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荣辉
福建省泉州市洛江区四方小学 362014
摘要:素质教育背景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不应当只是单纯的向小学生传授相关的语文知识,还要注意培育小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核心素养的培育对于小学生的人格发展、品德塑造、人文素养提升等都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探索了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希望能够为小学语文教师提供一定的经验借鉴,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促进小学生核心素养水平的提升。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目前,核心素养已经成为教育领域的一个热门词汇,而培育小学生的核心素养也成为各科目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语文作为小学生需要学习的基础学科,同样应当重视培育小学生的核心素养。而阅读教学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关键组成部分,将核心素养培育渗透其中是非常必要的。而从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来看,在核心素养培育方面并未获得比较显著的成效,基于此,探索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核心素养培育方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小学语文核心素养培育概述
小学语文核心素养涉及四方面的内容,而核心素养培育的主要目的就是要促进小学生语言建构和运用能力的提升,推动其思维的发展和思维品质的提升,培育其审美鉴赏和创造方面的能力,同时还要让其具备一定的文化理解能力,能够将汉语言文化传承下去。如果按照从简单到复杂的顺序来看,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培育可以分为六个层次:一是要让小学生掌握必要的语文知识,为其各项语文能力发展打好基础;二是要在语文教学中丰富小学生的语言积累,这样才能在量变的基础上发生质变;三是要让小学生掌握相应的语文技能,包括查字典、默读、朗读、写字、作文等方面的技能;四是要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特别是自主学习和探索的习惯;五是要不断增强小学生的文化素养,让其在文化熏陶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身的文化品味以及审美情趣;六是要培养小学生的文明举止和气质,让其能够运用所学语文知识和技能恰当的与人交往。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分析
从目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来看,在教学之时尚存在部分问题,影响了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育效果。首先,小学生参与阅读学习的积极性不高,这就导致小学生不能全身心的投入到阅读学习当中,而这必然会影响到其语文知识理解、技能掌握等方面的情况,从而对核心素养培育造成不利影响。其次,阅读教学与实际生活相脱离,这样不利于小学生深入理解相关的语文知识,同时也不利于其将所学语文知识和技能应用到解决生活实际问题当中,对其核心素养培育不利。再次,教育改革的持续开展催生了一些新颖有效的阅读教学模式,而部分教师仍旧习惯于采用单一的传统教学模式来开展阅读教学活动,这样容易让小学生对语文阅读学习产生单调无聊之感,自然会影响到核心素养的培育效果。最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评价内容中缺乏对小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情况的评价,这就导致教师、小学生对其并不重视,从而影响到核心素养的培育效果。
三、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一)增强阅读教学的趣味性
想要有效培育小学生的核心素养,必须要让其切实参与到相关的阅读教学活动当中,在此基础上再施以必要的引导,就能让获得良好的语文核心素养培育效果。而小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初级阶段,本身的自控能力、专注能力都不足,教师必须采用恰当的教学方式来增强阅读教学的趣味性,以此来激发小学生参与阅读教学活动的兴趣,为其核心素养培育奠定良好的基础条件。具体而言,教师可以采用角色表演、游戏教学等方式来增强阅读教学的趣味性。
以《将相和》这一课的教学为例,为了增强阅读教学的趣味性,教师可以采用角色扮演的方式来开展教学。教师可以让几名小学生分别扮演赵王、蔺相如、秦王等人,并且让一名小学生专门负责旁白,通过这种角色扮演的方式将课文内容生动、形象的呈现给大家,充分激发小学生的阅读学习兴趣。
为了增强表演效果,教师可提前将此任务布置下去,这样小学生会积极主动的进行课前预习,熟悉课文内容,从而获得更好的表演效果。这种教学方式既提升了小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同时在表演的过程中还提升了其语言运用能力、创造能力等,对小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发展有益。
(二)阅读教学要联系生活实际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开展自然是以教材为基础的,但是如果不能走出教材联系实际生活,那么阅读教学也就只能是向小学生传授一些语文知识,对其各项语文能力的发展无益。因此,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之时,教师要注意与小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这样可以有效培养小学生的各项语文能力,并且使其能够运用这些语文能力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此外,联系生活实际的阅读教学,有助于小学生人文精神的培育、品德塑造、审美鉴赏和创造能力的提升,从而有效促进其核心素养的发展。
以《白鹭》这一课的教学为例,郭沫若先生说“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而想要让小学生能够深入理解这句话的意思,教师需要将教学与生活联系到一起。比如,教师可以让小学生回想自己在动物园中见过的白鹭是什么样的,或者是利用多媒体设备让学生观看白鹭的照片、视频等,从中体会到白鹭的美,包括其羽毛、长喙、脚的颜色,以及精巧的身段,觅食、栖息乃至于飞行时的韵味。通过这种方式将课文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让小学生对白鹭的美有一个真切的印象,从而领会“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这句话的内涵。此外,在教学的基础上教师还应当引导小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发现美、感受美,从而促进其审美鉴赏能力的提升,达到培育其语文核心素养的目的。
(三)丰富阅读教学方法
想要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培育小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单纯采用传统教学方法是不可行的,教师需要结合核心素养培育要求、课程教学目标、教学实际情况等,采用丰富多样的阅读教学方法来培育小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比如,教师可以将问题引导、小组合作、翻转课堂等教学方法引入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当中,这些教学方法不仅有助于小学生的语文知识学习,同时还有助于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等方面的能力,对于小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有益。
以《祖父的院子》这一课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采用问题引导的教学方式,通过设置一系列的问题引导小学生自主阅读,从而理解课文内容,明白祖父的院子既是作者童年的乐园,同时也是其学习的课堂,认识到大自然当中到处都是学问,只要留心观察和感受生活,我们就能从自然生活当中学到很多知识。比如,教师可以设置这样几个问题:祖父的园子是什么样的园子?“我”在园子里是在玩还是在干活?哪些句子能够反映出“园子里所有生命的自由”?在这些问题的引导下,小学生会深入的阅读课文,从而对文章内容和内涵都有一个较为深刻的理解。这种教学方式有助于培养小学生自主阅读、独立思考等方面的能力,对于小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能够起到较大的推动作用。
综上所述,核心素养培育已经成为当前各科目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当采用恰当的方式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推动小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在阅读教学之时,教师要注意增强阅读教学的趣味性、联系实际生活、丰富教学方法,同时还应当注意将核心素养发展情况融入到语文阅读教学评价当中,以此来增强教师和小学生对其重视程度,更好的培育小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教师还应当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不断探索一些核心素养培育的新方法,并且将其在实践教学中予以验证和改进,这样才能促进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水平的持续提升。
参考文献
[1]郭文丰.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探究[J].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2020,39(06):94-96.
[2]王翠珍.基于核心素养下语文阅读教学策略[J].文学教育(上),2020(05):112-113.
[3]唐莉霞.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研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9,5(14):74-75.
[4]孔争艳.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分析[J].名师在线,2018(34):2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