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明辉
黑龙江省鸡西市第四中学
【教学目标】 1、以雪为主题,让学生通过演唱此曲,了解祖国大好河山的壮丽之美,从而更加热爱祖国。
2、在反复聆听、歌唱《沁园春 雪》的过程中,感受歌曲跌宕起伏的优美旋律,壮气蓬勃和磅礴的气势,唤起学生对音乐的喜爱,产生对历代英雄的敬仰之情!
3、通过教学引导学生能够用圆润的而有弹性的声音,激昂的情绪来演唱,尝试用声音的力度、速度的变化来表达歌曲情绪。
【教学重点】 1、感受和体验歌曲的音乐情绪和风格。
2、尝试用声音、速度、力度的变化来表达歌曲的情绪。
【教学难点】1、歌曲情感的表现。
2、学会混合拍子的演唱方法。
3、准确的唱出附点节奏、切分节奏。
【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欣赏法、合作学习法、实践法、探究法、展示法
【教学准备】钢琴 多媒体课件
【教学理念】以“北国雪景----历代英雄----今朝英雄”创设情境 为主线展开教学,从而激发学生学唱歌曲的兴趣,同时引导学生从整体去感受音乐的优美,气势磅礴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一)播放钢琴曲,学生有序进入教室。
(设计意图:创设良好氛围,为音乐课创造一种闲适、松弛的心情。)
(二)诗词引导
1、利用多媒体播放图片,配有优美的背景音乐。
(展现北国雪景、祖国大好河山、祖国变化的图片)
师:同学们,欣赏这些图片,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生:略
师:是呀,祖国今天的繁荣富强,是一代代英雄付出的结果。你能用一首诗来赞美祖国吗? 生:略师:“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江山如画 ,一时多少豪杰······”
(设计意图:运用诗词典故,引出学生共鸣,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学习热情。)
二:导入新课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雪是一种能令人产生多种情绪的精灵······。当窗外那
像柳絮、像芦花的雪花纷纷扬扬从天而降的时候;当一代伟人毛泽东看到北国的冰雪时,他会有怎样的感受?那就让我们一起来聆听《沁园春 雪》。
(设计意图:通过情景引导,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
三:学唱歌曲《沁园春 雪》
1、播放歌曲《沁园春 雪》,边听边思考以下问题:(多媒体播放视频)
A:作品的演唱形式:a 合唱 b 男生独唱 c女生独唱
B:作品的情绪:a优美婉转 b 忧伤细腻 c舒缓 宽广
C:找出曲子中的附点节奏和切分节奏,并打出来
D:这首作品的拍号是:a: 四二拍 b 四四拍 c混合拍子
(设计意图:直接播放歌曲,学生通过观看聆听感受音乐、感受意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感性思维,通过问题预设,唤起学生参与意愿。)
2、学一学 唱一唱
A:学习新知识,讲解旋律、节奏,拍号,力度的运用和声音的处理。
B:配乐朗诵:让学生跟随音乐朗诵《沁园春雪》熟悉歌词,感受歌词的韵律,领略毛泽东这首词的魅力所在。
C:跟老师一起学习:老师弹奏钢琴示范演唱《沁园春 雪》,仔细讲解领唱,逐步解决,拍子、力度、速度等音乐问题。(这一部分是重点)
(设计意图:跟着老师细致学唱歌曲,分段、分句联系,加深对歌曲的了解,解决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
3、复听《沁园春 雪》
4、师生探讨交流
A:作品的曲式结构:上下两阕
上阙:描写北国雪景,尽情挥洒描绘祖国山河的壮之景。
下阙:笔锋一转,借景抒情逐步引出历代英雄豪杰,抒发作者的伟大抱负“数风流人物,换看今朝!”
全曲共87小节,分为AB两段
a段:1 —26小节第一乐段 27—53小节第二乐段
b段:54—77小节第一乐段 78—87小节第二乐段
B:应该用什么情绪来演唱?
(设计意图:加深对歌曲的理解和处理,用准确情绪来表现歌曲情感,教师用准确流畅富有表现力的演唱和弹唱,将作品所蕴含的思想内涵和情感深刻有意味的传达给学生。)
5、舞台交给你—学生展示
学生可以选择独唱、合唱、小组唱、对唱等不同形式上台演唱。
(设计意图:通过上台展示,学生克服恐惧心里,培养舞台表现力,增强自信心。)
四:总结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希望你们好好学习,用自己的才华报效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