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穗敏
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田家炳实验幼儿园514299
摘要:数学教学是学前教育中的重要内容,通过数学教学工作的开展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运算能力和应用能力。而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幼儿园各项教育工作开展也有了新的变化,在数学教学方面不再是幼儿灌输数学知识,而是通过游戏教学、活动教学等方式关注学生心理成长和素质能力培养,使幼儿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也能收获快乐体验成功。因此,本文针对幼儿数学教学中快乐教学法进行研究,分析快乐教学法对数学教学的促进作用及实施策略,从而为幼儿数学教育水平的提升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幼儿教育;数学教学;快乐教学法;意义;策略
前言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对于教育的关注度和重视度也随之提高,尤其是在学前教育方面注重幼儿身心成长和素质能力培养成为了当前幼儿园教育工作开展的重要内容。如何将新的教育理念融入于幼儿数学教育之中需要教育工作者展开深入的教育研究,充分了解低龄段幼儿的学习能力和需求,从而使数学教学工作高效化开展。快乐教学法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方法特别适用于学前教育,幼儿通过快乐学习在吸取新鲜知识的同时又能收获快乐体验成功。
一、快乐教学法在幼儿数学教学中的优势体现
1.1有利于教师教学方案设计
在过去的幼儿数学教育中教师大多是按照现有的教学模版进行教学,教学方法单一、教学内容空洞,幼儿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并不能投入较高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当前的幼儿数学教育只是一味追求教学内容的传授,为了提高幼儿的数学水平超前教学了小学阶段的一些数学知识内容,加大幼儿学业压力的同时教学效果也并没有获得较大提升。而在对快乐教学法的引入下教师的教学方案设计有了新的思路,教师可以根据幼儿需求及幼儿兴趣爱好来设计适合于幼儿快乐学习的教学方法,通过提高幼儿学习积极性和参与性从而使幼儿更能在数学学习中提升自我。
1.2有利于幼儿高效学习
3~6岁的幼儿逻辑思维能力并不完善,在面对数学课程这类逻辑、记忆、思辨能力要求较高的课程学习时幼儿往往不能积极参与其中,并且由于幼儿认知能力的差异化而使得在同一班级内幼儿数学水平两极化的情况出现。快乐教学法在幼儿数学教育中的融入极大地改善了幼儿学习效率,在玩耍过程中幼儿的积极性将会被充分调动,大脑也处于活跃状态这将有助于幼儿对数学知识内容更加透彻的掌握,另一方面幼儿在快乐教学法中不会对数学学习产畏难情绪,更多的是将数学学习当作是游戏闯关,完成一道道挑战任务后幼儿将会全面掌握知识内容。
1.3有利于打破传统教学思维限制
过去的教学工作开展主要是以教师为中心,大多数人看来幼儿只有紧跟教师思路节奏才能完成对陌生知识的学习,幼儿学习水平低下则是由于幼儿上课不专心听讲所导致的。
这种思想极大地限制了教育工作的创新发展,甚至有的教师也开始认为班级幼儿存在着“智商高低”的情况。在快乐教学法的引入下,传统的教学思维模式将会被打破数学教学将是以幼儿为中心,全面围绕着班级幼儿学习特点展开教学方案设计,教师将通过对幼儿行为动作的观察分析来进一步引导幼儿正确学习,在端正幼儿学习方法下幼儿学习水平自然会得到提升。
二、幼儿园数学教学中快乐教学法的实践应用策略
2.1创设教学环境,营造愉快的学习氛围
学习氛围的营造会使幼儿更加积极投入到学习讨论之中,对于低龄段的幼儿学习而言,学习氛围的营造将避免幼儿被外界事物的干扰,使幼儿更加专注于课堂学习或游戏活动。快乐教学法在幼儿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需要通过对教学环境进行创设,让幼儿具有一定的沉浸感,这样幼儿在面对数字或数学问题时才会自主地进行思考,进行教学环境创设的方法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来实现,通过播放动画教学视频、数学健美操等先让学生获得放松感和愉悦感后才更有利于后续教学工作的开展。进一步的教师还应将数学教学问题转化为生活化的例子,让幼儿联系生活来解决数学问题,促进幼儿学会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践。此外,在为幼儿营造出快乐学习氛围之后教师还应充分发挥其引导作用,避免幼儿在学习过程中过度娱乐而淡化对知识内容的吸收。
2.2教学环节多元化,丰富教学内容
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时不应单一按照知识点讲解、问题教学、学生练习、教师总结的流程进行,更应通过对教学环节的合理设计使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兴趣,并在多元化教学环节的穿插下促进幼儿高效学习。多元化的教学环节中对于快乐教学理念的体现应反映到各环节中的教学游戏上低龄段的幼儿更愿意通过游戏的方式进行学习,同时教师也应注重教学环节的衔接设计,避免幼儿在教学环节中停留时间过长而导致下一教学环节无法正常开展。在多元化的教学环节设计下数学知识学习也将变得更加容易,幼儿在分阶段的对数学内容进行学习会更容易理解数学知识间的逻辑关系。
2.3趣味游戏,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性
快乐教学法的核心理念在于利用游戏活动来调动学生参与性。在幼儿数学教学中游戏活动的设计应从数学知识特点出发,根据数学知识来合理选择游戏方式。例如,在算术教学中可以开展卡片指示游戏,让幼儿通过抽取和收集卡片的方式来进行相应的计算,计算正确数量多的幼儿还应给予一定奖励。数学游戏活动的深度开发还需要教师从大量的教学实践总结中得出,在对游戏活动的改良优化下幼儿所获得的快乐和知识吸收也将逐渐提高。另一方面,也可以根据班级幼儿的学习需求情况来开展相应的游戏活动,全面顾及到每一位幼儿的学习需求从而使幼儿都能在游戏活动中收获数学能力的提升。通过趣味游戏能够极大的提高幼儿学习参与性,在完成游戏教学后教师也应展开一定的总结,让幼儿对游戏过程中的数学知识应用展开回顾,幼儿在有效的复习巩固下对于数学知识内容的记忆持久性也将得到进一步提高。
总结
综上所述,快乐教学法对于幼儿园数学教学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促进意义,通过对班级幼儿的观察和分析找寻适合于学生的快乐教学方法,这将有助于幼儿数学能力水平的提升。面对幼儿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存在的畏难情绪、能力差异等问题,教师也应给予一定的鼓励使其积极参与到数学游戏中感受数学的独特魅力。
参考文献
[1] 张燕. 新时期幼儿数学教育特色模式探究[J]. 考试周刊, 2014(40).
[2] 龙凌云. 新时代背景下幼儿园数学教育的策略探讨[J]. 新课程(教研), 2011(9).
[3] 钱玉芬. 课程游戏化背景下幼儿园数学教育的问题及策略研究[J]. 科普童话, 201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