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政锦
四川省苍溪县鸳溪镇小学校
摘要:初中体育课堂有效性应表现为课堂学生参与积极性高、学习收获明显;教师上课轻松,组织有条理;器材和场地利用率高,无资源浪费。换句话说,教师在相对轻松的工作状态下,使学生在相对宽松的学习氛围下,能充分利用所有场地与器材获得最大的收获,因此,要增强学习的兴趣和端正学习态度,提升课堂的有效性。
关键词:初中体育教学;有效性;探究
我们要不断提高初中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初中体育课程教师要不断拓宽自己的教学思路, 引入创新的理念, 组织教学活动, 让学生感到初中体育课堂非常的有趣, 而且练习的活动能够让学生有更多的进步的机会, 增进学生之间的交流, 提高他们在体育活动中的参与积极性。
整合器材(场地),大胆创新,提高学生学习有效性。场地和器材对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也有作用,随着学生的发展体育场地和器材的不断丰富,现在我们的体育课内容丰富起来了。学生对场地、器材有了兴趣,必然会提高学习的有效性。一批新型的器材填补了学生体育器材的空白,如,飞盘、轮滑等,同时器材的改进也提高学生学习有效性,如,软式排球。同时在原有的条件下也可以通过改变利用方式和手段提高利用率和学习有效性,收到了预期的效果。天然资源包括学校校园的自然资源及附近公园,如,斜坡、楼梯等,通过这些的利用改变了传统体育课一定在操场上的思维模式,使学生有一种新鲜感。如有时带领学生到附近的方家山公园的斜坡台阶进行跑步训练,学生练习很放松,很容易达到教学目的。
教师主动参与,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课堂效率。爱因斯坦也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指一个人积极探究某种事物及爱好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它是人认识需要的情绪表现,反映了人对客观事物的选择性态度。兴趣是需要的一种表现方式,人们的兴趣往往与他们的直接或间接需要有关。一个人对某种事物感兴趣,就会产生接近这种事物的倾向,并积极参与有关活动,表现出乐此不疲的极大热情。体育课的特点是不停学习与不停的实践的反复循环,老师一味的口令指挥学生进行学练久久之我们的课堂教学就会使学生失去兴趣。教学实践给我的体会是老师的主动参与会极大地带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从而也会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程度。教师的适时参与、有目的的有声引导,会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课堂教学效率。因此,笔者认为教师在一定是环境下要放下架子、勇敢地投入到学生的练习中去,用行动去感染学生,带动学生。我们也可以在实心球的教学中老师和学生比谁抛的远、素质课上比谁跳绳跳的多、篮球课上的三对三或是罚篮(定点投篮)等,只要有老师参与的项目学生都会表现出极高的参与热情。
分层次分段教学。
体育实践课通常在操场上进行,具有的空间大,外界的干扰素多的特点,而体育教学只有组织得十分严密,教学方法灵活多变,场地器材布置合理,才能保证体育教学任务的完成。在教学中应根据不同的学生的不同身体素质和运动水平基础,制定不同的教学要求,施以不同的教学手段。如根据不同的体能情况授课有助于区别对待,又有一定的灵活行。分组可以是固定的,即某一节或某个单元,始终按体能分组形式组织教学,有时可以是临时的,可根据教材,课的类型,随时进行分组。如耐久跑教学中,按体能分成好中差三组。又如跨越式跳高复习课教学中按学生实际能跳的高度,临时组成三个高度进行教学。真正做到使个层次的学生能跳起来摘到自己的“桃子”,使优等生吃得好,中等生吃得饱,差生吃得了,每个层次都应有一定的教学目标和平分标准。
多媒体教学已经广泛应用到各个学科的教学之中, 那么, 在初中体育课堂上, 同样可以发挥多媒体教学直观形象生动的诸多特点, 给初中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进一步提升, 发挥其重要的作用, 通过体育课堂上理论知识的传授, 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动作的技术要领, 而理论知识的讲授, 一般来说会采用传统的理论讲解的方式, 这样的传统方式, 学生感觉到比较枯燥, 而在多媒体技术的帮助之下, 教师可以一边讲解书本知识, 一边用视频图片进行注释, 这样不但可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还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了解和记忆, 尤其促进了他们对重难点知识的掌握;其次在体育技能的传授方面, 传统的体育课堂, 教师一般都是采用边示范边讲解的教学模式, 这种方式取得的教学效果并不是很显著。所以, 在多媒体教学的帮助之下, 教学的情境也可以极大丰富, 学生在学习一些具有高难度的动作时, 通过反复收看多媒体视频, 逐渐掌握动作的技术要领, 这比只是观察教师的示范动作, 要方便得多。
教学方法要不断创新, 要带有一定的创新思维组织教学活动。虽然说初中体育课堂上要完成很多的常规的体育锻炼的项目, 需要学生在体育成绩方面达到某些标准。但是, 如何达到这些标准?具体的方式如何?却需要教师有更多的创新方法体现出来。殊途同归, 方法可以多变, 目的可以是一个, 所以, 教师要处理好目标和手段之间的关系, 让学生们在课堂之上都能够体会到更加丰富有趣的课堂内容。例如, 在学习一些必备的技能时, 教师可以通过亲自的实践, 探索出更富有成效的教学方法, 让学生以更快的速度掌握相关的技巧, 并且在反复进行练习的时候, 可以引入竞争的机制, 这样时间过去的很快, 学生也掌握了技能。通过这种自主探究式的方式, 学生掌握的知识和技能会更加牢固, 这远比教师反复的示范和理论灌输效果要好得多;其次是分层教学法, 每个学生由于兴趣爱好、身体素质等方面的不同, 致使其接受新的体育知识和技能的快慢存在差异。所以, 初中体育课程教师要在授课的过程中, 关注到学生水平的差异, 运用分层教学的理念, 体现出因材施教的基本教学思路, 保证所有的学生都能够在课堂上逐渐完成学习的目标, 体验到体育课堂上掌握新技能的成功感和快乐感。
我们要在现有的水平之上, 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初中体育课程教师要不断拓宽自己的教学思路, 引入创新的理念, 组织教学活动, 让学生感到初中体育课堂非常的有趣, 而且练习的活动能够让学生有更多的进步的机会, 增进学生之间的交流, 提高他们在体育活动中的参与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