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小芳
江苏省泰州市扬桥中心小学 225300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发展的当下,许多小学语文教师仍在沿用过去“一言堂”的讲授模式,不去注重学生的创新意识和个性发展,导致他们对语文阅读丧失了兴趣,阻碍了其文学素养的提升。因此,教师要采用拓展阅读的方式,坚持做到深挖教材内容,提升阅读兴趣;开展知识竞赛,培养阅读习惯;加强文本理解,传授阅读技巧这几个关键的方面,促使学生能够找寻阅读的价值,丰富想象力,为未来的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小学语文 中高年级 教学研究
在现代小学语文教学的大环境下仍有一些问题妨碍 着教师的授课成效。首先,单一-的教学手 段仍充斥着大部分的语文课堂。传统的"讲授制”模式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虽然可以按时完成阅读教学任务,但他们的阅读水平却没有得到提高,思维方式也未改变,只是一味地被灌输,不利于其语文素养的提升。其次, 课内阅读教学缺乏与课外名作的融合。教师过于注重课本教材,不能及时组织学生进行充分的课外阅读,也没有对其展开合理的引导,进而导致他们缺乏阅读兴趣,不利于其积累文学知识。
一、拓展阅读
1.深挖教材内容.提升阅读兴趣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语文教师只让学生进行课内阅读是万万不可的,还需要课外著作的衔接将阅读课堂拓展延伸。拓展阅读教学既属于一种课堂模式,又属于一种体验活动。教师通过大量的课内外阅读,使学生积累文学素材,提升写作经验,帮助他们更加容易地理解课文内容,有效运用有关知识。而且,在课堂的开展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融入到阅读之中,不能只是形式化地去完成任务,更不能在阅读中“一目十行”。因此,教师要利用有效的方式带动学生进行思考,结合着教材内容与学生的个性化意识展开课外阅读,促使其培养长久读书的习惯,提升文学素养。
2.开展知识竞赛培养阅读习惯
小学生涯是学生形成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阶段,也是他们积累文学素材的关键时期。因此,教师要加强学生对课外文章的理解,提升他们的阅读水平,以此慢慢演变为良性循环,使其在阅读课外名著的过程中收获的喜悦。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开展阅读知识竞赛利用他们的好胜心理,设置相应奖项,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3.加强文本理解,传授阅读技巧
阅读技巧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不管是课内还是课外阅读,都需要学生掌握相应的学习方法提高阅读有效性。因此,教师要从教材文本入手,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将适用于课内的阅读方式运用到课外读物之中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与此同时,教师还要对课外阅读材料进行适时合理的引入,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拓展其阅读面。在选材方面,教师也要结合学生实际阅读能力进行选取,将有益于他们身心发展、激发热情的书籍进行普及,促使其文学素养的提升。
二、合理运用“阅读链接”
1.课中穿插,加深阅读理解体验
新课程改革方案中提倡引导学生开展群文阅读活动,即在阅读文章学习的基础上,增加阅读篇目,共同开展教学活动。“阅读链接” 板块的开设,正好符合此要求,可以帮助学生加深阅读理解体验,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2.课尾穿插,带领学生迁移学习
教师对”阅读链接”板块内容的运用,除了在课上带领学生进行关联性阅读学习,还可以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3.拓展延伸,丰富学习活动
在对比阅读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有效深化理解能力、增强自主学习效率,从而提升自己的思维品质和语文综合素养。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有效发挥“阅读链接”的拓展作用,制定丰富的学习活动。
三、采取其他方法
1.探寻恰当方法,强化阅读能力
具体我们分以下方面来说:其一是要求学生大胆朗读。我们可千万不要小看朗读,朗读在阅读教学中的作用可是不容小觑、不容忽视的,既是学生能力的体现又是助推学生深刻理解阅读内容、深入领悟文章主旨的重要手段。因此,在小学语文高段阅读教学中要求学生大胆朗读显得尤为重要,需要注意的是,广大教师一定要把握好讲与读的时间,力求留给学生更多自主读的时间,希望有效借助朗读逐步增强学生语感、阅读能力;其二是培养学生默读的阅读习惯。针对小学语文高段阅读教学来说,引导学生形成一定默读能力至关重要。 需要注意的是我们这里所说的默读并不单纯指在心里简单阅读文字,而是对学生是有一定要求的,要求学生能有效借助默读提出疑问,同时还要有效加强默读的速度,这也是小学语文高段阅读教学的重难点。而这就非常需要广大教师有效借助反复练习,让学生默读的更快,同时留给学生充足时间,让学生将默读落到实处,并鼓励学生转动大脑,积极思考,深入反思,重视检查也是非常重要的,这其实就是赋予默读现实意义、价值以确保良好效果的取得;其三是掌握略读方法。什么是略读?其实就是大致了解文章讲些什么,能抓住文章重点。因此,就小学语文高段阅读教学而言,尽可能多地留给学生时间,让学生融会贯通巧妙运用自身学到方法完成略读要求非常必要。需要注意的是,在小学语文高段阅读教学中,光让学生完成略读要求还远远不够,还应加强引导,"趁热打铁”让学生展开探讨。说白了就是既要有-定量的略读训练,又要有及时的交流探讨,以此在无形中使正确高效的略读访法在学生脑海中根深蒂固,从而真正实现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提高。
2.加强课堂引导探究,丰富学生阅读体验
近年来,新课程理念逐渐深入人心,随之对阅读教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注重阅读教学中学生的主动、踊跃参与。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这并不意味着就要忽略教师在阅读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反而是要有效借助师生友好互动,师生和谐关系建立,有效加强对学生引导,切实增强学生探究意识帮助学生更深层次地体悟文章主旨、思想感情从而真正实现学生阅读体验的丰富、强化。另外,还需注意的是在此过程中,广大教师一定要紧密结合阅读内容作出问题的提出,以引导学生展开有效的探讨活动。
四、总结
综上所述,要想真正实现小学语文高段阅读教学效率的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那么作为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就必须注重与时俱进,紧密联系学生实际,不断进行阅读教学方法、方式的改进和创新。
参考文献
[1]达世红. 小学中高年级阅读教学自主探究学习方式研究[J]. 华夏教师, 2020, 000(009):13-14.
[2]赵彦丽.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体验式学习理念的渗透研究[J]. 课外语文, 2020, 000(005):116,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