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丽霞,逯玉荣
(海军大连舰艇学院基础部外语教研室,辽宁大连,116018)
摘要:后现代主义知识观和教学观主张知识和教学的多元化和创新性。本文结合当前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现状,探讨大学英语教学的多元化的途径,对大学英语教学实现目标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英语教学,多元
1. 后现代主义教学观
后现代主义起源于上世纪 60年代,吸收了皮亚杰的生物学世界观和杜威经验主义思想。后现代教育观认为教育最重要的目标就是促进学生对社会的认识和了解,建立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和生态意识,从而让学生更好地适应全球化的发展需要。语言的学习与掌握只不过是英语教育的目的之一,不能视其为唯一的终极目的。后现代主义教学观要求英语教学要以学生作为社会个体的发展需要为目标,强调通过英语教学来实现人本的发展,而非单纯的知识增长,要视英语学习的过程成为生命成长的过程。后现代教育理念的多元目的观还体现在英语教育应该充分考虑学生作为个体的差异性,根据不同个体的成长特性和差异来确立英语教育的多元目标。教育目的的形成应该是通过教师与学生的热情参与和考虑到众多具体因素来决定的,充分考虑到不同主体间的差异。
后现代课程观认为,课程的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课程的内容不是固定不变的,课程的组织没有学科界限,而是向跨学科的综合化发展;课程从强调积累知识走向发现和创造知识,承认和尊重价值观的多元化,不以权威观点和观念控制课程。
2. 后现代主义教学观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
当今中国出于大变革时期,对国际化外语人才提出了更高的需求,也对当前我国外语人才培养模式提出挑战。后现代主义作为在批判现代性的基础上产生的一股哲学文化思潮,其理念与当今国际化外语人才培养不谋而合,为当前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供了新的视角。
3. 构建多元教学模式,推动教学多元化
基于后现代的教育理念,英语教学首先要将自己置于全球化的背景之中重新审视自身的角色,从后现代的视角,力求从多方面来完成教学的本质变革。 “多元英语教学模式”正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挑战,从学生主体的发展来考虑教学,以人为本,注重学生作为社会个体的和谐而全面的发展。其多元化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3.1 教学目的多元化
大学英语教学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而这种能力的形成是建立在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整体发展的基础之上的。
其重点与核心依然在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因此,英语的教学目的除了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之外,还应该考虑到其他多元的因素,即如何培养学生通过语言的学习来认识不同文化的社会,认识自己所处的社会现实,建立社会使命意识;通过英语语言的学习来建立广阔的智力背景和良好的思辩能力,形成独特的审美思维和艺术情趣,从而为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打下基础。同时,“多元英语教学模式”还要求英语教学必须考虑不同学生个体的差异性,根据不同个体的实际需求和特征来自下而上确立教学的目的,让教学能够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而非整齐划一的单一的教学目的,从而避免了教学的片面化。
3.2 教学内容的多元化
后现代主义教学观所主张的“多元化”给当今英语教学一个启示:教学的内容不再局限于单纯的英语语言知识的教育,而是要结合多个学科,给学生提供一种立体的、丰富的内容展示,让他们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增加自己的知识量,扩大自己的眼界,建立立体的知识结构,培养综合的思维能力和判断能力,从而逐渐发展成为立体而综合的个体。
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为学习资源的丰富提供了无限的可能,也为目前英语教学内容的多元化提供了物质条件。网络资源成为教学内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生英语训练的材料不应仅限于文字,还可以是视频、音频、影视作品、网络资源、报刊等多种方式组合而成的多样性的学习媒体。另外多元的教学内容还应该适应具有差异的学习主体,英语教师应该针对不同个体的差异和需求,设计与编排层次、等级各异的教学内容,以满足不同个体的发展需求。
3. 3 教学方法的多元化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智育的成效取决于各种教学方法的创造性运用。因此,教学方法在“多元英语教学模式”中显得尤为重要。随着教学目的与教学内容的多元化,教学方法自然应该不再单一。后现代的教学早已走出了传统的“教师讲解、学生听练”的呆板的模式,而代之以多样化的教学法。后现代主义教学理论提倡“多元性”、“对话性”、“差异性”等理念,主张开放式教学。教学方法的设计要能全面考虑学生多方面能力的发展。因而,某一种教学法自然就无法适应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发展的需要,要实现网络课程、多媒体课程、视频交互课程、教师教授课程的立体交叉;在教学手段方面,要合理利用教师讲授、自主学习、合作讨论、互动交流、探究研讨等多种方式;应用研究型教学法、合作式教学法、直接教学法、多媒体辅助手段等多元化教学方式,开发出反思性教学、建构性教学、解构性教学、生活性教学、对话教学法、阐释教学法等教学范式和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 许华琼, 胡中锋. 后现代主义知识教学观及课堂教学评价的启示, 当代教育科学[J], 2011( 1)
2. 亓明俊, 夏玉宝. 后现代主义视野下的国际化外语人才培养探析, 江苏外语教学研究[J], 2017(03)
3. 李瑛, 后现代主义视角下高校英语教学创新策略探析,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J], 2017(2)
4. 毛反骄, 后现代主义教育观对大学英语教学课程改革的构想, 才智[J], 20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