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级审议,推动中班《缤纷夏日》主题实施的研究

发表时间:2020/11/11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54卷20期   作者: 王春华
[导读] 幼儿园“主题审议”是开展主题活动必须做的一项工作,也是保障幼儿园主题活动有效实施的重要途径。高效的“主题审议”能促进幼儿在主题活动的过程中习得经验、提升能力。
        王春华
        杭州市萧山区南阳第三幼儿园  

        【摘要】幼儿园“主题审议”是开展主题活动必须做的一项工作,也是保障幼儿园主题活动有效实施的重要途径。高效的“主题审议”能促进幼儿在主题活动的过程中习得经验、提升能力。基于我园教师队伍中年轻教师占据比例较大,实施主题审议经验不足, 因此我园现阶段主要采用“三级审议”模式,发挥园内名师骨干教师在“主题审议”中的引领作用,逐步实现主题审议效率最大化。
        【关键词】三级审议    模式    主题活动
        一、问题提出
        (一)研究背景
        前期,我园是试行单项年级审议。该审议主要以年龄段特点为审议框线,由年级组长及年级组全体教师参与从《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及相应的核心经验、幼儿和活动内容三方面审议并实施,园本化内容则作为特色选择性加入。这样的审议结果只有繁琐、迷茫和统一化教学。
        (二)研究意义
        在单项年级审议试行了一段时间后,发现了几个问题:1.不同阶段的新老教师都有,想法颇多,意见相左,主线长时间不能确定。2.思维发散,主题架构过于庞大, 主题内容不精致。3.课程园本化过于片面。4.主题活动实施不适用于所有班级。
        因此,我们开始研究“三级审议”模式。为明确某个主题活动在大课程中的位置及主要实施价值;为教师后期实施活动提供方向;为主题实施更优化;为审议出更适合各班班级幼儿的真实内容。
        二、研究设计
        (一)概念界定
        三级审议:是指我园的“主题审议”包含了园级审议、年级审议和班级审议。园级审议由名师、园长、保教主任、教科室主任、骨干教师等参与;年级审议由课程组、年级组长及年段内全体教师参与;班级审议由班级所有教师参与。
        (二)研究目标
        为后期主题活动提供方向,明确主题活动在大课程中的位置及主要实施价值。
        为了让主题实施更优化,明确如何实施主题活动。
        三、实践操作
        (一)园级审议
        1.解读儿童,确定主题实施必要性
        季节性主题是教材中必不可少的内容,也是直接联系型主题中很直观的一种。在小班,孩子们经过“顽皮一夏”对夏天已经有了一个初浅的认识。现在身为中班,则需要对夏日要有一个深入的认识,链接各方面的发展。因此, 也符合中班下学期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需求, 具有一定的教育价值。
        2.链接理念,理清幼儿学习必要点
        本着基于以儿童为中心,从儿童视角出发的宗旨,通过“一张图”,厘清主题核心经验与幼儿必备的经历,探讨挖掘可以利用的有效资源。为年级审议梳理好审议方向,提高年段审议的效率。
        (二)年级审议
        1.“四话”前审
        (1)对话内容:经过对活动内容的初步研读,我们认为该主题活动符合中班下学期幼儿的年龄特点、发展需求、兴趣点,具有一定的教育价值。如指导用书中的部分内容与小班“顽皮一夏”主题进行纵向比较(图 1);“蚂蚁”“青虫”“蜘蛛”等涉及到的昆虫种类过多。则部分内容我们建议予以删除。“后羿射日”等传奇神话让我们童眼看夏日,贴合主题,特色主题。故我们建议予以保留。
        (2)对话幼儿:发放家园问卷调查表,通过“说到夏天,你会想到什么”“你知道夏天有哪些特点”“夏天的昆虫有哪些”“怎样防暑”等问题,了解幼儿对夏天的前期印象通过调查统计,了解到中班段幼儿对夏日有一定的概念,他们知道夏日的温度会很高, 穿的都是短袖裙子等,但是对于主题中涉及到的夏日虫子,幼儿了解最多的就是蚂蚁, 对于其他的昆虫前期经验不足。降温,幼儿是知道一些方式;中暑,他们却缺乏真实的生活体验和感受。而他们感兴趣的活动,那可就要说到游泳和打水枪了。基于对幼儿的解读,我们认为在主题活动实施中需要尊重幼儿对前期经验的巩固,然后通过主题活动的实施让幼儿提升更多的自我发展、了解更多的人与自然、接触更深的社会情感。

同时, 我们还要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进行个别化教育支持。
        (3)对话教师:我们通过前期调查和小组座谈的方式,以核心经验、关键能力、情感目标、活动走向等方面了解教师的想法。调查发现,有部分教师还是停留在教材所给予的内容走向。如以教材中活动内容的设置去反向推敲三个目标和活动方向,而忽略从实际出发靠近园本化的理念;有的教师不敢发散思维,局限在教学理论化,而非游戏化。所以,我们根据教师的具体问题给予有针对性的指导。
        (4)对话家长:在于家长对话、分析在主题活动实施中家园合作的现状时,我们发现有些家长存在知识片面化、缺乏育儿策略等问题。如有的家长在幼儿有特色想法时直接打断,并授予自身的现实认知;有的家长打消孩子的兴趣点,嫌麻烦。另外,在幼儿园课程实施中,家长参与少,认为这是老师该做的事,而非家长的义务。因此,我们针对这些情况,对家长也发出了针对性的教育策略,让家长逐渐理解家园共育在这个主题进行过程的重要性。
        2.“四再”中审
        (1)再次定位
        针对主题活动目标进行再次定位。我们发现原定的主题活动目标中“探索夏季防暑降温的方法,选择适当的时间进行户外活动和玩水游戏”,我们认为这条目标比较笼统没有明确可以通过怎样的方法达成目标。我们想到中班幼儿园应当具备测量、记录等能力。因此我们将该条主题活动目标调整为“尝试利用多种方法测量温度并记录结果,初步掌握夏季防暑降温的方法”。
        (2)再次完善
        通过研读原活动内容,该主题活动内容分为两个版块:“虫虫总动员”版块,通过走进昆虫们的趣味世界引发幼儿的好奇心,激发探索的欲望。“夏日的向往”板块则是探索夏季奥秘,体验夏季的快乐。再次完善中,我们对每个板块的活动内容进行了梳理, 按逻辑顺序及结合园本特色调整活动内容。生成后的板块分为:“顽皮一夏”和“绘美一夏”。
        (3)再次优化
        基于幼儿学习方式来发现问题,例如我们看到了:幼儿对于缤纷夏日没有充分表达、教师给的太多替代了幼儿的探索、幼儿不知道该如何记录,也正因为这类“发现”明确了我们再次优化的方向,要为幼儿创设怎样的学习探索环境,以及满足不同幼儿的学习方式。
        (4)再次关注
        在主题实施过程中,再次关注的重点是幼儿真实体验、个体差异、寓教于乐。从不同角度去思考,注重幼儿能力之间相互作用和相互渗透。
        3.“四评”后审
        (1)作品记录评价:幼儿与幼儿间相互欣赏作品,并评价。
        (2)日记交互评价:幼儿与幼儿交换日记,交流并评价。
        (3)学习故事评价:幼儿间交流学习故事,并相互予以评价。
        (4)回顾总结评价:幼儿总结概括,进行整体评价。
        结合多方评价能为主题实施带来满意的效果,为下次开展主题做好前期经验的铺垫, 通过评价发现主题审议提升的空间,让我们的课程充满生气,让我们的幼儿过上快乐而有意义的生活。
        (三)班级审议
        结合本班幼儿经验升降教学难度。班级教师通过调查问卷、家园音频互动等方式,了解本班幼儿的已有经验,结合具体情况,梳理出具有班本特色的“经验识别调查单”,依据此项调查进行教学重难点的重置。
        定准主题活动目标简化教学环节根据前面重置过的教学重难点,定准教学目标再将部分无效环节删减、调整。可以为幼儿带来更有机的教学活动内容。
        四、实施成效
        (一)主题活动
        主题内涵明晰,幼儿学习点明确,主题实施要点和价值更具有效性。主题内容的动态性、多元性、有效性融为一体,将主题教学中原本宽泛的主题目标更加细化,从认知、能力、情感的三维目标促进幼儿发展,从而使主题活动更加清晰明了。
        (二)幼儿发展
        前中审议,幼儿兴趣点可以被教师发现与挖掘,最大化的实施,并获得更多的经验能力,其中的闪光点也可以及时的被教师发现,并融合进后期的审议,将活动内容做一个调整与优化。
        (三)教师发展
        三级审议法实施后,园级领导有了指向性的规划,方便了管理与指引;各年级可以更专心的结合年龄特点进行审议,减少教师队伍中的发散式思维,可以集中一股力深入探究幼儿、课程、活动和教师;各班有了更大的自我发展的空间,不再局限于统一化教学。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