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班主任班级管理中德育教育的渗透

发表时间:2020/11/11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54卷20期   作者:孙娟
[导读] 班主任作为学生日常思想道德教育和学生管理工作的主要实施者,引导着学生健康成长,班主任要努力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

        孙娟
        陕西省合阳县第二高级中学715300
        摘要:班主任作为学生日常思想道德教育和学生管理工作的主要实施者,引导着学生健康成长,班主任要努力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班主任对于学校和学生而言是非常重要的,从事班主任工作是教师的主要职责,要将班主任工作作为主要工作。
        关键词:高中班主任;班级管理;德育教育
        引言:高中生活与学生相处最多的老师就是班主任,而且班主任不仅仅管理学生的学习,还要管理学生的思想教育和生活等等,因此想要管理好一个班级就要从思想上和道德上让学生有所成长,让学生真真正正地体会到德育教育对他们的重要作用,但是达到这个目标也是很困难的,需要在管理班级中采取多种方式调动学生的兴趣,提高对德育的认识。
        一、高中班级德育管理存在的问题
        学校的德育工作目前还不够完善,班主任的德育意识不够强烈,导致学生在学校一面学习什么是德育,一面在家里照样“我行我素”。德育教育不能空喊口号,要切实落在日常教学中。很多学校的班主任越来越“年轻”,年轻的班主任对待工作更加热情有活力,要满怀激情去对待班级的每一位学生。然而,凡事都有两面性,年轻的班主任对学生充满了期待,凡事亲力亲为,这样也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学生的“成长”。作为班主任,一定要对学生张弛有度,最好可以通过自身的人格魅力去引导学生,现在的学生不同于以往,讨厌教师的说教,但是喜欢跟班主任聊一些生活中的事情,所以班主任要学会倾听,学会跟学生做朋友,要时刻掌握学生的动态,对于学生的兴趣爱好在合理的范围内最大限度地给予支持。
        二、高中班主任班级管理中德育教育渗透的措施
        (一)发挥班主任作用,通过学科教学渗透德育教育
        作为班主任,应发挥自身学科教学的作用,更好地联系学科知识,利用教学时间,在知识的传递上,对学生展开德育教育。班主任作为班集体中的管理者,承担着一定的重要责任。为了更好地开展自身工作,班主任应建立和各个学科老师之间沟通的桥梁,通过积极与各个学科中的老师进行交流,获取各位任课老师的配合,从而更好、更高效地开展自身的日常教学工作。对于班主任来说,对于高中阶段各个学科之间的学习进度,也要进行追踪记录,及时了解学生的整体学习情况,根据学生们所学的教学内容,开展更为有针对性的德育教育,将各个学科之间的教学资源进行整合,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让学生在学习到一定知识的同时,更好地接受道德教育。利用学科教学中的内容,找到一个适合于开展德育教学工作的契机,提升对于学生的德育效果。
        (二)言传身教,为学生做好榜样
        关于学校的德育纲要中有很多类似学科的大纲要点,作为班主任,我们也要为自己的德育工作设置一个大纲,要懂得我们的教育工作就是要真真实实地让学生“明理、守信、有道德”。

班主任要热爱班级学生,善于跟学生和家长沟通,还要爱岗敬业,要有一定的教育引导和组织管理能力。班主任要全面了解班级内的每一位学生,深人分析学生思想、心理、学习以及生活状况,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采取多种方式跟学生交流,有针对性地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从而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班主任要做到“身先士卒,严将严兵”,在日常教学中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可以做到,班主任要求学生把学校当家一样,那么自己看到校园内的纸屑时就要动手捡起来,以身作则。
        (三)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思想
        班主任管理学生要分层次,不能事必躬亲,因为班主任做不到事无巨细,总有他看不到的地方。所以班主任可以通过对班级学生的情况了解后,选择班长和班级委员为自己分担,组建一个班干部队伍,班主任要注意,班干部队伍不一定都要学习非常优秀,重点是要聪明大胆,敢说敢为,加上班主任的引导基本上可以保证班级整体平稳“运行”。班主任要注意在教学管理时永远不要让学生猜到自己下一步要做什么,好班主任的定义并不等同于让学生满意的班主任,班主任的管理工作一定要做到自己问心无愧。关于班级内的问题学生,班主任不要太头疼,对他们的管理不一定要“上纲上线”,可以适当地给他们一个缓冲时间,亮出底线,让学生去坚持,不要太计较,要学会适当宽容和理解。班主任对班级学生中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要做到让他们明确自己的目标,严格要求自己。
        (四)开展多种德育活动,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高中阶段的学生,其自身思维还是存在着一定的限制。班主任应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制定更为合理的德育教育措施。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班主任应通过开展多种多样的德育活动,来启发学生,让学生认识到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形成一定正确的价值观念。班主任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可以结合当前实际生活情景,营造一定的教育气氛,更好地让学生参与到活动中来,提高学生的参与兴趣。例如,在国庆节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开展关于“勿忘国耻”的主题活动,通过举办演讲比赛、歌咏比赛、绘画比赛等方式,让学生更好地接受到教育,完成德育工作的目标。通过这样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既契合了当前的实际情况,也能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念,培养学生对于祖国的热爱之情,让学生养成热爱祖国的良好品德。
        结语:综上所述,高中生在一些问题上的认识带有偏见,思想也不够成熟,对于一些事情的处理可能会比较偏激,因此需要老师在平时管理班级时对同学进行德育方面的教育,让同学们认识到德育对学生学习和成长的重要性。但是德育教育工作并不容易开展,因此需要老师采取多种多样的方式对同学进行渗透。如果只是言语方面的教育,便很难让学生认识到德育教育与自己切身利益多么密切,相反可能引起学生的反感,所以通过观察、活动等形式让同学们在无形之间提高自身的德育素质是较好的一种方式,同时也能帮助学生更加全面地成长。
        参考文献
        [1]邱业鹏.高中班主任班级管理中德育教育工作渗透路径[J].中国校外教育,2020(05):51-52.
        [2]王洁.网络时代背景下高中班主任班级管理中德育教育渗透路径[J].中国新通信,2019,21(23):17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