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初中历史高效课堂的构建技巧

发表时间:2020/11/11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54卷20期   作者:黄财星
[导读]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既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心愿,也是教师一直在努力的方向。教师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发挥教学的最大作用,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
        黄财星
        泉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学校
        摘 要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既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心愿,也是教师一直在努力的方向。教师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发挥教学的最大作用,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提高能力。那么,针对初中历史教学,如何在课堂上提高教学效率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采用恰当的方法来推动教与学的发展。
        关键词: 初中历史;高效课堂
伴随着新课改步伐的加快,新课标的教学思维逐渐渗入到不同学科的课堂教学中,为课堂注入强大的生命力,从而为高效课堂的构建,奠定坚实的基础。高中历史教师立足课堂教学的实际,结合新课标的教学观念,合理地运用现代的技术手段,整合教学资源,全方位开展教学活动。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把学生放在课堂教学的首要位置, 凸显学生独特的个性,扩散学生的创新思维,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参与到历史知识的         学习中。教师要带领学生自主地探究历史新知识,挖掘历史知识的内涵和真谛,        深层次地剖析和解读历史知识的本质,切实提高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从而真正打造出符合学生的初中历史高效课堂。
一、设计历史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
        思维导图是一种实用性的思维工具,通过图文并重的技巧,构建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充分利用左右脑的机能,能够促进人类更好地记忆。初中学生的思维能力还相        对比较弱,而初中历史需要学习的历史知识点却十分繁多,又十分琐碎,在这种情况下,利用思维导图可以更好地扎实学生的历史基础。例如,在学习《辛亥革命》一课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设计“辛亥革命”的思维导图。我是这样给学生设计的,首        先将辛亥革命的内容,分为背景、过程、性质、成果以及历史意义等,其中背景又可以从政治、经济、文化、阶级、组织、军事以及偶然因素等方面来综合考虑,比如辛亥革命发生的根本原因是因为民族矛盾的空前加强,而经济上资本主义的发展已经形成了相当规模,组织上也成立了革命组织兴中会和同盟会等,将这些内容分门别类,通过树枝状的形式来展示,更加简单、直接、形象。
        二、借助信息技术教学,丰富历史课堂教学内容
随着科学技术以及经济的发展,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并促进了教        育教学进一步深化改革。

信息技术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符合学生的心理需求以及学习特征,初中学生还是以形象思维为主,而信息技术能够融合声音、图片、视频等多种媒介形式,为学生呈现更加丰富,也更加形象的历史学习内容,能够激发学生        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五四运动》这一课时,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感知那个年代的历史,我利用多媒体给学生展示了五四运动时期的历史原始图片,包括上海工人的罢工游行以及北京学生的罢课游行,可以从他们的神情上看到坚韧、爱国和反抗。此外,我还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了电影《建党伟业》中关于“五四运动”的片段,当看到学生火烧曹宅时,班上的学生也为之欢呼,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情感共鸣。
三、传授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引导学生掌握丰富多样的学习方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众所周知,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有很多重点内容需要学生牢固掌握。但是,有些学生在学习历史方面,缺乏正确的学习方法。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应当注重传授给学生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利用这些学习方式主动地对历史知识进行探究。具体来说,在课堂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思考和合作探究,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四、结合时事热点教学,提升学生历史核心素养
历史学家克罗齐曾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为什么这么说呢?历史与现实之间是不可分割的,脱离了现实存在的历史是毫无意义的,而现实也是建立在历史建设的大楼之中,人类的长河才得以永远奔腾,人类才能永远生生不息。学习历史,是为了让学生能够拥有历史情怀,更好地来关注现实问题,甚至为现实问题出一份自己的力,因此教师要注重结合时事热点来开展教学。例如,在学习《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这一课时,众所周知,日本侵华战争是中国人民心中永远的伤痛,可是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却屡次参拜靖国神社,对中国人民的心理造成了极大的伤害。相反,德国人对待二战的态度却截然不同,他们承认错误,向犹太人道歉,也获得了国际认可。在教学中,我让学生思考为什么德国和日本会出现这样的反差?我们又如何来应对日本的举动?抗日战争对我们中华儿女意味着什么?通过联系时事热点,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
五、实施分层教学策略,促进学生个性思维发展
初中阶段的学生存在着客观差异,无论是智力还是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此外,学生掌握的历史基础也是不一样,对历史学习的需求也是不尽相同。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就要认识到学生之间存在的这种差异,采取分层教学策略,给学生设置相应的学习目标,来促进学生的个性思维发展。
例如,在学习“三民主义”这个知识点时,对于班上能力较好的学生来说,我让他们在掌握基础内容的同时,要辨析新旧三民主义的区别,并理解三民主义的现实意义;对于班上基础薄弱的学生而言,我就让他们掌握基本内容即可。此外,我还组建了各种历史兴趣小组,比如明朝兴趣小组、中国建筑史兴趣小组、中国体育史研究小组等等。
总而言之,初中历史高效课堂的建设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作为初中历史教师,要不忘初心,迎难而上,在实践中探索和开发初中历史高效课堂建设的新模式和新方法。
参考文献:
[1]卢远磊.如何打造初中历史高效课堂[J].华夏教师,2017(17):6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