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跳绳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0/11/11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54卷20期   作者:刘均
[导读] 跳绳运动作为小学体育重点教学内容,将此应用在教学各个环节,可以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热情,能够提高教学质量。
        刘均
        彭州市葛仙山楠杨学校
        摘 要:跳绳运动作为小学体育重点教学内容,将此应用在教学各个环节,可以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热情,能够提高教学质量。跳绳运动有很多不同的种类,方便教学活动开展,可以锻炼学生协调能力。通过对跳绳优势与种类的分析,对其应用方式提出几点建议,希望对教学活动开展提供帮助。
关键词:跳绳;小学体育
引言
        小学体育教学中,应用跳绳,可以减少体育活动对学生体育运动的影响,能够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如何发挥跳绳教学优势,培养学生体育素质是教师面对问题。本文就跳绳在学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进行分析。
一、小学体育教学中跳绳应用优势
        跳绳,作为我国传统娱乐文化,其是一人或众人在一根环摆的绳中做各种跳跃动作的运动游戏。这种游戏唐朝称"透索",宋代称"跳索",明代称"跳百索",清代称        "绳飞",清末以后称作"跳绳"。作为一种古老的汉族民俗娱乐活动,南宋以来,每逢佳节都跳绳,家家户户都要比赛。该运动之所以能够传承下来,就是因为其自        身优势,才能够人们广泛应用。首先,跳绳运动比较简单,其不需要专门的场地,只需要一根绳,一块空地就可以。其次,对参与者要求低。无论参与者是否具备        基础,都可以参与其中,快速掌握跳绳方法。最后,对学生身心发展具有积极应影响。跳绳运动可以锻炼人体协调能力,能够提高学生身体素质,有利于参与者身体素质发展。
二、跳绳种类
1.短绳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采用短绳跳法,可以培养学生身体协调能力,提高学生节奏感。学生在跳绳过程中,可以随心所欲,编出不同类型的跳法,能够提高学生参与        体育活动积极性。跳短绳过程中,应握好两端,食指和大拇指应用力身体处于平衡状态,目视前方,起跳与落地过程中,应有弹性,避免对身体造成损伤。起跳时        ,不易过高,应根据自身素质,适当调整高度,避免消耗太多体能,对后续体育运动产生影响。可以利用短绳进行花样跳绳,如两人带一人,两人合作跳绳等等,        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兴趣,有利于体育教学活动开展。
2.长绳
长绳,至少需要三人,两人挥动绳子,其中一人在中间跟着绳子的旋律进行跳动。这种跳绳方式并没有明确的规定,但是人数至少三人。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全部参与长绳活动中,两人绕绳,其他学生可以集体跳动,也可以接龙式的跳跃。这种跳绳方式,对学生合作能力与集体荣誉感培养具有促进作用。
三、跳绳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应用策略
(一)了解跳绳的优越性,分析设计各年级跳绳教材
跳绳是相对于其他体育活动操作比较简单的体育活动,它是一种成本低、简便且有效的运动方式,有着悠久的历史,有一定的群众性。跳绳进行的方式多种多样,不同于其他体育锻炼单一形式,适合小学这个阶段的学生进行。小学阶段的学生也正在形成身体的协调性和灵敏度,跳绳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锻炼身体的协调性和灵敏度,促进学生身体的发育和发展。


不同阶段的学生是需要不同的跳绳教材的,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思维能力还没有完全形成,但是活泼好动。所以不宜做太危险的动作,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单人跳单绳,或者在原地并脚跳,比如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叫两个学生拿绳的两端,中间一个同学顺着学生甩绳的频率进行运动,在跳的其间还可以逐步加入同学。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初步的思维能力,可以在跳绳运动中做双人跳的练习,这种技术比较高难度,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体育能力,比如双摇跳练习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跳一次将绳子回环两周。这个跳绳的方式更加考验了学生的灵敏度和反应程度,有效提高学生的反应能力和弹跳能力,全方面地提高了学生的身体素质和思维素质。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教师在课堂上主要培养学生脑和四肢的配合,培养学生身体的协调性,对于这一年级的学生教师可以多多引导其进行长绳的训练,促进学生脑和四肢的配合。根据大部分的实验表明,三年级这个阶段的学生最喜欢集体长绳运动。四年级的学生是有一定的锻炼基础的,所以教师在课堂中可以适当地在原有的锻炼上增加锻炼的难度,或者适当变换锻炼的方式,这样的教学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运动能力的上升,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对于五年级的学生的跳绳训练,主要体现在促进学生对过去的学习内容进行巩固。教师可以把学生分组,让小组之间进行练习,还可以在练习的过程中添加一些有趣的游戏活动。
(二)认识锻炼注意事项,保证安全高效的锻炼效果
体育课程的进行是要在安全的基础下才能完成的,所以教师要充分了解在跳绳过程中的注意事项。首先正确合适的跳绳场地是非常重要的,很多跳绳训练是在操场上进行的,所以教师要注意选择的场地不要在沙石多的地方,因为这些地方不利于学生进行训练。另外,如果在室内进行训练,应尽量选择平整的地面,如果在凹凸不平的地面跳绳,容易导致学生在跳绳过程中出现摔倒的现象。室内的训练教师可以在训练场地铺上地毯,降低学生摔倒在地的伤害,为学生提供足够安全的训练环境。合适的服装也是需要学生注意的,教师可以对学生体育课的穿着进行硬性要求,鼓励学生穿运动服进行体育训练,保证学生在训练的过程中,充分放松自我,达到运动训练的目的,促进学生快速进入运动的状态,提高学生进行体育训练的效率。
教师还要注意引导学生在跳绳训练之前做一定的准备活动,让身体的各个部分充分伸展开来,避免学生在运动过程中出现脱臼的情况。体育锻炼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所以学生在进行跳绳锻炼时,可以循序渐进对自己进行训练,俗话说得好: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所以学生在跳绳的过程中,可以使用由简入难的训练顺序,对跳绳的方式进行逐步创新,从而在跳绳的过程中逐渐地提高自己的全面素质。
(三)学会各种跳绳方法,培养学生集体合作的精神
掌握正确的跳绳方法是非常有利于学生进行跳绳训练的。其中单人跳绳练习是最简单的一种运动方式,学生可以采用单腿跳或者双腿跳的方式来进行训练,单人跳又有双摇、前摇、后摇的方式,学生可以先用单摇的方式进行训练。然后在逐步训练双摇和后摇的方式。双人跳绳训练是一种相对于单人跳绳训练比较有趣的一种方式,需要双人进行合作,对于两人的默契度要求比较高,要求学生在游戏过程中频率一致才能成功,利用这种跳绳的方式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增进学生之间的友情,提高学生之间的合作精神。
单长绳练习有很多种玩法,需要学生以双腿弹跳的方式进行,学生之间可以从同一侧依次进入跳绳的区域,或者可以分别从两侧同时进行训练,这种跳绳的方式可以提高学生之间的配合度,提高集体的合作能力,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在跳长绳的过程中还可以增强学生的节奏感,带来一定的游戏效果,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双长绳练习是跳绳训练中最难的一种训练。在训练的初期会出现一部分学生开始起跳,另一部分还没反应过来的情况,所以在练习的初期,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先降低跳绳的速度,让跳绳的同学注意摇绳的频率。
总的来说,跳绳是一项具有趣味性的活动,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友谊,提高学生团队合作精神。跳绳运动是促进学校体育活动发展的一项重要活动,教师可以按照由浅入深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训练,从而提高学生的跳绳能力,提高学生的体育素质。
参考文献:
[1]黄满松.浅谈小学体育中的立定跳远教学[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年12期
[2]杜俊娟.小学体育情境教学浅论[J].中国学校体育,1995年01期
[3]宋彩艳.浅谈如何进行跳绳课教学[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7年36期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