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明壮
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思源实验学校,广西壮族自治区 河池市 547100
【内容提要】初中语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信息技术”高效课堂模式,需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不断提升教师运用信息技术的水平,从多方面设计合适的课堂教学环节。
【关键词】信息技术 语文课堂 教学效率
随着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的大力推进,促进信息技术在语文科课程的融合,逐步实现语文科教学内容的信息化呈现以及教学方式巨大变革。信息技术已经成为提高语文科教学效率的有力工具。但是在现实的教学中,有很多老师,只是用简单的PPT课件来上课,把传统的在黑板上面写字,更换成了在电子白板上面播放内容而已。这是对信息资源的极度浪费。那么可以从哪些途径利用信息技术提高语文科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呢?
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这些途径着手:
一、充分利用网络资源。
㈠目前的社会是一个互联网+的社会。互联网上的语文教学资源丰富多彩。有收费网站,也有免费网站,还有各种云盘。当然,只要不懂,都可以百度。利用网络教学资源,能更快地帮助教师完善教育教学的信息储备,能更好地帮助教师完成教学设计和课件制作。我们学校的很多教师就是通过注册学科网用户,到网站里面去下载教学资源,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拿来主义。通过各个网站的浏览和下载,不仅积累了丰富的资源,还间接的提高了教师在教学方面的认识水平。
通过浏览、下载、积累网络资源,逐步提高教师的从业水平。如果仅仅是这样,教师水平的提高还是非常有限的。想要真正提高教师的水平,还需要教师真正的行动起来,认真制作和上传教学材料,形成个人与网络的对话。并且在对话中形成内积累,产生质变,从而提升教师个人水平。
㈡网络资源的积累和学习仅仅是上课的基础,教师要真正上好一节课,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教学效率,还得从制作课件开始。课件信息技术条件下的备课是一种生成性备课。这种生成性备课应该是一个完整的动态系统,它包括课前的教案预设——课中的教学调控——课后的教学反思。信息技术条件下的备课是一种教育教学资源共享的备课。首先,教师就是要利用好网络信息资源,足不出户地联系本地或异地的学科教师,加强教师间的资源共享和思想沟通,充分学习优秀网络教育平台,不断提升自己的水平。其次,有了海量的网络信息,就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备学生、备教材、备学法。第三,必须利用信息技术制作精美的教学课件。课件制作完成后,可以上传到教育网站,和同学科的老师进行交流,并且运用到课堂当中。
此外,利用环江“教育云平台”进行电子备课,更有助于备课组或同行教师之间的团结协作。规范的电子备课,可以促成教师间的精诚合作、更新观念、互相学习和借鉴,更可提高工作效率,培养出适合现代社会发展的新型教师,使教书育人工作迈向规范化、网络化、科学化、现代化,适应新时代的要求。
㈢教师还要利用网络搭建师生互动的教育平台。比较流行的有慕课、雨课堂,比较接近环江县教师的有鸿合教育、101教育平台、畅言云平台、语文同步学等这些专门服务于教育的互动平台。教师完全可以利用这些平台与学生和家长组建互动班级,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当然也可以利用聊天软件组建班级互动网。这样,互联网+才有真正的意义。目前,环江县中学生还不被允许在上课时间使用手机等移动终端产品,互动教育平台的作用还没有那么明显。但是互联网+已经是大势所需,是未来教育的必然发展方向。现实,网上教育平台的蓬勃发展就是最好的证明。
二、学习先进的教育信息技术。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应用于教育教学的各种软件也在不断的更新。教师应该适应时代的发展,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更新教育的方式方法。固步自封和懈怠的思想,终将会被淘汰出局。所以语文教师应该也必须不断的学习,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信息技术已经成为新时代高效课堂不可或缺的手段,其学习的紧迫性不言而喻。
三、辅助“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是新形势下教育教学课堂的主旋律。从教学实践来讲,利用信息技术辅助语文教学,优点如下:
㈠运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情景,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课件已成为教师教学不可或缺的工具,多媒体课件中插进的一些音频、视频资料播放时也会创设相应情景,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兴趣。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运用多媒体音频、视频资料创设情境,更易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调动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等情感因素,为学生自主学习课文打下基础。例如在上《智取生辰纲》这篇课文时,可用电视连续剧《水浒传》片首曲《好汉歌》导入。让学生置身情景之中,能极大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㈡利用多媒体辅助语文教学,创新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创新是时代的主旋律,语文教学也应紧跟时代节奏。《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那么,创新课堂教学可从哪些方面入手呢?
⑴课堂导入新颖多样,不拘一格。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以音乐导入、故事导入、对联导入、实物导入、表演导入、温故导入、设疑导入等形式,有选择性地用好多媒体手段,就能取得先声夺人的效果。
⑵上课过程充分运用信息技术。运用信息技术改变着传统的课堂结构,推动着课堂教学的变革。
教师应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层次的学生,充分发挥驾驭课堂、驾驭教材的能力,设计快乐有趣的小环节,引导学生从被动参与向主动参与转化,而且时时保持一种兴奋度,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
⑶要利用信息技术,开拓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的探究意识。
教师要让学生利用网络,自己提问来组织教学,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索、为他们创设动脑、动口、动手、释疑解难的机会,通过生生合作学习,师生平等交流,培养独立思考,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感觉学习是讲理的心智活动而不是硬“灌”。学生由被动的接受变为主动要学,学习的效果肯定也会提高。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学会了主动探寻知识、学会了批判分析、学会了思考、学会了发现探索,也懂得了借它山之石集思广益的道理。
四、避免使用信息技术误走极端。
有的人不愿接受新生事物,对传统的教学非常执着,一条路走到天黑。这次固步自封,不思进取。还有些人学习了点信息技术,就以为天下无敌,不愿对文本进行深度的解读。这是舍本逐末,得不偿失。信息技术只能是教学的手段,文本的解读和理解才是根本。语文教育专家肖培东在柳州评一个老师的课时说“成也信息技术,败也信息技术”。信息技术运用的眼花缭乱,却忽略了文本的解读,绝对是误走极端。
信息技术是教学的高速公路,谁掌握了它,谁就能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课堂模式深度融合信息技术,必将给语文教学改革一个美丽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