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文彬
福建省福州金山小学 350008
摘要:《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在数学课程中,应当注重发展学生的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见运算能力、推理能力、数据分析观念、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等核心素养”。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已成为新时期课程改革的重要课题,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是义务教育的核心任务。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不能拘泥于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理念,应充分利用现代化设备,运用丰富的教学工具,结合合适的教学方法,将课本上的数学习题结合实际,提高实践能力,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素养,达到教育目的。本文基于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思考与实践展开论述。
关键词: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思考与实践
引言
小学数学是小学教育体系中一门至关重要的核心课程,该门学科的设立旨在培养孩子的思维逻辑能力,是学生学习后续理科知识的基础。随着新课程目标改革的不断深入化实施,目前数学教学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但尚且不能满足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条件。学校需要在现有基础上加入核心素养的教学,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创新创造能力、人际关系能力等进行科学化的培养。在明确教学目标后,立足于数学课堂中所发现的问题,展开一系列措施,提高学生的个人综合素质。
一、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实践所遇到的问题
目前,许多数学教师对数学核心成绩内容的理解存在偏差。首先,许多教师认为并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能培养学生的核心素质。这种错误的认识导致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无法对教学的各个环节进行核心素质的培养。事实上,在课堂教学中,所有的教学内容和每个课堂的接触都是提高学生核心素质的平台。只要能促进学生各项能力的提高,就属于培养核心素质的范畴。其次,他们认为数学的核心素质是数学技能。事实上,数学核心素养的内容相当广泛,这意味着学生可以在数学教育的过程中获得各种知识,并可以合理地利用这些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它包括数学知识、数学意识和数学语言在数学应用、数学创造等方面的运用。由于认知偏见,一些数学教师只把数学技能作为数学的核心素质。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大量的重复性、机械性的练习,促进学生数学技能的提高。这种训练使学生有一种固定的思维方式,影响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而小学阶段,教育工作者首先需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结合当前的发展趋势,我们能了解到核心素养的培养工作很重要,需要相关负责人结合数学学科特点,编制标准的培养方式和培养步骤,根据实际教学需要进行培训工作的落实,以解决核心素养教学中存有的问题,也尽可能解决当前教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二、强化思维,培养数学推理能力
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推理能力是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要求之一,也是数学教学中最为重要的特征之一。
数学学习活动中,在学生对教材有了感性认识,获得直接经验后,教师要加以引导,强化学生的思维。如孩子们学习了9加几的进位加法,学生知道如何计算后,老师可以把九加几的进位加法有序排列出来,引导学生观察,说说自己的发现。有的学生发现得数个位上的数比第二个加数少1;有的发现第一个加数不变,第二个加数依次多1,和也跟着多1;还有的学生发现了得数的规律九加几就是十几减1,如9+8的得数是18-1等等,学生的发现很多,教师要给予肯定与点拨,引导学生应用自己的发现。学生借助自身知识迁移的方式,使推理能力获得提升,学生会主动观察,主动探究,主动归纳,逐步进行数学思维的强化,从而能在探究数学知识的过程中,更好地内化数学知识。
三、加强互动,培养数学抽象能力
数学核心素养不仅表现在学生解决数学问题上,同时也是学生数学思想的一个发展过程。教学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互动的一个过程,通过有效的互动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那么,在开展小学数学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学习氛围的创设,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在互动中实现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教学局面。例如,学生刚刚认识乘法时,教材提供了丰富同数连加的生活情境,有坐小火车、小飞机、过山车等小朋友喜欢的游乐场项目,教师应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发现素材中的数学信息,采取开放的形式,给足时间让学生说信息,说发现,在学生说的过程中,引导其他小朋友认真听,互相补充,让学生将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情境与算式用“几个几”的形式联系起来,在互动的过程中实现乘法意义的图形表征到语言表征再到符号表征的转化,实现由图形到文字到符号的抽象,完善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实现学生数学抽象能力的培养,最终达到学生数学素养能力的提升。
三、创新作业,培养数学应用意识。
当前的教育情况下,教师布置的作业太过于单调枯燥,并且这些题目不能够很好地应用在生活中。因此,教师需要注意在习题方面的趣味性和实践性,以便让学生进行综合练习。就像教师在让学生学习了“统计”后,可以给学生安排一项任务:去了解商店里商品的个数和单价,并根据数据,猜猜哪些东西卖得多,哪些东西卖得少。在这个问题上,学生需要自己去到现实中进行调查,所以每个同学手里的答案是不一样的,但教师看重的并不是答案,而是学生调查问题的能力和对数据的分析能力,并能让学生在实际的活动中能够充分运用调查的数据来进行分析和处理,学生在收集作业信息的过程中,与同学和教师积极交流,从而大大提高了学生的数学热情和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学会数学地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
结束语
总之,从小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不仅可以提高数学教学的效率,还可以提高学生解决数学问题和探索数学的能力。然而,学生核心数学素养的培养不可能一蹴而就。这就要求数学教师更新教学观念,创新教学策略,改进教学内容,积极探索有效策略,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和学生应该从每一堂课开始,从现在开始,我们应该注意到这一点,积极探索培养核心素养,并把它付诸实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以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马立意.谈小学数学教育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方法[J].科技资讯,2020,18(09):183+185.
[2]张金玉.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研究[J].科技资讯,2020,18(09):190-191.
[3]康靖录.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探究课堂的构建[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3):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