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合作学习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发表时间:2020/11/11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第54卷20期   作者:王世法
[导读] 新课改持续深入的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也应当结合实际情况、新课标要求等对阅读教学进行改革,以此来提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并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促进小学生思维品质、理解能力、创新能力等的提升
        王世法
        泉州市洛江区马甲中心小学  362014
        摘要:新课改持续深入的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也应当结合实际情况、新课标要求等对阅读教学进行改革,以此来提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并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促进小学生思维品质、理解能力、创新能力等的提升。本文探索了基于合作学习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希望通过合作学习的引入能够促进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水平的持续提升。
        关键词:合作学习;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当前,国家对教育事业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教育教学改革工作也在持续发展,希望通过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综合全面发展。在这种形势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改革工作也亟待开展。而且阅读能够让小学生增长见识、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从而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因此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水平是非常必要的。合作学习作为当前盛行的一种教学模式,本身具有一定的优点,将其应用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能够有效促进阅读教学水平的提升,基于此,本文对其进行了探索。
        一、合作学习应用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意义
        将合作学习模式应用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主要具有以下几方面的意义。首先,激发小学生潜在的竞争意识。每个人心中都潜藏着一定的竞争意识,通过激发此种意识能够有效调动其主观能动性,让其积极主动的参与到相关活动中,并获得更好的结果。而在合作学习之时,小组中的每个成员都期望获得同伴和教师的肯定,由此就会激发出其潜藏的竞争意识,由此可催生出其自主学习的动力,促使其全身心投入小学语文阅读学习当中,并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其次,能够培育小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合作学习最为主要的特征就是小组成员通过彼此合作来共同开展学习活动,小学生在此过程中会认识到合作交流的重要性,从而生出合作交流的意识。最后,有助于小学生阅读理解和总结能力的提升。传统教学模式下,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活动时,通常都是由自己进行课堂总结,这对于小学生阅读理解和总结能力的发展不利。而在合作学习之时,小学生通过互动讨论总结出自己对文章的理解,也许理解的不够深入、总结的不够完整,但是在此过程中其理解和总结能力必然会随之提升的。
        二、基于合作学习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一)通过情境创设营造合作氛围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本身具有灵活多变的特征,特别是在新课改之后,增加了对小学生课堂主体性的关注。现行的小学语文教材也充分体现了这一点,教材中以阅读材料为主,将生字、生词嵌入到阅读材料中,让小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识字记词,从而激发其学习兴趣。教材中的文本内容也变的更加丰富,小学生能够从中获得更多信息,有益于拓宽其视野。上述改变不仅为合作学习的开展提供了丰富多样的素材,同时也为让教学情境的多样化创设奠定了基础,使得教师能够在情境创设的过程中为小学生营造浓郁的合作氛围。以《牧场之国》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辅助进行情境创设。课堂导入阶段教师可以为小学生播放荷兰牧场的图片或者是视频,并且提出一个小问题“同学们知道图片(视频)中的地方是哪里吗?”,并且让小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来给出问题答案,通过这个小问题可以引导学生快速进入到教师设置的学习情境中,同时也营造起了合作学习的氛围,为后续合作学习的开展打好基础。
        (二)抓住重点制定恰当的合作目标
        语文教师要充分考虑到小学生的喜好、理解能力、接受能力等,并对教材内容进行全面分析和深入挖掘,选择那些既是重点内容,又有学习难度和探究价值的内容当做合作学习的具体切入点。教学之时还可以结合时下热点,如在教学《少年中国说》一课时,教师可以结合“中国梦”来引发小学生的思考,进行小组讨论。

教师还应注意到,合作学习有效开展的一个基础条件就是小学生能够独立思考,而这就要求小学生对学习内容有一定程度的认知,否则仓促之下开展的合作学习,必然会导致部分小学生难以跟上教学进度,从而影响到最终的课堂教学效果。因此,语文教师要抓住重点制定恰当的合作目标,同时为了保证合作学习的审理开展,教师可提前布置相应的学习任务,让小学生有一个了解相关教学内容和独立思考的机会。任务布置可不受课本限制,而且可布置多样化的任务,让小学生根据自身的个性特征、喜好等来选择任务。如在进行《军神》这一课的阅读教学之前,教师可以为小学生布置相关的阅读延伸或者是实践活动任务,让小学生通过阅读红色书籍理解革命的艰辛,或者通过走访红色遗迹感受革命英雄的崇高精神。在完成这些任务的同时让小学生结合课文来独立思考和感受文章所要传达的内容和精神。
        (三)通过汇报交流来展示合作成果
        成果展示是合作学习的关键环节。每个小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他们有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而小组讨论所获结果就是小组成员共同的智慧结晶。在展示合作成果之时,各个小组都要进行结果汇报,同时由于各组的不同意见必然会有组间交流,在此过程中通过多种思维的碰撞,可以激发出思维和智慧的火花,从而促进小学生逻辑分析能力的提升,同时还能激发其创新创造思维。当然,汇报交流不应拘泥于一种方式,而是可以根据阅读学习的内容选择适合的交流方式。以《将相和》的合作学习汇报为例,由于该课文属于历史故事,人物特性鲜明、故事情节生动,完全可以选择课本剧表演这种方式来进行成果汇报,在表演之时将自己的阅读感悟较好的融入到相关角色当中,促使小学生可以从情感教育与文章共鸣,既能深化其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同时也起到了寓教于乐的作用。以《太阳》这一课的合作学习汇报为例,该文属于说明性的文章,教师可以组织小学生进行实践调查,从日常生活入手,调查太阳对人类生活都有哪方面的影响,然后形成报告进行汇报交流。教师在策划汇报交流方式时,可听取小学生的意见,这样能够调动其参与积极性,从而获得更好的合作学习效果。
        (四)通过点拨引导来深化合作感悟
        限于小学生本身的知识水平,既是在合作学习完成之后仍然不能透彻的理解某些问题,此时需要小学语文教师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对小学生进行适当的点拨,并且为其补充归纳相关的知识,以此来帮助其深入理解课文中隐藏的各种语文知识。合作学习总结之时,教师要加强对过程的关注,充分肯定小学生付出的每一分努力,对于小学生提出的一些恰当又有个性的观点应当给与赞扬,对于存在一定问题的结果则是要指正其问题,同时也要肯定小学生的学习态度,鼓励其继续努力,让小学生感到自己的努力是获得教师认可的,这样也能催生小学生继续参与合作学习的动力。在对小学生的合作学习成果予以评价时,教师还要注意采用多元化的方式来开展评价活动,除了教师的评价外,还可以让小组之间进行互评,甚至是让组内成员进行自评。通过这种自评、互评的方式,有助于小学生对本次合作学习进行反思,从而认识到本组或者是本人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教师要引导小学生将这些问题说出来,并且帮助其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为后期合作学习活动的顺利开展打好基础。
        综上所述,合作学习不但是一种较为先进的教学理念,同时也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对于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率,培养小学生的审美、创造、逻辑思维等方面的能力有益。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注意为小学生营造合作氛围、制定恰当的合作目标,指导小学生采用恰当的方式进行成果展示,并且通过恰当的点拨来引导小学生深化合作感悟,以此来确保合作学习的顺利开展,这样才能通过合作学习来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胡宝娟.合作学习策略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名师在线,2020(10):71-72.
        [2]崔艳红.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才智,2020(03):6.
        [3]石春业.合作学习策略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9(52):98-99.
        [4]张译丹.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尝试[J].中国校外教育,2019(34):115+1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3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