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班主任的班级管理

发表时间:2020/11/11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54卷20期   作者:全湘云
[导读] 班级管理是初中阶段学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班主任作为班级管理的领导者和组织者,在班级管理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全湘云
        湖南省常德市临澧县四新岗镇中学  415200

        摘要:班级管理是初中阶段学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班主任作为班级管理的领导者和组织者,在班级管理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初中班主任加强班级管理能够提高班级凝聚力和向心力,确保各类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从而促进教育目标的达成。本文将对初中班主任的班级管理中处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优化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的相关策略,希望能够为相关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问题;策略

        初中教育阶段,班级管理的有效性对初中学校整体管理水平具有重要影响,是初中学校校风校貌的直接体现,不仅关系到学校在社会中的声誉和影响力,还关系到初中学校各项教学活动能否顺利开展。因此,初中班主任的班级管理一直是初中学校重点关注的环节。
         一、初中生的心理特点
(一)自制能力欠缺
        初中阶段学生大多处于13-15岁,这个阶段学生兴奋性强,对身边的事物较为敏感,容易产生情绪波动,常常会因为生活或学习中的琐事引起情绪变化,行为自控能力相对欠缺。此外,随着初中生年龄增长将逐渐进入到青春期,进入到青春期后,学生的叛逆心理较强,因此,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需要注重管理的艺术性[1]。
(二)自我意识增强
        进入到初中阶段,学生已经对身边的事物具有比较丰富的认知,具有独立思考和判断问题的能力。在这个阶段,学生会逐渐开始自我评价,自我意识会逐渐增强,在各类活动中希望获得他人对自己的认同,喜欢在各种环境中表现自己。
二、初中班级管理现状
        (一)对初中生心理特点认识不足
        随着初中生年龄不断增长,其身心特点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学生的独立意识开始逐渐增强,叛逆情绪表现较为突出。一些班主任教师往往在班级管理中忽视了初中生心理发育的特点,在班级管理中不能够对初中生进行有效引导,进而常常出现学生顶撞教师,对课堂教学活动不配合等情况[2]。
        (二)忽视班级干部在班级中的作用
        进入到初中阶段,学生独立性增强,希望他人能够像对待成年人一样对待自己,希望能够获得他人的赞赏和肯定,希望能够在各类活动中体现出自己的存在价值。但是,许多班主任依然将初中生当成孩子看待,尽管在班级公开选举中选出了班级干部,却不肯放开手让他们进行自主管理,导致班级管理中,班级干部职能被弱化,无法发挥群策群力,难免会存在管理中的疏漏。


        (三)忽视初中班级管理中的民主性
        初中班主任的班级管理中,班主任教师班级领导者也是各项活动的组织者,在初中生心目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所以,许多班主任忽视了班级管理中的民主性,用自己的思想代表班级学生的普遍意志。这种方式必然会让初中生在潜意识中形成抵触,甚至会引起初中生的叛逆心理,影响到班级正常教学秩序。
         二、初中班主任的班级管理相关策略
(一)采用民主手段完善班级管理制度
        初中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要尊重每个学生在集体中的存在,积极营造公平、公正的民主氛围,让每个初中生都能够在班级中获得存在感。例如:在进行班级管理制度建设中,教师可以通过召开主体班会形式,让班级全体学生参与到班级制度建立和完善过程中,充分发挥班级内部的民主制定出具有信服力的班规。班规一旦确定,需要严格此执行,班级内每个学生都是班规执行情况的监督者,以此提升初中生自我管理意识,增进初中生对班级管理的参与。
(二)利用多种渠道加强师生沟通
        初中班主任教师要提升班级管理质量,需要增进对初中生接触。班主任和学生接触时间越长,对学生的了解也越深,更容易产生浓厚的师生之情。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师生之间的感情,对学生加以关心、引导和指正,班主任可以根据班级管理需求在教育者、亲人和朋友角色,帮助学生解决生活和学习中的困难,帮助初中生解决内心困惑。这样不但有助于拉近师生之间距离,陪伴初中生度过青春叛逆期,还能够让学生受到感化,自主维护班级利益,融入到班级管理中[3]。
(三)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班级管理
        要提升初中班级管理效果,教师需要给予班级干部充分欣然。初中班级管理中,班级干部大多通过学生选举产生的,在学生心目中具有一定威信。班主任教师要适当放手,对班级干部职责进行合理安排,对班干部进行指导,让他们参与到班级管理的具体事物中。教师可以随时对他们的管理工作进行跟进和指导,为他们的管理行为提供支持。
        初中生具有较强的独立性,希望能够在班级管理中展示自己,赢得教师和同学的认可。班主任教师可以为这些班干部提供锻炼机会和展示空间,能够在提升班干部管理能力的同时,发挥出群体力量,营造班级良好氛围。
结束语:

        班级管理是初中学校管理的基础,班主任教师在班级管理中担负则重要责任。要加强初中班级管理,教师需要充分发扬民主,建立和完善班级管理制度,提升班规执行力,增进对初中生心理特点的了解,与班级学生建立起亦师亦友的交往关系,促进班级干部和全体学生对班级管的的广泛参与,从而提高初中班级管理整体水平。
        
参考文献:

[1]马红玲.初中班主任的班级管理艺术[J].华夏教师,2018(20):85.
[2]谢海燕.浅谈初中班主任的班级管理[J].基础教育论坛,2019(8):8.
[3]刘育红.初中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作[J].科学咨询,2020(15):217-2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