模式:演心中梦,绎文本情。
同样的叙事本文,在不同媒介当中会产生不一样的效果。从书面写作到舞台表演剧,叙事结构逐渐扩大,想象力逐渐变得更加丰富,缩短了观众的审美距离,书面媒介形式因此也走向口常化与生活化,文本也好表演也罢都植根于书面文字,但媒介的转化会创造出不同的审美感受,也有利于提高媒介素养的水平。在新课改的发展下,课堂表演教学越来越受语文课堂上师生们的欢迎,它已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但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切忌本末倒置导致教学目标偏离,脱离阅读文本。在保证秩序的前提下,创新语文教学手段,让“表演”进入高中语文课堂会为课堂增添许多趣味性,调动学生学习参与的积极性,同时也可以激发他们自主学习的创造性,有利于构建良好的师生合作关系等。《雷雨》这篇课文在时间充足的情况下,可以在课堂上节选经典片段,采用表演的方式提高学生在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促进教学互动的生成性;而学生们的自导自演,对学习本篇课文的阅读体验或许优于传统的阅读体验。
(三)“声音+文本”模式:听弦知音,品韵学文。
在互联网技术的支持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当中可供选择的媒介形式越来越多样,这其中有声阅读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它改变了读者传统的阅读习惯,将读者带入到了一个新的媒介领域当中。尤其是对于部分特殊题材的课文学习,通过有声阅读的方式可以起到更好的效果,从听觉的角度带给学生全新的学习体验,使他们在聆听当中领略到字节当中所蕴含的韵律。学校图书馆可以研发“有声图书馆”,通过在线阅读的方式来为学生拓展阅读渠道,创新服务方式,也可以为语文阅读教学提供新的途径。与此同时,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使用手机阅读平台来享受有声朗读服务,提高自身的媒介阅读素养。比如在学习《琵琶行》的时候,教师可以为学生放映在“经典咏流传”的节目。在节目当中,任嘉伦以年轻人的方式传承演绎经典佳作《琵琶行》,著名琵琶演奏家方锦龙在轻拢慢捻之间将“嘈嘈切切”化作现实,为我们传递了一曲绝美之声,打通了画、音、文、情的关联,必定会有助于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提升语文素养。
结语
总的来说,在时代发展的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学也需要不断创新,能够跟上多媒体发展的时代潮流,能够应用“跨媒介阅读与交流”为学生构建学习共同体,实现对他们学习思维的改造,将语文教学引领到一个更为广阔的天地当中。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影视+文本”、“图片+文本”以及“声音+文本”等多种形式来开展教学,在营造新型教学场域的同时实现对传统教学的有益补充。
参考文献:
[1]潘斌军,吴凤翔,白云霞,杨泽林,宋波涛,刘晓明.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学习策略探究——以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为例[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36(01):110-113.
[2]吴凤翔,潘斌军,尤立增,刘宏英,肖月,吴丽君,姜云龙.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与研讨教学对策探究——以长篇小说《月亮与六便士》为例[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5(06):73-76.
[3]申艺苑,袁曦临.青少年课外自主阅读分级标准对照测评研究[J/OL].图书馆:1-10[2020-09-04].http://kns.cnki.net/kcms/detail/31.1108.G2.20200630.1532.0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