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小华
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海滨实验小学 362000
摘要:高尔基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因此文章阅读对学生在语文学习和个人成长方面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将思维导图作为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运用到语文群文阅读之中,改善学生语文阅读方式,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的开端。思维导图作为一种先进的学习方法,将通过网状的知识链接,帮助学生将散落的阅读连接成通畅的群文联系,是增强学生阅读基础和阅读能力的创新性方法。本文将在结合思维导图学习方式的基础上,对小学语文的群文阅读进行简单策略分析和研究,以期促进小学语文群文阅读的高效提升。
关键字:思维导图;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方法
引言
新课改以来,课标要求中小学学生每年阅读两到三部文学著作,以提高中小学生的素养水平。在此背景下,单篇阅读、群文阅读、整本阅读等新兴的阅读方式也应运而生,为教师在阅读教学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而群文阅读最受益处的阅读方式受到广大家长以及师生的关注。群文阅读是一种立足于学生阅读数量与阅读速度的新形式阅读拓展方式,具有快速增强学生阅读背景,提升学生文学涵养和基础水平的作用,是全面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的高效举措。群文阅读书籍不仅可以加快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和眼界,增强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内涵素养,还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因此,以思维导图的方式开展小学语文群文阅读的教学,将作为一种新的创新得到尝试和推广。
一、思维导图的基本概念
思维导图,又可以称作心智导图,英语称为The Mind Map,思维导图最早的创始人是东尼·博赞,其将思维导图划分为七个步骤,通过运用图形、色彩等方式对共同节点的事物进行思维发散,以帮助人们形成完整的网状知识链,便与灵活运用,方便存取。在1997年,思维导图被我国学者孙易新博士引入华人世界。从此思维导图在我国学习方式、思维方式发展方面逐渐得到普及。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方面的使用具有一定的必然性,首先群文阅读是一个庞杂积累的过程,通过思维导图,学生可以整理阅读资料,形成深刻记忆,帮助阅读的文章理顺成知识链条。其次,思维导图具有很强的逻辑思考性,通过在阅读方面的逻辑整理,可以使学生养成逻辑思考方式和表达方式,促进学生有条理的写作。
二、基于思维导图的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的基本意义
1.有助于小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
小学阶段的学生由于自身发展条件的限制,还处于一个快速成长的阶段,思维方式及学习方式还未形成真正有效的模型,正是对小学学生进行思维培养的关键时期。此时,将思维导图这种高效的学习思维和方式方法,引入小学语文阅读学习中,使得学生可以从小培养有序的逻辑思维,形成自己的思维方法,从而通过大量和快速的汲取阅读,逐渐形成自己丰厚的阅读背景和文学基础。群文阅读是讲求数量与速度的阅读方式,如果没有思维导图的引导,没有形成顺畅的阅读逻辑,则学生的阅读积累杂乱无章,不能够举一反三,反倒使得学生的阅读成为了杂物浪费,但是经过思维导图的引领,学生可以学会整理、统合,将自己阅读到的知识,分主题储存在自己的大脑中,做到心中有数,便可以在使用的时候得心应手,从而培养出来学生高效的阅读能力和阅读方法,对提高学生阅读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具有可操作性,实用性强。
思维导图具有清晰明了,一目了然,思维顺畅等多种特点,是将图形、颜色、直线以及文字集于一身的表示方法,将知识通过图形的方式进行表达,运用相关的图像、颜色以及知识将其中的关键词进行记忆链接,学生在阅读中所看到的再也不是枯燥乏味的文字,而是可以直视的图形。思维导图是逻辑发散性思维的有效工作工具,其利用相关事件的相似点和逻辑贯通,通过图形与逻辑思维的模式,将繁杂的毫无联系的东西,整理成具有逻辑顺序的整合性储备知识,是帮助小学生从多而杂的群文阅读中,整理出关键信息从而加以处理利用的高效学习方式。因此,对于小学语文学习来说,掌握和学会使用思维导图进行群文阅读,是既具有可操作性,又非常实用的方法,对帮助学生提升有很大影响。
三、基于思维导图的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方法
1.发挥教材功能,保证阅读质量。
无论是什么课程,教材是教师与学生开展学习工作的关键,一切理论与知识点的翻阅讲习都必须依赖教材进行,尤其对群文阅读来说,教材更是开展群文阅读的基础。新课改以来,中小学语文课本的科目安排与印刷都产生了非常大的变化,逐渐形成了以章节主题进行排版的印刷模式,这也正好迎合了语文课堂群文阅读的基础要求。每一章节的内容都是按相似或相同的主题来进行设置,完全有利于教师群文阅读的教学开展。例如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里所涉及的文章《观潮》和《走月亮》,这两篇课文的主题就是描写画面,所以,教师可以以想象为关键联想,利用思维导图的方法带领学生进行群文阅读教学。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制作树状图将文中涉及的知识点整理成逻辑顺序模型,带领学生捋顺阅读思路,从而加强学生对阅读内容的记忆。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以文章的作者,文章的中心思想等为关键词,要求学生自行设置逻辑图,可以进一步强化学生对学过知识的整理和理解,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阅读学习的技巧和方法。因此,基于思维导图的语文阅读教学,只有发挥教材的本来作用,才能使学生的阅读质量得到高效提升,对学生的阅读水平和能力进一步强化。
2.理解构架,统合主题阅读。
语文的学习是积累和沉淀的过程,因此其学习的内容比较冗杂,需要教师通过自身的专业能力将本来不同的文章进行解构,从共同的表达手法、中心思想、文章主题等下手,整理成主题相关的分类学习,在分类好的章节上通过思维导图串联共同的知识点,从而将散乱的文章以共有的知识节点联合起来,形成整齐的库存,以帮助学生整理思绪,触类旁通,做到活学活用。例如在《为人民服务》《一夜的工作》《灯光》等一系列的缅怀先辈革命情怀的文章中,教师可以通过理解文章的具体架构,将相类似的文章通过思维导图进行串联,以整体类型的方式,分析文章的写作,主题,烘托的精神等,可以教会学生在独自阅读时进行整理归类,培养学生使用思维导图化解文章阅读的难题的意识,增强学生的阅读能力,为学生个人学习和延伸奠定基础。群文阅读是积累语文素养的有效手段,通过思维导图的介入,相信可以以科学的方式方法有效提升阅读技巧,促进学生在语文方面的综合发展。
四、结束语
思维导图是良好的辅助学生阅读学习的方式方法,其在语文阅读教学任务中扮演新颖有效的指引角色。思维导图的应用能够进一步体现出小学生的思维特性,因思维导图能够进一步将阅读思维以及阅读形象具体化,从而使小学生更快的掌握群文阅读方法,提高群文阅读的有效性,但是思维导图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所以,教师在应用思维导图的过程中要注意方法和应用策略,科学合理的应用才能够提升小学生群文阅读的有效性。培养学生在阅读方面的能力,为学生的语文素养奠定基础,开拓学生在语文学习方面的眼界。
参考文献:
[1]冯霞.基于思维导图的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J].科教导刊,2018, No.325(01):134-135.
[2]刘明英.基于思维导图的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探究[J].儿童大世界月刊,2017(4).
[3]张缩影.基于思维导图的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实践研究[J].名师在线,2020, 000(007):P.33-34.
[4]梁健.基于思维导图的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J].文学教育,2016.
[5]舒陆陆.基于思维导图的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J].科学与财富,2019,000(003):53.
[6]武丽霞.基于思维导图的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 2018, 000(002):P.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