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照新
山东省齐河县第一中学251100
摘要:教师应鼓励学生提问,针对学生提问中的重要知识点有针对性地答疑解惑。这样精心地设计课堂教学环节,组织学生提问,将知识点串联起来,将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基于此,本篇文章对利用问题链构建高中化学高效课堂的策略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问题链;高中化学;高效课堂
引言
化学作为三大理科之一,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因此对高中化学引起足够的重视是十分必要的。高中化学传统教育模式重视培养学生化学知识体系的科学性和系统性,而忽视了学生化学能力的提升和发展。课堂教学主要采用的是老师讲课,学生听课的教学方式,缺乏对学生的引导。在全球一体化的时代背景下,学生需要具备适应社会发展的关键能力,因此加强对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处于更加重要的地位。因问题是思维的起点,教采用“问题导学”模式教学,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自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传统高中化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过度重视知识掌握
高中化学主要分为有机化学和无机化学两个部分,知识点众多,教学任务较重。教师为了保证学生的高考成绩,在教学时只重视让学生掌握知识,能在考试中获得高分,将学生培养成了考试机器。这样的方式虽然能让学生取得好成绩,但却忽略了学生思维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培养,阻碍了学生的综合发展。
(二)学生缺乏实践机会
高中化学是一门实践性学科,很多理论和概念都是通过实验得来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需要通过实验来验证相关化学反应,才能培养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但受高考影响,教师需要不断赶进度,部分教师就直接省略了实验课,只通过多媒体来播放实验视频。这样一来,学生完全没有动手的机会,就无法真正掌握和消化化学知识。
(三)教师教学观念未能与时俱进
由于受长期以来的传统教学观念影响,新课改实施后,仍有部分教师未能及时转变观念,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填鸭式的灌输教学,而未充分考虑学生的理解能力、接受能力和学习能力,以致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效果不近人意。
二、新课改要求下构建高中化学高效课堂的意义
高效课堂的构建,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学生得以解放和减负,而化学又是一门带有实验性质的学科,培养的是学生对于科学的探究精神以及学生思维的创新、探究能力和学习能力的提高,使得化学高效课堂成为学生探索科学奥秘的阵地,有助力学生知识水平和综合素质的同步提升。
三、利用问题链构建高中化学高效课堂的策略
(一)培养学生课前预习的良好习惯
教师要指导学生在预习后完成课后的练习题。学生预习并不是一味读过就行了,而是要将教学资料、教学大纲及各种辅助学习材料中的问题归纳起来,形成一个总的问题大纲,然后带着这些整理好的问题去读懂教材内容,归纳大致的含义。带着问题读比不带问题读的效果好很多。教师应潜移默化地引导、督促他们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使他们经常会问自己:我从所读的材料中可以得到什么样的解释呢?资料中有什么让我觉得惊奇的东西呢?我这样的结论是怎样得出来的?化学科学家是经过怎样的思考得出这样的结论的?有没有更好的办法来验证这项研究呢?学生边读,边思考,边寻找答案。这样主动学习的方式会使课堂效率大大提高。
(二)创设生活化的问题情境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接触和学习到的每一门学科都与生活有着非常紧密的关系,课本中的知识虽然高于生活,但是都来源于生活,化学课程更是如此。化学本身针对的就是生活中出现的各种现象和问题,化学与生活是不可分离的。因此,化学教师在采用问题驱动式这一教学方式时,必须积极创设生活化的问题情境,用抽象的化学知识模拟生活场景,引导学生关注真实的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发现化学、学习化学,并将学习到的化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当中。例如,化学教师在讲到氯气相关内容时,可以将氯气的讲授和现实环境结合在一起进行提问。在最开始的导入环节,化学教师可以借助先进的多媒体教学设备先给学生讲述一些关于氯气的基本情况,让学生对氯气的概念及其所具有的性质特点有所了解,然后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穿插如下内容,如给学生播放一些网上关于工厂氯气泄漏的视频资料,并且就氯气泄漏事件提出一些具有针对性的问题。化学教师可以向学生进行提问:“当真正遭遇氯气泄漏的危险情况时,我们在地势上要做何选择,是选择上风口逃生,还是选择下风口逃生?”此外,化学教师还可以就氯气的安全运输进行提问,让学生了解什么样的运输方式是最合适、最恰当的。这些问题都和学生的真实生活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学生自然也会对这些问题非常感兴趣,这种由浅及深、由理论到现实的提问逻辑对于学生学习氯气相关内容及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都会产生非常大的作用。
(三)及时反馈,升华课堂提问的效果
反馈是实现课堂提问有效性必不可少的环节,科学的反馈能够让学生从回答问题中获得认可和自信心,并相应对问题中所获得的知识内容建立深刻的印象,以完善个人的化学知识体系。但教师要注意对学生的反馈并不是任意运用语言进行点评,而需要有针对性和智慧性,能够让学生从教师的反馈中受到启发,对个人思维有所强化。在具体实践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回答结果和思路进行引导,运用恰当、真诚的语言帮助学生理清思考逻辑,并鼓励学生以正确的方式继续前进,从问题中收获良多。
(四)培养学生善于思考的学习习惯
学生应善于思考。教育帮学生找到了学习的捷径,但有没有思考决定了他们最终是否能深入掌握知识。古人说:“疑者看到无疑,其益犹浅;无疑者看到有疑,其学方进。”教师要教给学生知识,还要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让他们知道该怎样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长此以往,才能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在预习中,学生不仅要能回答教师的问题,而且要逐渐明确学习目标与学习重点。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必须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构建自己的思维导图,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学会抓住教材重点,学会概括和总结。
(五)理论结合实际,让学生带着问题链去实验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加重要。”教师在课上应让学生敢想、敢做,放手让学生去猜测、去探索并亲自动手操作,让课堂教学成为学生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天地,而不是在教师的指挥下一步、一步完成某个程序的机械制造过程。有调查表明,学生在学习化学时,最感兴趣的就是化学实验。在感兴趣的领域,学生会对喜欢的事情积极提出疑问。寻找答案就是最有效的学习方式。比如,某教师在讲解“蒸馏”这部分实验知识时,就结合了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水蒸气进行演示。学生根据教师的演示进行自主的实验学习,教师则在一旁指导。
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效的课堂教学需要目标明确的教学模式,需要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创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改变自己的教学态度,确立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充分、自主地学习,敢问、会问,从而实现全面构建高中化学高效课堂的目标。因此,问题链对高中化学高效课堂的构建具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陆卓纯.“问题导向”在高中化学探究式学习中的实践与研究[J].教育观察,2019,8(42):56-57.
[2]马红霞.基于新教材的高中化学课堂教学创新探究[J].化工管理,2019(33):23.
[3]杨梅.问题教学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发展,2019(11):92.
[4]施扬敏.高中化学以问题为引领提高教学有效性探讨[J].才智,2019(20):105.
[5]李琼.本原性问题驱动化学课堂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