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对话为营 觅交往之径 ——运用互动对话理疗法干预轻微自闭症幼儿交往能力的实践研究

发表时间:2020/11/11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54卷20期   作者:高灵珠
[导读] 在这世上,有一种被遗忘的群体,人们称其为“星星的孩子”,他们不聋不哑不盲,却对声响充耳不闻;对周围人与物视而不见;不知该如何开口说话。本文通过对我班轻微自闭症儿童制定为期一年的对话式课程进行干预

        高灵珠
        萧山区南阳第三幼儿

        【摘要】在这世上,有一种被遗忘的群体,人们称其为“星星的孩子”,他们不聋不哑不盲,却对声响充耳不闻;对周围人与物视而不见;不知该如何开口说话。本文通过对我班轻微自闭症儿童制定为期一年的对话式课程进行干预,在通过一年的观察与活动,发现互动式对话活动能引起自闭症儿童较长的兴奋性和关注度。这也证明了对话式理疗法在改善自闭症儿童的交往能力方面具有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幼儿 对话  轻微自闭症 交往能力
        【研究背景:“来自星星的孩子”】
        开学初期,我们班来了一个特殊的孩子。通过与妈妈的沟通,我们才知道原来小陈是一名轻微自闭症幼儿。他不会像其他幼儿那样正常的与人进行沟通及社会交往。为了帮助小陈尽快恢复成正常孩子一样,他们已经连续一年在感统学校学习了。对于小陈的这种特殊情况,让我们很担心,于是我对他生活中的特殊行为进行记录并分析,同时探索一些措施,希望能帮助他,使他的社会交往能力有所提高,同时能促进其他能力的发展。
        【问题呈现】
        通过对小陈的个人背景分析后,我发现小陈由于自闭症的原因导致语言表达能力较为欠缺,在家是独生子,没有弟弟妹妹等同龄儿童的相处经验,平时也是和奶奶接触较多,主要由奶奶在照顾,父母照顾教育时间不多,因而存在一些不利因素:
        1.缺乏与人沟通交往的经验。小陈是家里的独生子,在幼儿园里又缺少与同伴游戏的经验,因此导致他的交往能力欠缺。
        2.缺乏集体活动的规则意识。由于小陈自闭症的原因,因此他不能用完整的语句来表达自己的需求,而且在家中,奶奶也是比较宠小陈的,这也使小陈的自我约束性较差,到了幼儿园也会出现规则意识淡薄的现象。
        【教育策略:让“话”抵达心灵】
        幼儿在成长过程中一直处于自闭状态,会影响其身心的健康发展。而这无论对孩子还是对社会都是不利的,还有可能造成极大的危害。而幼儿期是心理发育的最佳期,因此我们借助互动式对话课程的方式,根据小陈的现状制定相应的干预途径即:“初级阶段、递进阶段、深入阶段,以通过三个阶段拉近于“正常幼儿的正常水平”为总目标。帮助自闭症幼儿克服心理障碍,让他们能如正常孩子般沐浴在阳光下。
        (一)干预的途径
        阶段层级:初级阶段——递进阶段——深入阶段
        初级阶段(家园对话):我们是家园配合,主要是对家庭的教育环境进行改善;
        递进阶段(师生对话):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进行师生对话;
        深入阶段(生生对话):配合专业性较强的训练,主要是促进幼儿与同伴之间人际交往能力的发展。
        (二)干预的方法
        1.奖励强化法:这是根据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原理而设计出来的,目的是通过强化(即奖励)而形成某种期望出现的良好行为。当特殊儿童出现某种预期的良好行为表现时,马上给予奖励,从而使该行为得到强化。此法常用来纠正不良习惯,对行为障碍有疗效。此种方法适用于所有儿童行为异常者的教育辅导。
        2.对话辅助法:为幼儿创设一个轻松自由的生活学习环境,通过与教师、同伴之间的自由交谈让幼儿自发地、自然地将自己心理的感受与问题表达出来。
        (三)行为干预的过程
        在教学中我们以儿童为导向设置干预通道,根据日常生活、有计划,或儿童自发的活动制定干预目标,要关注干预中的前因和后果,将干预聚焦于功能性技能和生成性技能。
        ※发现特殊差异
        小陈由于自闭症的原因,平时在生活中也很少与同龄人接触交往,因此在进入小班集体生活长达2个月后,他仍然不能很好的融入到同伴交往中去,更不会主动与同伴交谈及参与游戏。
        通过观察,我发现小陈由于语言的表达障碍,在于同伴交往时不能完整的表达自己的意愿。如上述案例中,小陈和小言在抢积木的过程中,他不习惯用语言交流,老师不断阻止也是无济于事,最终小陈用咬人的行为来表达自己不满的情绪。
※制定课程计划
        根据小陈的行为表现分析,我们为其制定了一年的干预计划。

干预分成三大块:一是初级干预,即和幼儿园干预,给提供家长和教师有自闭症的信息,包括干预方法、行为管理的基本原则等,和父母共同讨论如何改善小陈的问题,协调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为家园合作搭建桥梁;二级干预,即是对话干预,通过师幼、同伴之间的对话交谈,重点在于提高小陈的语言表达能力;三级干预,即密集训练干预,重点在于训练小陈的交往能力。
        1.初级阶段(第一学期):主要是家庭和幼儿园干预。
        2.递进阶段(第一学期):主要是师生对话形式干预。
        3.深入阶段(第二学期):主要是同伴之间的对话干预。
        ※策略实施干预
        ◎初级阶段课程内容——巧用绘本引话题
        活动目标:借助亲子共读的方式,促进幼儿表达能力的提升
        对于小陈的这种情况,我们前期与家长进行沟通,并向他们传递自闭症的相关知识。以确保在家园合作方面能保持一致性的观点。在与小陈家长的沟通中,我们选用亲子阅读的方式来帮助提高小陈的语言表达能力。请家长记录在亲子阅读过程中与孩子的谈话内容及维持的时间。
        ◎递进阶段课程内容——巧用活动寻话题
        活动目标:利用幼儿在园一日生活活动的形式,寻找师幼之间的共同话题。
        在我的观察中,我发现小陈是个还算机灵的孩子,他也想像其他孩子那样“畅所欲言”。为了帮助他发展语言能力。我利用每次的晨间谈话时间,来帮助小陈锻炼他的表达能力。在上述案例中,我前期看到小陈特别喜欢玩攀爬梯,因此,在对话互动中我以小陈感兴趣的事情为话题,激发小陈想说的欲望。慢慢引导他在小朋友面前自信的发言。
        ◎深入阶段课程内容——巧用兴趣找朋友
        活动目标:利用个人兴趣,促进同伴之间的交往。
        自从发现从小陈的兴趣爱好着手是个好办法后,我在生活中时刻关注他的一言一行。从小陈的兴趣爱好着手,让更多的小朋友关注到小陈的优点。让他在轻松自由的环境下,有更多表现的机会。
        【研究成果:让“爱”牵动你我】
        经过一年的互动式对话,小陈在社会交往方面有了不少的进步。现在,小陈有了一些玩伴,也逐渐融入到新集体中。这个过程中,我们也在帮助特殊幼儿方面积累了一些经验:
        1.同伴关爱建友谊
        在一年的对话互动中,小陈已经能用完整的语句来表达自己的情感需求。在与同伴进行日常活动时,经常能听到他与同伴之间的互动对话。如:“我想去画画”“我们去玩积木吧”“这个是你的吗”“我们一起玩吧”等等。有了这些愉快的对话沟通,小陈也在于同伴的交往中,感受到了交朋友的快乐。
 2.亲子和谐齐欢乐
        维持了一年的亲子绘本对话中,小陈慢慢的积累了大量的词汇量。每天的亲子绘本时间是小陈和爸爸妈妈们最喜欢的。有时看到一本有趣的绘本时,小陈还会主动的问爸爸妈妈“这本书叫什么”,会不断的追问“为什么”。在愉快的亲子时光中,小陈的口语表达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
        3.家园同步促成长
        与小陈爸爸妈妈近距离的交流和沟通,拉近了我们老师和家长之间的距离,在平等对话中产生共鸣,我们也在相互沟通中,交换彼此的教育方式,从中寻找更适合小陈的教学方式。在帮助小陈的过程中,让我们老师也慢慢转变了对发育迟缓幼儿的培养观念。
        4.对话初显成效
    经过一年的努力,我们对小陈的互动对话进行了统计,发现他从对话时长、对话量、新词汇等方面有了质的提高。
        【感与悟】
        在这一年中,小陈虽然在社会交往方面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与一般幼儿比较,小陈还是存在一些不足之处的。如:交往过程中,小陈语言表达方面口齿不清,易怒易发脾气等问题。而对于小陈这样一位语言发展迟缓引起的社会交往障碍的的特殊幼儿,我们的帮助工作也才刚刚开始,这是一个持续而漫长的过程:
        1.小陈爸爸妈妈虽然积极配合我们的工作,但是由于教育经验有限,在互动式对话上比较单一,只能停留在绘本式的互动对话,使亲子间的对话方式不够多元化,而如何更大力度的开发亲子互动式对话,这是需要我们加强家园合作,共同制定的帮助计划。
        2. 受语言障碍的影响,小陈其他方面的发展也都收到了一定影响,如何帮助他各方面均衡发展,也是我们需要思考和努力的。
        在本次的追踪过程中,我也深深的感触到,小陈的成长与同伴和家园配合是密不可分的。家庭是幼儿教育的启蒙地,幼儿园是幼儿接受系统全面教育的主要场所,两者的共同教育对孩子的发展极为重要。在幼儿园里,有了老师和小伙伴的陪伴,交流多了,笑容多了。再也不寂寞了。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