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希
湖南都市职业学院
摘要:飞速发展和进步的社会不仅对人才的学习成绩、知识技能等方面有一定的要求,同时还对人才的道德素质、知识灵活应用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促使民办高职院校基层党建工作与教科研两融合模式教改,通过改进和完善当前的教学模式转变自身思维惯势,从而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为社会培养出更多创新型人才。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民办高职院校基层党建工作与教科研两融合模式探索研究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民办高职院校;基层党建工作;教科研;两融合模式
引言
高校的核心工作是教学,抓好党建工作与教科研两融合工作的重点就是真正重视教学工作。因此,高校应该在抓好常规性教学工作的同时,在推动教研教改工作的基础上对教师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等有一个准确的把握,同时要结合教学实际情况,合理开展党建工作与教科研两融合工作,从而在满足学生学习需求的基础上更全面地提高高校教师教育教学水平,最终达到提升高校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
一、民办高职院校基层党建工作与教科研两融合必要性
深入解读中国共产党建设的总体目标,使其为民办高职院校的办学提供理论指导。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着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民办高职院校作为社会生产力的重要输送阵地,对于发展党的先进生产力具有重要推动作用。在当前我党大力发展先进文化的过程中,民办高职院校应跟随党的发展路线不断加强文化建设,形成党建与教科研融合的良氛围。
二、完善两融合制度保障
1.创新两融合管理机制,提升教科研内涵品质。转变教科研方式。基于教育教学实践有序推进区域教科研方式转变,明确要求所有课题研究必须依据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背景、目标、内容和过程,推动课题研究基于教育现场,在真实的情境中开展研究;整体推进教、科、研、训深度融合,形成教科研深度融合机制,以课题为载体实现校本教研、校本培训的深度融合;区域推进学科微课题研究,设立市“学科微课题”专项课题,设置“学科组”和“教师个人”两个课题类型,每年组织一次申报、结题鉴定和成果展示,营造人人参与研究、基于问题开展研究、课题研究据于现场的研究氛围。
2.建立协同共生合作机制。以共研共享、交流互鉴推动区域教科研工作:一是建立区域课题共研机制,通过开展区域性课题研究,把全市所有学校或相关学段学科教师带入课题研究中;二是建立课题研究协作机制,根据研究领域相同或趋同的原则,定期开展多种形式、不同规模的主题研讨活动,每次研讨活动有展示观摩、经验交流、专家引领等,通过上下联动、协同攻关,推进相关主题研究的协作和深入。
3.完善两融合推进机制,创设良好科研氛围。良好科研氛围的形成需要完善的教科研推进机制。市建立和健全教科研区域推进机制,助推校长和教师产生对教科研价值的认同,进而促进学校内涵发展、教师专业成长、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深入推进。
4.建立精品课题常态化培育和辐射机制。加强教科研成果的提炼与转化,组建以市内外教科研专家为主体的研究指导组,协同相关学校做好课题研究成果的总结提炼,注重研究成果的理性表达;建立优秀教科研成果发布制度和转化机制。结合课题中期评估和结题鉴定等活动,定期开展优秀成果发布会,及时对相关课题研究成果在区域内进行宣传,把课题研究成果转化为教案、学案、决策、制度,提升课题研究的实践力、生产力、影响力,推动教育高品质发展。
三、拓宽两融合有效路径
1.始终保障民办高职院校基层党支部的先进性,使其能够对教科研工作形成有效的监督和指导。例如民办高职院校基层党组织可以充分融入科研工作的探讨和决策,树立起良好的威信。民办高职院校在进行基层党组织机构的设置和调整过程中,必须结合实际情况,保证其能够为教学以及科研工作提供优质服务,并形成有效的管理和督促。基层党组织应加强调研频率,不断发现教学科研中的问题和不足,以此作为优化管理和引导的重要依据。除此之外,还可以组织民办高职院校中优质的学生党员构建学生党支部,给予其一定的工作权限使其发挥作用,进一步推动民办高职院校学风建设,实现基层党组织的工作目标。
2.强化民办高职院校政治教育力度,采取广大师生喜闻乐见的教育形式,不断提高基层党组织政治教育领导力和影响力。还应充分结合民办高职院校的专业与学科优势,真正将政治教育贯彻于民办高职教育教学全过程,保证思想政治教育取得良好的成效。
3.以教学科研效果作为考察基层党建工作质量的指标,这样才能进一步推动基层党建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充分对教学科研形成有效的引导。还应该不断加强工作方法的与时俱进,进而使基层党建工作能够解决教学科研难点问题时发挥有效作用。除此之外,加强基层党组织干部的培训和教育,使其掌握先进的理论知识和较高的素质水平,提高基层党员的素质与能力,是巩固基层党建工作效果的重要手段,所以必须进一步加强基层党员队伍建设教育。
四、建立“教育教学课改—教科研—教育教学资源开发”一体的教学规划
课程改革要遵循时代发展规律,以民主、科学、开放的理念进行课程改革。其中民主主要倡导学生的自主性和探究性,即在尊重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科学主要是课程改革的内容或者方法要符合学生的学习规律,能够助学生解决学习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开放主要是共享教育教学资源等。首先,教研教改工作需要开发教学资源,注重课堂教学延伸和补充的科学训练。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做到授人以渔,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通过思考、操作和实践等达到“共振”的效果。其次,教学过程中还应该增设一些学科训练环节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最后,深度开发学校的教学资源,借助网络、图书等为教学研究提供理论支持,这同时也为教研课题的研究提供了契机,使教研教改更具特色,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更快。
五、形成两融合思想意识
召开民办高职院校基层党建工作与教科研两融合模式探讨会议,制定融合内容,根据意识形态的规定,成立意识形态工作领导小组,把意识形态工作纳人党建工作责任制,纳入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目标管理,纳人干部考核,纳入党的纪律监督检查范围。强化意识形态阵地管理,开展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培训,提高教职工意识形态工作能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根据民办高职院校基层党建工作与教科研两融合必要性,完善两融合制度保障,拓宽两融合有效路径,建立“教育教学课改—教科研—教育教学资源开发”一体的教学规划,形成两融合思想意识,是提升民办高职院校基层党建工作与教科研两融合模式的基础,充分发挥党校培训、轮训领导干部的主渠道作用,放大党建工作与教科研两融合的荣誉,肯定其中的价值,学校全力满足教师精神层面上的“自我需要”,极大地提高了党建工作与教科研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周意红,党建教育培训 教科研工作.陈蔚主编,舟山市普陀年鉴,方志出版社,2018102,年鉴.
[2]史林溪,程相斌.高校基层党建与科研融合联动实践探索——以河南科技大学NG学院为例[J].法制与社会,2019(25):150-151.
[3]屈朝霞,康超.高校基层党建与教学科研融合的创新机制探究[J].党史博采(下),2019(01):45-46.
[4]钱昕黎.新形势下党校教科研与党建工作协调机制研究[J].化工管理,2018(31):25-26.
[5]孙杰,张军.党建与专业教学协同创新的机制研究与实践[J].高教学刊,2018(24):6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