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兆军
黑龙江省七台河市勃利县第七中学 154500
[摘要] 伟大祖国走过了70多年的历程,在新时代快发展的大历史背景下,在全社会大力提倡和弘扬“工匠精神”的时代潮流中,一批批有技术有能力有担当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正在快速成长。高中时期是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选择的重要关口,通过开设通用技术这门综合性极强的学科,让学生接触技术、了解技术、喜欢技术,对不远的将来学生高考志愿选择有不可忽视的作用。目前,我省的通用技术课程开设情况不充足,在有限的课程时间里,教师利用共用技术课堂推动学生的学与用,成为不可短缺的一个途径。如何让课堂的功用最大化,如何让课堂在轻松的氛围中进行,让学生在具体学习中体会技术改变生活的点滴,树立技术的思想,立下技术报国的志向。实际教学中,结合学生实际,作者进行了尝试。
[关键词] 通用技术;课堂;教学氛围
在一带一路发展经济,全球贸易逐渐趋于一体化的时代大背景下,具有开拓创新、勇于实践能力的人才越来越受欢迎,也越来越紧俏。我国也逐步加快了人才培养策略的调整,大力提倡工匠精神,加快了技术人才培养细化的步伐,高中新课程的颁布与实施正是基于这样一个教育理念。将理念转化成实践需要一个过程,当前阶段,普通高中开设通用技术课程普遍存在很多困难,缺乏通用技术专任教师就是客观事实。但其他学科教师可以通过自学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可以通过有效课堂教学实现通用技术教育的教学目标,即“促使全体学生素质全面发展、个性健康发展,使每个学生学会学习,达到愿学、乐学、会学、善学。”的目标,从而对通用技术课程的发展起推动作用。
如何让通用技术课堂“嗨”起来,进而激发学生学习通用技术的兴趣,从而达到点亮学生的创新思维的明灯,这就是我们努力的一个方向。在教学实施过程中,老师可以运用各种有效的教学策略,建设开放包容且活力热烈的通用技术课堂,充分做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互教互学,使通用技术课堂更多一些动感,更多一些生气与活力。下面来谈谈我的具体的做法,不成熟的地方请专家多多指导。
一、“灵通大战”预热课堂
通用技术课程教材选材广泛,十分贴近生活和生产实际。例如第一册第一章技术与及其性质的第二节技术发明与技术革新这一节课,需要通过很多实例来让学生感受发明和革新对生活的影响,进而推动技术的发展。课前,我会让学生进行预习,以组为单位准备材料,选出本组的“小灵通”,通过我给出的指令来报告出实例来。例如:“出行”,学生可以报告出“汽车”、“飞机”、“高铁”等,就我们国家某一领域的成就再展开“灵通大战”在比一比哪一组的信息新、奇、特、准。开始设置这个课堂环节反应平平,毕竟学生文化课学习压力大,没有更多时间去关注这些,但通过教师的调动和鼓励,很开就形成良性反馈。
二、“角色演出”嗨爆课堂
通用技术课堂上,有很多内容比较抽象,尽管利用多媒体课间进行了辅助教学,但过多的教师口述,也还是不会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一堂课下来师生都是索然无味。但技术是来源于生活之中,又高度凝炼和提纯后才形成的,反过来用于指导生活,进而相互促进。何不让技术还原于生活,让学生体会幼年时期的技术是什么样子的,自己去总结呢。于是“角色演出”诞生了。
在第二册第二章流程与设计第四节流程的改进设计教学中,我就用书中的商场购物和做饭流程的改进两个例子,设计了两个剧本。一个是《穿越时空买只笔》和《中午最多能睡几分钟》。《穿越时空买只笔》剧情是在计划经济时代和当下两个不同的时空,买一只笔的流程,体会流程的改进和时代的发展。其中在计划经济时代用微信付款和当下开票交钱这两个细节引来了学生的哄堂大笑,课堂气氛燃到爆;《中午最多能睡几分钟》这个场景剧中,一样一样准备,一板一眼做饭,和优化流程效果对比一目了然。学生夸张的表演让观众不时地哈哈大笑,也让学生感受到时代发展对我们生活的影响,感受到祖国的强大,提升中国人的自豪感。
三、“专家学者”深化课堂
通用技术这门课程是一个学习、总结、再学习、再总结,配以动手、反思、再动手、再反思的过程。讲究的是学以致用,用以报国。任何一个知识点,都能用生活中的案例去解释说明,反向也成立,即生活中的大量实例可以推论出书本上的理论来。在生产生活实践和理论总结之间,需要反复切磋和打磨。于是我的课堂上,“专家学者”粉墨登场了。
在第二册第一章结构与设计第三节结构设计教学中,桥梁的结构类型这个知识点比较抽象,学生不好理解。于是,我就将一组学生全部打造成专家学者,对我给出的模型进行发难式的提出质疑 ,另一组给出答案,我做评判和指导。学生提出的质疑很可笑,但也发人深省。例如,很凝土桥墩为什么不能设计成空心的,不是节约了很多建筑材料吗?我也不能马上给出答案,只能把这类问题留作课后探究,学生自己探寻答案,进而把课堂引向一定的深度,深化了课堂。
一些章节课程结束后,学生会提交作品,这些作品有的是设计文稿,有的是实物模型或原型。对于这些作品的评判我尽量少插手,就由每组推荐的专家来进行互评。这些专家用学到的理论知识作支撑,对非本班学生的作品点评的头头是道,优点和改进的地方也是一针见血,学生也很是信服。这既锻炼了学生理论指导实际的能力,也巩固了课堂学习的效果,达到了学以致用的终极目的。这对于通用技术这门高考不考,学考简单的学科而言,学生学习效果着实不错。
在通用技术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有来自教师的困难,毕竟这门课程跨越了多个学科,涉及了多个领域,而我们教师的知识储备明显不足,也急需提升;有来自学生的困难,毕竟学生的精力更多的放在了文化课的学习上,通用技术课程作为通识教育,学生做到了解过程、知道道理、简单动手验证就行了,导致学习热情不高,甚至在通用技术课堂上完成文化课作业的情况;有来自学校的困难,毕竟不是高考科目,没有必要投入师资、课时和财力去提升师资储备及建设、去占用更多的文化课课时、去建设专用的实践基地,而这门课程往往需要更多的是动手实践,需要一个实践基地和大量的实践耗材。面对诸多困难,老师就应该扬长避短、就应该想方设法在课堂主阵地上,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在有限的资源面前去更多的去亲自动手实践。
总之,让通用技术课堂“嗨”起来,就是我在诸多困难围堵下,探索出来的一条适合我的学生的羊场小路。希望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在通用技术这门学科的教学中,我们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