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俊超 刘向君 高建亭
(海军潜艇学院,山东青岛266199,)
摘要:从热爱上课、勤奋努力、业务精湛和易变通达四个方面给出了上好一堂课的具体措施,重点阐述了如何备课、讲课和反思,尤其是给出了中三段式讲课的课堂讲授方法。
关键词:教学;上课;课堂讲授
近几年,伴随着学院恢复本科教育,教员队伍建设出现新变化:一是恢复本科教育对教学力量有新的需求,二是教员队伍处于新老教员更替的阶段,使得近几年教员队伍陆续注入新的血液,仅近两年新招教员就进近百人之多。这些新教员的成长关系学院未来的发展,所以对新教员的培养非常重要。虽然教员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方方面面,但由于教员的主要职责是教书育人,首要任务是上课,所以,培养新教员如何站好第一班岗,上好第一门课,是尤为重要的事情。
一、热爱上课
爱岗才能敬业,热爱上课,才能热爱教书育人的岗位,才能敬畏教师这一神圣的职业。要不忘初心,不忘选择教书育人的初心,工作不是为了谋生,要把工作当做事业去经营,从心底里认识到自己所从事是一项伟大的事业。
二、勤奋努力
正如幸福是奋斗出来,各行各业都需要勤奋努力,教育行业尤其如此,教学是个良心活!简单看看内容,照本宣科是一堂课;吃透内容,顺顺当当讲下来也是一堂课;精心准备,讲成精品,处处精彩也是一堂课,显然花费的精力不同。认真备课,认真对待每堂课不是一句空话,身边一些老教员,甚至是退休返聘教员,一门课讲了那么多年,每次上课前还是认真备课,真是认真备课永远在路上,只要上课,就得认真备课,备课只有进行时,没有过去式。有威望的,大家心目中的好教员都是伏案疾书,埋头苦干,具有老黄牛精神的普通教员。
三、业务精湛
作为一名老师,业务水平主要体现在是否上好课。所以,一名业务精湛的老师首先是上课好的老师。要上好一堂课,需要做好课前、课上和课后多个方面工作,概括起来就是备好课,讲好课,勤反思。
(一)备好课
1.吃透纲。纲是指教学大纲,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教学设计。备课一定要先研究这些纲,吃透纲的要求。因为这些纲规定了课程教学目标,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方式方法,考核方式等,把这些规定吃透,就能完成课程教学设计。
2.落实纲。通过编写教案,进行课次教学设计,在课堂教学中落实纲的要求。
教案主要由课次教学设计和讲稿构成。各构成元素之间有一定的逻辑关系。首先是教学标,教学目标要熟记在心。对整门课程,每次课的每个内容都有相应的目标,教学大纲中目标描述简单,主要是了解、理解和掌握,需要在课次目标中细化,比如细化为三维教学目标: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然后根据教学目标确定教学重难点,结合教学重难点进行学情分析,学生基础要心中有数,不能觉得这简单,那简单,应该多从学员角度考虑,多了解学员。避免不了解学生的知识和认知基础,出现鱼牛故事。根据重难点和学情分析确定教学方法。根据这些课次教学设计编写讲稿,
备课结果的表面表现是,备好的教学文书,包括教学大纲,课程教学设计,教材,教案,主要体现在教案上,因为教案是落实课次教学设计的重要体现。备课结果的深层表现是课堂教学效果。前面的文书准备,教学设计是否真正落实到课堂教学,就看讲课。有的教学设计高大上,结果一讲课啥也没有,出现教学设计和落实课堂两张皮的现象。
同时要做好预案:比如网络不通,PPT不能用怎么办?不能完全指望网络和PPT,一旦这些都没法用,就讲不了课,就是过多依赖网络和PPT的结果。而这种小概率事件很容易发生,解决碰这种紧急事件的最好预案就是备好课,靠纯板式一样上课。
(二)讲好课
对于不同课型比如理论课,理论加实作课或者实作课,应该有不同的上课模式。像实作课,一般上课模式是讲授原理、教员示范、学员实作和教员指导,如果上这种课,最好先作为辅助教员熟悉这些上课模式。不论哪种课型,都需要讲授环节,所以课堂讲授是新教员首先要练就的基本功。课堂讲授一般采取三段式,即引入、讲授和小结。
1.引入如虎头,威猛精彩,引人入胜
正如开好头就成功了一半,好的引入具有先入为主的作用。首先,引入具有先行组织者作用。
所谓先行组织者[1](advance organizer)是指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要比原学习任务本身有更高的抽象、概括和包容水平,并且能清晰地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和新的学习任务关联。
先行组织者是认知心理学的代表人物--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David Ausubel,1918年-)于1960年提出的一个教育心理学的重要概念,也是他在教学理论方面的主要贡献之一。 根据奥苏伯尔的解释,学生面对新的学习任务时,如果原有认知结构中缺少同化新知识的适当的上位观念,或原有观念不够清晰或巩固,则有必要设计一个先于学习材料呈现之前呈现的一个引导性材料,可能是一个概念、一条定律或者一段说明文字,可以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或直观形象的具体模型,但是在概括和包容的水平上高于要学习的材料(因此属于下位学习),构建一个使新旧知识发生联系的桥梁。这种引导性材料被称为先行组织者。
奥苏伯尔认为,先行组织者不仅能够帮助学习者学习新知识,而且可以帮助其保持知识。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能够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将要学习的新知识中的重点部分;第二,突出强调新知识与已有知识的关系,为新知识提供一种框架;第三,能够帮助学生回忆起与新知识相关的已有知识,以便更好地建立联系。
2.讲授如猪肚,内容充实,丰满有味
要使得讲授丰富有味,首先贯彻“启发”教学原则。“启发”也是一种教学理念,源于我国教育家孔子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朱熹解释说:“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也就是说先让学生认真思考,已经思考相当长时间但还想不通,然后才去启发他;虽经思考并已有所领会,但未能以适当的言辞表达出来,此时再去开导他。所以,启发式教学十分关注学生的学,以启发学生的思维为核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促使学生生动活泼的学。孔子的“启发”也类似于西方教育家苏格拉底的“产婆术”。通过启发,不仅引发学生的思考,更能启迪智慧,这正是教育的真谛所在。究竟如何进行启发,可以通过问题、通过深层次的教学互动进行启发。深层次的教学互动,能充分体现启发教学原则,体现以学员为中心教学理念,也能避免填鸭式讲授。深层次互动不是简单的问答式互动,是通过高质量的问题互动,是一种高阶思维的互动。
其次,讲授要求逻辑性。知识间都存在一定的逻辑关系,讲授就需要思路清晰,表达清楚,前因后果,顺理成章。前后两个内容之间有过渡性语言起到画龙点睛作用。同时要采取措施突破重点,化解难点。重难点讲清讲透彻,不仅要解决是什么的问题即知识点的传授,还要解决为什么的问题,即揭示知识背后的规律和道理。
第三,注重讲课节奏,做到不快不慢,语速一般在每分钟200字以内,这样给人以思考的空间,也有助于进行思维的互动交流。
最后,配合板书。作为新教员尤其要多板书,对于理工科课程,板书内容越多,越能促使自己对内容深度以及内容重难点的把握。切忌对着PPT解释,板书仅简单列几个提纲,这样会过度依赖ppt。第一遍上课最好除了图片音频这些不易板书的内容,其他内容全板书。
3.小结如豹尾,简洁有力,雄劲潇洒
结尾应简练,起到画龙点睛作用,通过高度概括,凝练总结是一种结尾,也可以通过提出问题引发课后思考,让人回味无穷!而有亮点的结尾是体现升华的结尾,升华到思想方法层面。
(三)课后反思
及时反思,总结经验教训,为改进下一期教学做准备,也为后面的教学改革,也就是为下面的“易”提供思路。
四、易变通达
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教学中的易就是要进行改革创新,需要不断学习先进教学理念,教学新理论,提出具体改革举措并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当然要做到改革创新一定是踏实打好基础上进行的,一般新授课的前3期不必急着改革,尤其是第一轮教学,一定要把内容吃透,把教学基本功打好,在此基础上逐步思考改革。及时反思,总结经验教训,为下一期教学做准备,也为教学改革,也就是为“易”提供思路方法。
结束语: 教师是普通平凡、也是神圣伟大的职业,因为老师一个肩膀挑着学生的未来,一个肩膀挑着民族的希望,正如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三尺讲台,关系未来” ,强军系于军校教育,军校三尺讲台,关系祖国万里海疆的未来。为实现强军梦,为托起建设强大海军的“太阳”,教员们定能不忘初心,追求事业,用不悔的一生续写“为人师表 ,教书育人”的光辉篇章。
参考文献:
[1] https://baike.so.com/doc/5893982-61068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