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振
江苏省淮安市周恩来红军中学
中考是人生第一次的转折性考试,更是一次选拔性考试。对学生而言,如果考不理想,那么就很难跨进自己理想的高中。而中考前的全面复习则是提高学生成绩的关键。那么如何在不太多的时间里进行有效性的复习呢?我认为关键是在于如何对中考复习去组织实施,而且只有采取针对性地有效复习和复习指导,才能真正地实现教学的减负增效,真正地达到事半功倍的复习效果,才能打赢中考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一、精心研读教材,夯实基础,提高中考复习的有效性。
中考化学所考查的重点仍然是化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每年的中考化学试卷上有百分之七十为基础题。所以只有打好坚实的基础,落实好“双基”才能具备考试的依托,取得优异的成绩。因此,针对这种情况,在复习阶段,教师应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情况去指导学生研读教材,回归课本。教材是我们学习的最基本的工具,更是中考命题的依据。许多中考试题是由教材上的习题、例题、实验等改编而来的。这就是来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例如第七章第二节里的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该实验不但可以改编为选择题,考查PH值的走向,也可以考查反应后的溶液中的溶质种类等;还可以改编为填空简答题,可以写化学方程式,也可以写溶质的化学式等;还可以改编为综合性的实验探究题,可以问反应是否完全?怎样判别反应后的反应物是否有过剩?还可以问指示剂的选择等;还可以改编为环境污染处理的计算题。所以通过这样的改编,让学生自己感觉到一定要去研读教材,否则就会脱离课本。所以说,回归课本不是简单机械的将教材读一遍,而是要注意“研”字,一定要让学生动脑筋思考,从读中找出基础知识点。
首先,要梳理各章各节需要掌握的知识点,要充分了解这些知识点与哪些习题、例题、实验、阅读教材相关联,然后通过研读,把这些基础知识点给归纳出来,在读教材的过程中,一定要动脑思考,动手做好复习笔记,而且还要让学生依据中考说明的要求,来分析自己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从而找出自己存在的不足,有针对性的去做一些补救。同时,还可以指导学生按照自己对已有知识的理解进行归纳总结,让所学知识具体化,这样就会让学生加深对课本上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有一个新理解。例如在让学生研读微粒的内容时,应该让学生把分子、原子、离子的内容联系起来理解。从而让学生对微粒的内涵有了一个深层次的认识。
其次,在中考总复习时,由于新课全部结束,在复习的时候往往会把前后知识连贯起来讲,这样就是对新授课的内容进行补充并进行适当的扩展。例如,在复习金属的内容时,我总是会将金属活动性的内容掺合起来讲,这样将两部分内容合并,不但把金属的性质讲了,而且还能利用这两部分内容整合做一些完整的实验探究题。如在讲金属化学性质时,以铁、锌与酸反应为例,我会适当整合成题目,让学生先思考,然后去做,最后我进行讲解总结。记得讲过这样的一道题:在相同条件下,取等质量的铁粉与锌粉,分别放入到相同浓度、相同体积的稀硫酸溶液的烧杯中进行实验,实验过程中,发现锌粉表面产生的气泡速率比铁粉快,由此得出的结论是什么?并写出化学方程式;实验结束后,发现两烧杯中的金属粉均没有剩余,问硫酸剩余的情况是什么?然后紧跟着问:如果稀硫酸不足量,那么哪种金属会剩余?然后继续问:如果稀硫酸足量,那么哪种金属产生的氢气质量大?产生的气体质量比是多少?通过这样的整合内容,让学生对课本上的金属性质有了一个新的认识,而且在新课时不能解释的现在也可以解决了。另外,通过这样前后内容的整合,让学生对原有的知识又有了一个新的认识与思考,对学生的发散思维起着一个良好的推进作用。总之,我认为在中考复习时,一定要回归课本,研读教材,把基础知识夯实,这是中考化学获得高分的必径之路。
二、集中知识,成线联网,提高中考复习的有效性
对于中考复习,每年都经过三轮复习。第一轮是章节复习,第二轮是专题复习,第三轮以训练模拟为主。第一轮复习,按章节,就是把每一章的常考易考知识点梳理一遍,让学生充分掌握基本知识点,让学生对这些易考知识点在大脑中留下烙印。这样经过三轮复习下来,学生就会灵活运用所学过的知识去解题。而对于第二轮复习,则是以专题的形式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对前后知识点进行点线归纳,形成网络结构。在复习时,通过把基本概念、基本原理、重要的单质及其化合物、气体的制备净化与干燥、物质的鉴别与除杂、化学实验的探究、化学计算等,通过专题讲座,指导学生把已有的知识点连成知识链,再由知识链形成知识网,想方设法的把先前的零、散、乱的知识,纳入到现有的知识网络中,从而提高了复习的效果。例如在专题“重要的单质及其化合物”复习时,我是把氧气、二氧化碳、水、金属及酸、碱、盐归到一起,然后让学生按照“物质的组成——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物质的用途——物质的制法”连结成线、织成网。再让学生通过化学性质,把所涉及到的知识点进行横向与纵向的搭桥联系,让学生在复习时真正做到自己构建知识网络的框架,编织知识的网络。通过这样的专题复习,老师起点拨的作用,而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使得复习的效果更上一层楼。另外在复习的同时,适当的辅助以精选习题,让学生练习,这样对复习的知识点起到巩固的作用。这种让学生自己来归纳总结、进行知识整理,并强化记忆的网络复习法,使中考复习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精心准备,抓课堂实效,提高中考复习的有效性
中考复习,课堂仍然是化学复习的主阵地,只有师生高效地运用好四十五分钟,那么才能实现化学中考复习的有效性。中考复习不是把以前的知识重新讲一遍,更不是炒夹生饭,而是针对中考复习要求,要做到像烧回锅肉那样精致、有味,惹学生喜爱。要做到这一点,我认为必须做好课前的精心准备。
首先,教学是师生互动的过程。在这过程中,如果出现不和谐,那么复习效果肯定会很差,所以,我们要注重师生之间的和谐,这样一定会促进中考复习效果的提高。在中考复习阶段,由于新课全部结束,班级中的学生成绩有好有差,出现分化,差的学生会对学习表现出懒散,对知识学习感到无趣,在学习上信心不足等。这些因素都会影响着课堂的复习效果,甚至还会带来课堂管理上的困难。针对这一状况,在中考复习时,我认为教师一定要关注学困生的心理,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这一点尤为重要。如果能做到这一点,那么班级里的学困生就会对学习感兴趣,对学困生,在中考复习时不能放弃,要对他们多鼓励,多给他们展示的机会。在每节课上,要让不同层次的学困生进行表现,从而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让他们感受到通过复习,也能把化学成绩提高的这一念想。同时,对于取得不同层次进步的学困生,也要多鼓励。虽然有的学生进步很小、微乎其微,但是在课堂上要适时的放大、表扬,让他们感受到这也是一种跨越。通过这种适时放大的表扬,让学困生对学习充满了希望。并且在课后还要适时的与学困生进行沟通交流,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一旦自信心有了,学习效果就会增强。中考复习时,如果学困生的成绩提高了,那么班级整体的化学成绩也就会自然而然的得以提升。
其次,通过演示实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此来促进中考复习课堂的有效性提升。有人认为已经是复习阶段了,实验可以不用去做,但是我认为在复习期间,适当的进行演示实验的操作,不但可以提升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而且通过演示实验,还可以把学生在新课期间似懂非懂的内容加以解决,从而提高中考复习的有效性。
总之,因为中考的存在,所以,中考复习的有效性是一种复习的理念,也是中考复习的一种价值追求,更是一种势在必行的教学复习的实践模式,对于中考有效性的复习,我将会去进行更多更深的思考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