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班主任对学生实施“文明礼仪”教育的实践策略

发表时间:2020/11/11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54卷20期   作者: 丁轶莎
[导读] 现代社会,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整个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当代的学生不应再被“以分数论英雄”所束缚,对学生的教育中,除了学习还应注重我国的传统文明礼仪的教育,促进学生多方面发展,本文主要针对班主任对小学生文明礼仪方面的教育策略展开探讨。
        丁轶莎
        江阴市实验小学   江苏  无锡    214400
        摘要:现代社会,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整个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当代的学生不应再被“以分数论英雄”所束缚,对学生的教育中,除了学习还应注重我国的传统文明礼仪的教育,促进学生多方面发展,本文主要针对班主任对小学生文明礼仪方面的教育策略展开探讨。
关键词:文明礼仪;班主任;小学生
        中华民族素来被称为“礼仪之邦”。中华五千年,不仅仅有着灿烂的文化积淀和悠久的历史底蕴,也同样形成了古老厚重的传统美德——礼仪。那么教育者自身的文明与礼仪将为中国绵延五千年的传统历史上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在小学中,每个学生都是一张白纸,任何错误的思想都会让这张干净整洁的纸上变得杂乱无章。因此教师一定要对学生做出正确的引导。
一、注重实际情况,建立文明礼仪规章制度
         一个班集体内大多数学生的家庭条件,生活环境都是不同的,所接受的家庭教育都是不同的。有的家长教学生“别人打你你一定要还回去可不能吃亏”有的家长告诉学生“只能跟成绩好的同学玩,不然会影响你的学习”还有的家长冷漠的跟学生说“在学校里就是学习的,你好好学习就够了,其他任何事都不用管”这样一个小小的班集体背后是一个个各种各样的家庭,那么在这样复杂的环境下,该怎样建立一个统一有序有爱有礼的班集体呢?首先一定要脚踏实地,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确立一定的班级规章制度,赏罚分明,建立统一的规范管理。做得对的要及时表扬,做错了一定要及时说明改正。教育者一定要懂得拿捏分寸,虽说不能过分爱护,但也不能失了分寸,在学生犯了错误的时候,批评不是目的,让他意识到其中的错误,及时改正才是最终的目的。毕竟谁都希望在一个有爱的班集体中,如果学生能体会到到自己对班集体的喜爱与归属感,那么这个班级的管理者,教育者无疑是成功的。
二、注重学生全面发展,渗透文明礼仪教育
        无论学生出生在什么样的家庭,父母的知识水平如何,他们都会希望自己的学生成龙成凤,无一例外。在全新的信息化时代,社会要的是各方面带有人情味,带有责任心,带有文明礼仪的人才。如果家长对学生的关注只有学生的成绩,把分数作为衡量学生好与坏,有用或是无用的唯一标准,学生长期浸润在这样的思想之下,自然会深受其害。他们在学校里不再交朋友,不尊重他人,在社会上不讲礼貌,在家里不懂孝敬长辈等等一系列情况。

因此班主任在这里便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在努力提高学生成绩的同时,也要注意学生其他方面的发展,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多组织学生参加一些集体活动,让他们感受一个大集体团结的力量。在活动中收获知识,交到朋友,懂得礼仪。同时也可以在班级中积极开展文明礼仪教育。每周抽出部分时间来给学生做一次有关“文明礼仪”教育的班会,起到耳濡目染,润物无声的效果。
三、注重言传身教,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
        都说言传身教,作为教育者首先要自己认可自己本民族的文化,学习自己传统文化的精华,严格要求自己,只有自身加强文明礼仪的修养才能带动学生去一起学习,这样才能将优秀的民族美德发扬光大,“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陶知先生-生恪守自己提出的“以教人者教已”箴言。纵观古今中外,但凡着名教育家,无不以他崇高的人格力量成为 “万世师表”。除去家庭,教师是学生直效仿的对象,教师的言行举止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的言行。因此,教师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至关重要。教师应该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礼貌礼节知识养成礼貌待人的习惯,学会与人交往、沟通、合作是十分必要的,对小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不仅是个体道德质和个性形成的基础教育,也是提高全民族道德素质及建设社会主义高度精神的基础教育。教师的言传身教可以让学生了解到文明礼仪的重要性,在一些实践性的活动则可以让学生真切感受到生活在一个文明礼仪的社会是- -件多么幸福的事情。所以,小学班主任应该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搭建平台让学生在实践中更直观地感受文明礼仪的氛围。
        例如:教师可在班级举办每周评一评优秀学生的活动,这里的优秀不是指学习好的,而是指在这一周内帮助过他人、从未乱扔垃圾或课堂上表现好的等等,评选出来的优秀学生给予一定的奖励,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意识到文明礼仪的重要性。教师还可以积极开展课外活动,带领学生到敬老院去陪伴老人、打扫卫生,让他们在与老人的接触中学会尊敬长辈;带领学生去看看环卫工人的工作情况,让他们懂得应该尊重每一份职业; 带领大家在中国传统文化节日时开展各种小游戏,寓教于乐,在游戏中增强学生对传统节日的喜爱,从而感悟传统之美、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
【结语】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书育人,就是教师最根本的职责,而"育人",则是小学班主任重要的职责所在,其中小学生文明礼仪的养成更是班主任"育人职责"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这也是小学生基础教育中最不可忽视的一项工作任务。让教师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不断影响,引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学会学习,学会感恩。
参考文献
【1】朱伯科. 浅谈班主任工作中的文明礼仪教育[J].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8, 000(010):294-295.
【2】于姗姗. 浅谈班主任工作中的文明礼仪教育[J]. 小学生:教学实践, 2016.
【3】汪漪. 提升小学班主任礼仪素养的几点思考[J]. 启迪与智慧:教育, 2019, 000(008):P.94-9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