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初中语文教学设计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发表时间:2020/11/11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第54卷20期   作者:覃英萍
[导读] 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学设计的作用是要在教学过程中传授知识,同时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够帮助学生解疑答惑
        覃英萍
        上林县明亮镇第二初级中学 广西南宁 530501
        摘要: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学设计的作用是要在教学过程中传授知识,同时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够帮助学生解疑答惑。在语文教学设计过程中,教师要把握好导学的注入点,把握语文教学的重点、难点。借助这种方法,去带动语文教学的课堂氛围,引发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兴趣。教师在利用教学设计去引导学生去积极主动地思考。以此为基础,本文就初中语文教学设计如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进行了简要的阐述与分析。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设计;学生;兴趣
引言
        教学设计是教学工作中比较重要,而且复杂的工作,语文学习从本质上看,其实是一个言语实践活动 ,当然其中还需要一些语文学科基本知识。例如,如何去学习排比的修辞手法,了解其结构。又如,还要去学习散文的类型,如何去阅读不同的散文等。除此之外,语文教学设计中还要包括基本的设计技能与方法,例如,对于教材的分析、教学目标的实现、教学流程的设计等。下面,本文就选择其中几个关键点,来简要讨论下语文课堂教学设计要如何去提高学生的兴趣。
1.教师要以课程观去统筹每一节课  
        按照语文教学的教学习惯,教学设计从通常意义上都是教师根据其中一篇文章的教学点和教学流程来制作的。近年来,有关教学设计的方面的内容也在不断更新。而有很多研究者语文教学者已经意识到语文课堂教学设计所存在的缺陷,认为语文教学设计只是针对一篇文章或一次作文的教学是非常不合理的,语文课堂教学应该是一个以课程为主体。要达到这一目标,就要求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设计的过程中,至少要包括以下内容:首先,教师是要明确这个阶段的所有内容的排列顺序以及重难点,明确每一堂课的目标是什么。简单来说,就是要明确教什么的目的。其次,教师要在做教学设计之前考要采取何种教学方法来将这个关键点落实,让学生去获取知识技能、以及可以享受该过程,从而对学生起到一定的引导和启发作用。最后,教师在做教学设计时,还要去考虑到每一堂课和每一个学习目标之间的联系,考虑如何将这些逻辑关系进行衔接,让这些教学活动可以自然地发生,实现如何教的问题。这些问题是对于教师在课程中实现整个教学目标都是具有很重要的意义。最后,教师还要考虑到学生的思维。适应能力等因素是否会受到这节课的影响,以及在这一阶段和这一节课中可以有哪些收获,可以对自己有哪些启发。这些问题的思考就是回答教师“教得怎么样”的问题。结合上述的诸多因素,就可以为一个好的课堂设计做好基础[1],让学生觉得语文课堂是一堂可以让自己真正获得知识的课堂,学生的兴趣自然也就会被提升。
2.教师要将学情分析作为起点
        人们都知道,学生作为日常教学活动的主体,一切教学活动,都要为了促进学生的学习以及发展所实施的。但学情分析也是一个相对比较复杂的课题。第一,学生的学习情况比较复杂,会涉及到很多方面的内容,而对于学情分析的方式也会有多种多样的就很难将这件事落实到位。其次,课堂效果的影响因素中也会包括学情的分析,但并不是影响课堂的主要因素。

换种说法来说,就是学情对于教学过程的影响忽而明显忽而隐晦,无法作为课堂教学的评价依据。也正是由于这种缘故,虽然很多的语文教育工作者都知道对于了解学生学习情况的重要性,但是在真正备课的过程中,大多数的教师都会忽略这个问题[2]。学情的内涵从大体说来,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基本信息,其中还包括了这一届学生整体的特点一个风格。其次,对于与该单元教学内容有关的信息,包括学生对于学习内容的了解程度,都要做一定的基础了解。最后一点,也是比较关键的一点是,教师要利用好课堂来组织信息,大到班级的学习方式、习惯等,小到班级学生的名单、学生在不同学科的课堂表现等等。教师只有抓住学生的兴趣点,才可以去激发学生对于课堂的兴趣。
3.确定相对比较具体和明确的教学目标
        对于教学目标的定位,就是要教师要自己心里清楚,自己要去“教什么”。这是可以确保课堂教学目标的元素之一。但是,这一点也是让许多教师很头疼的地方,这也是导致语文课学生兴趣不高的现象依旧存在着。因此,教师在做教学设计的过程中,要牢牢把握住教学的目标,以便于可以做好本次课堂的教学工作,让学生可以充分地利用课堂时间去汲取更多的知识[2]。
4 设计科学的逻辑的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是一个涉及到如何教的问题,教学过程,简单来讲就是该堂课的组织架构,其包括了一系列教学活动,将课堂教学有关的,例如老师的教法,学生的学习,以及该堂课的内容、形式、目的等各种要素通过一定的组合,将其整合成一个以时间为发展轴线的呈现顺序,让这一节课中所有的行为具有一定的意义[3]。在此过程中,教师要考虑导入、学习准备、学习过程以及最后的总结等阶段;其次,还要将学生的接受程度。师生的互动,课堂节奏的快慢等问题融合进设计当中,教师在具体设计时,可以根据自己的预想,画一条时间线,然后依次填入自己所要进行的过程,然后再根据具体的教学情况来进行修改,完善。
5.设计合宜的作业,落实学习反馈
        教学设计中也会包括作业设计的内容,但是,不少的语文教师对于作业的教学价值还没有达到足够的重视,在作业的设计与布置上也会比较轻视,不太注重作业的内容,同时,教师对于作业质量的要求也会相对比较宽松。因此,笔者提出了一些在作业设计中也要遵循的原则。首先,作业设计要根据教学目标来设计,要适合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其次,作业的形式也不必过于单一,可以用不同的完成方式来激发学生兴趣。最后,作业要求要明确,要方便教师对于作业的批阅[3]。
结束语
        以上所提到的有关于教学设计的内容,只是语文课堂教学设计过程中的一部分内容,除了以上的内容,要做好一节语文课的教学设计,还需要做好媒体技术的利用等方面的工作,当然,语文课堂教学设计也是一个需要逐渐完善和提升的过程。根据学生的反馈,教学设计也会在不断的创新,希望本文提出的观点可以为语文教学设计提供更好的思路。
        
参考文献
[1]孙丽.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设计策略[J].语文教学与研究(大众版),2017,(3):94.
[2]王玉玲.谈初中语文课堂结尾的教学设计[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3,(6):78-78.
[3]毛良仕.刍议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设计[J].科学咨询,2015,(33):110-110,11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