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在数学文本阅读指导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发表时间:2020/11/11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第54卷20期   作者:刘正全
[导读]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进行文本阅读,通过正确认读,掌握阅读方法,掌握文本内容思想,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科学习兴趣得到培养,使其自主学习的能力得到提升,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和创新意识,从而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
        刘正全
        四川省成都市华阳中学  四川 成都  610213   

        【摘要】: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进行文本阅读,通过正确认读,掌握阅读方法,掌握文本内容思想,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科学习兴趣得到培养,使其自主学习的能力得到提升,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和创新意识,从而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
        【关键词】:数学教学 思维能力  阅读方法 兴趣
        阅读是阅读者主动学习的过程,根据个人需求,以书籍、报刊、媒体为载体表达出来的信息,加以理解,认识新的事物,陶冶个人的情操,提升自我修养。文本阅读是以已掌握的语言和具备理解能力为基础,进行文字、符号、图形文本进行资阅读,收集和筛选有价值的信息。数学文本阅读方式不同于其它文字学科,有独特的语言表达形式,必须具备了数学语言的认读能力,才能够理解数学语言叙述内容,才能深入分析及解答,从而起到知识巩固和再生成,才能促进个人数学思维的提升。
        从课堂教学现状来看,我们有部分老师为分数而教,忽视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及学习能力的培养,以“满堂灌”和“死记硬背”为主要手段,导致了学生对知识的学习,过于依赖老师,对知识的求知欲降低,缺乏探究学习的精神。因此,为了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应该加强学科阅读指导,重视学生阅读方法、习惯的培养,引导学生学会多维阅读,才能够为学生进行元阅读和深度阅读奠定良好基础。在数学教学过程中,通过文本阅读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我认为应该从以下方面进行:
一、正确认读,掌握阅读方法
        在进行数学学科的文本阅读时,必须具体备了相同学段的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和图形语言阅读和理解能力,以及具备相互转化和表达的能力,即数学学科涉及的知识内容和运用能力。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应该引导学生正确认读数学学科的三种语言,掌握三种语言的区别和联系,能够熟练运用和相互转换。才能促进学生自主性,选择性、创造性的阅读数学资料和书籍。
     
        如果偏片去理解文字内容,过于空洞,难易理解和掌握。对于正比例函数的图象特征和性质,必须结合图像进行理解、分析,也可以结合图像理解各量的变化,运用数形结合思想进行研究,把抽象的文字语言与直观的图形结合起来,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抽象的问题具体化。

        学生在阅读数学课本中的概念、定理时,不能简单地背诵,要逐字逐句地推敲、剖析,直到弄懂其真正含义。数学阅读不同于读小说,快速浏览便知故事情节。数学阅读要对数学概念、公式等知识反复咀嚼、准确理解,把握结论的内涵。通过动笔圈画、动手操作、动笔演练的方式加强记忆,理解文本其表达的意义。
二、多维阅读,悟其思想
        在进行阅读指导时,引导学生进行多维度、多层面的阅读,即三维阅读。三维阅读主要是以新课程的“三维目标”为基础,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促进学生基本素养的提升。阅读应该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进行理解,如:知识性阅读、方法性阅读、情感性阅读。
        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指导学生进行数学学科三维阅读,应该根据文本内容进行多维度、多方面进行指导,才能更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多元智力。指导学生阅读文本其传递的一种数学思想,分析和价值判断,落脚点在于获取文本意义与情感体验。阅读内容的解读从文本的表层深入到文本的深层。阅读文本内容,就是学习方法,学习思想,能够联想到与其相关的知识进行知识结构重组。如手拉手模型是常见几何模型,应该掌握该模型的特征及常用的结论,便于分辨图形模型,快速分析、解答。
模型特征主要有:两个顶角相等的等腰三角形共顶点。

连接BD、AE交于点F,连接CF,则有以下结论:

三、勤于思考,学会质疑
        在指导学生进行阅读时,引导学生学会阅读,明确阅读目标,具备探究精神,勇于突破的思想进行阅读。在阅读数学文本时,还需要带着质疑的思想进行阅读,阅读内容上,教师可精选某些知识点,启发、诱导学生进行阅读,引发他们质疑,促使他们去分析、去探索,培养学生敢于质疑、惯于质疑、善于质疑的习惯。
        例如:点A、B、C在同一直线上,AB=8,BC=5,求AC。
        学生的习惯思维,是按照A、B、C的顺序确定位置,得出13。其实,该题存在未知条件,即点C的位置没有具体说明,学生在阅读题干时,产生质疑思想,才会更加全面分析问题,从而帮助学生掌握分类讨论思想,形成严谨的思维能力。
        通过此例题,指导学生进行文本阅读时,应该有明确的目的性、针对性,教会他们多方面的、行之有效的质疑方法,使学生的发散思维得到培养。
四、兴趣培养,激发学生求知欲
        由于数学学科特点,学习内容枯燥乏味,抽象性较强,需要严谨的思维能力。为了培养学生学科兴趣,数学教学尽量贴近生活,收集生活实例文本素材和趣味性数学书籍,推荐给学生阅读,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给生活、科技和社会带来的影响和意义。阅读内容也应该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才能使学生进行正确认读,通过阅读让学生的已有知识的再现、重组,从而认可个人学习数学学科的能力,品尝到阅读的快乐,才能有信心学好数学,对该学科的学习产生兴趣。
        例如:在讲解胡不归最值问题时,以故事情境的形式分析其问题,从而构建模式。
        从前有个少年外出求学,某天不幸得知老父亲病危的消息,便立即赶路回家.根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虽然从他此刻位置A到家B之间是一片砂石地,但他义无反顾踏上归途,当赶到家时,老人刚咽了气,小伙子追悔莫及失声痛哭.邻居告诉小伙子说,老人弥留之际不断念叨着“胡不归?胡不归?…”(“胡”同“何”),如果先沿着驿道AC先走一段,再走砂石地,会不会更早些到家?
        
【模型建立】

五、精选素材,启发创新思维
        在数学教学中,通过文本阅读方式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不仅教学方式要求针对性,还需要在练习和文本选取上做精心设计,文本题材层次鲜明,有思考价值和引导的作用,变式训练由易到难,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通过阅读,不断思考、探究、实践、反思,打开思维,能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进行创造性地解答问题,使学生创新思维和能力得到发展。
        教学中,不能应约束学生的创新思维,鼓励学生大胆去思考、去探究、去实践,这就需要给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时间,自主学习就是方式就是通过文本阅读进行,只有学生通过自我独立思考、探究的过程才能逐步形成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增进独立思考能力,启迪创新思维,感受到学习该学科的教育意义。
        总之,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应该重视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学会文本阅读,学会知识归纳,重组知识结构,便于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学生可以根据个人学科需求,选择性的阅读学科书籍和资料。通过文本阅读,掌握其学习的方法和思想,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和创新意识,提升学生的数学学科素养。
参考文献:
[1] 陈安福:《中学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2] 郑光瑞:《谈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3] 厉小康:《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研究》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