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情境体验导学的实施策略

发表时间:2020/11/11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54卷20期   作者:王金国
[导读]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所有的课堂教学活动都是围绕教师进行的,这样的教学模式使得到的与法治课程枯燥乏味,学生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久而久之,学生就会丧失道德与法治学习的兴趣
        王金国
        山东省德州市平原县王凤楼镇中心小学  253100
        摘要: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所有的课堂教学活动都是围绕教师进行的,这样的教学模式使得到的与法治课程枯燥乏味,学生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久而久之,学生就会丧失道德与法治学习的兴趣,甚至会对该课程产生厌烦的心理,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升。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有效提高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质量呢,创设真是的情景开展教学就是一种效果较好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情境体验导学;实施策略;
引言
        小学阶段是学生产生自我价值观最关键的时期,这个时期的学生因为欠缺丰富的社会经验,树立社会道德与选择个人价值的时候都需要老师主动指引。小学教师不但需要给学生讲解教材知识,而且要充分培养学生的法治以及道德观念,帮助学生创建正确的人生观,这是学生持续成长过程中很重要的思想保障,也是学生成为人才的前提。于是要重视小学的法治以及道德教育,在课堂教学中运用情境创设,不但可以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进一步提升学习水平,还能使学生充分认识道德与法治,进而强化学生的学习效果。
1情境体验式教学的含义
        在小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着一种特别的教学方法,即情境体验式教学法。这种教学方法主要是根据教学内容来创设或模拟其中的部分情境或者氛围,进而实现原定的教学任务,并启发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能够快速明确教学内容的重要知识点,让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心理机能都获得全方位的发展。在应用情境体验式教学法后,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使大脑被充分地利用,有效促进了“逻辑”与“情感”的结合,让理论知识不再抽象化,而学生也能够在形象生动的情境中增加切身感受,并对此产生浓厚的兴趣,进而引发思考。
2情境体验教学法的重要性
        2.1锻炼学生思维
        教师创设情境并让学生参与其中,使学生可以对具体的对话、问题进行思考,有助于反思自己的言行,可以更好地理解知识。在传统教学中,学生主要是被动听讲,缺乏主动性,所以学生的感触不深,学习知识只能死记硬背。而在角色表演中,学生能转换视角,可以设身处地地思考问题,有助于思维能力的提升,其对理论知识的掌握会更加扎实。
        2.2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情境体验式教学法在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中应用的最关键目的是引发学生去动脑思考,从而助力小学生创新意识的启发和创新思维的建立。而且,学生在轻松、自由的课堂氛围或愉快的情境模拟中,受到教师语言的引导,经过不同角度的思考,会产生诸多问题。为了解决疑问,学生需要独立动脑思考并借助想象力寻求出疑问的正确解答方式,明确事物发展变化的正误,对是非对错有一定的标准,进而使学生拥有原则性和主见,对事物的分析和看待问题的角度有自己的见解。尽管小学生在这个时期心智尚不成熟,但只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适时地引导他们去思考创新,培养他们的动脑能力,这对他们的智力发展和情感培养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例如:在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中,学生在教师设定的情境中获得了充分的体验感受,然后耐心思考自己的行为举止,想一想自己刚刚在情境之中做了什么,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现在冷静思考后认为是否存在更好的方式去处理当时面临的问题等。学生在情境体验结束后对行为语言的思考分析这一过程,便使得学生的思考能力得到了充分的培养,同时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也受到了启发。并且,如果学生习惯了多角度地动脑思考问题,寻求多种解决方案,那么对于学生未来的发展是十分有帮助的。


3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情境体验导学的实施策略
        3.1创设情境,为讨论做铺垫
        教师可以用布置任务、提出问题的方法创设情境,借助场景启发学生思考,这有助于师生之间进行互动。因此,教师必须了解学生,知道学生关心哪些问题、逃避哪些问题,然后结合现实预设场景,为接下来的讨论做铺垫。比如,在教学“学会反思”一课时,教师可以创设一个自习课情境,选一个活泼好动的学生做纪律委员,再安排几个学生表演说悄悄话、做小动作的行为,让纪律委员做好班级管理工作,其他学生负责找出每个人存在的问题。扮演纪律委员的学生要用自己的方法劝导其他学生,可以指出不良行为对他人的影响,用自己认为正确的方法管理班级纪律。学生都很熟悉自习课的场景,他们看到这些不守纪律的行为会进行反思,思考自己是否也做出过这些行为,最后还会对纪律委员的做法进行评价。反思是一个人对过去行为进行总结的过程,可以让人从成功中收获经验,从失败中吸取教训,有助于学生人格的完善。当学生成为旁观者时,能清楚地发现问题,有助于改正自身的问题。除了安排表演创设情境,教师也可以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让学生观看一段视频,从中发现问题。例如,在讲解与民族精神、历史文化有关的知识时,教师可以播放经典电影片段,然后让学生总结观看视频后的心得,分享自己的看法,从而激发学生情感,锻炼其思维能力。
        3.2结合现实生活开展情境教学,使学生充分运用知识
        由于小学生的生活以及学习的范围很小,于是更加熟悉附近的一切,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老师如果可以将学生的现实生活结合起来开展情境教学,就可以让学生愈发直观、有效地理解知识,使学生深入理解知识,使学生可以巧妙地使用知识,提升学生的法治和道德意识。于是,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结合现实生活,把教学和现实生活进行整合,有效提升学习质量.
        3.3.情境教学、注重实效
        在开展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正确合理的应用情境教学,可以极大程度的提升教师教学效率和质量,真正的达到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的教学目标。另外,为了提升情境设置的真实性和有效性,教室应该结合不同的教学内容创设不同的教学情境,只有正确合理的应用教学情境,才能得到教学情境应有的教学效果,也只有更好的应用教学情境,才能引导学生更加有效、自主和积极的开展学习,对于培养和提升学生综合道德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另外,教师在应用情景教学法开展教学的过程中,还应该注意摒弃传统的教学方法,充分体现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好自己的引导作用,尽可能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确保学生可以更加全身心的投入到课堂学习的过程中来。
        3.4深挖教材,强化道德与法律意识
        创设情境是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在组织学生体验不同的情境时,教师要结合教材引导学生,让学生根据教材内容分析问题,逐渐使其养成道德与法律意识,让其学会用理性、客观的态度分析事情。教材不仅提出了正确的观点,而且对学生思维的培养有重要的引导作用,在体验式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引导学生,鼓励学生深入分析问题.
结束语
        总之,情境体验教学法能为学生带来表演、交流的机会,可以让教学变得更有趣,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应创设情境帮助学生分析问题,在教学中逐渐渗透正确的思想观念,纠正学生成长中存在的认知问题,以促进小学生道德品质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吴仕国.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情境体验导学的实施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20,6(14):47-48.
[2]张方方.情境教学模式在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的运用分析[J].才智,2020(13):76.
[3]谢珊.核心素养理念下小学道德与法治情境教学初探[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04):1-3.
[4]许冬梅.谈如何提高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的有效性[J].中国新通信,2020,22(05):158.
[5]祝校美.关于情境教学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应用的探究[C].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2019年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技术创新学术论坛年会论文集,2019:177-18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