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工作

发表时间:2020/11/11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第54卷20期   作者:何涛
[导读] 根据新课程改革中关于课堂教学的要求,更应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这样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何涛
        四川省凉山州会理第一中学   615100
        摘要:根据新课程改革中关于课堂教学的要求,更应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这样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这就要求高中语文教师要合理安排教学课程,让学生不仅能学好语文知识,还能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基于此,本篇文章对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工作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语文;德育教育;策略
引言
        高中语文教材中的多数作品不仅语言优美、构思精巧,同时还饱含作者的深厚情感,文化内涵也十分丰富,对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提升有较大促进作用,也有利于弘扬优秀文化。为了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对学生人格品质和思想道德方面的培养,加强高中语文教学中德育的渗透,使学生获得更全面的发展。
一、创新教学方法,培养学生人格品质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高中语文教师需要转变传统的“以讲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更新自己的教学手段,为学生的健全发展提供有利的学习条件。培养学生的人格品质,课堂教学是主要阵地。教师要结合学生学习的具体内容,应用合作探究学习、情境教学等方法,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知识学习的积极性。另外,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引入多媒体教学设备,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针对性。例如,教师在教学课文《阿Q正传》的时候,为了提高学生的人格品质,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中的人物形象,可以让学生借助多媒体学习设备观看电影,然后根据自己的理解来讨论人物形象。这样,学生就能提高自己的人格修养,得到更好的发展。
二、在诵读中进行德育渗透
        语文教材中的诗歌、名言、小说、散文等都是开展德育的优秀素材,其蕴含的思想内容比较丰富,文学特色也比较突出,并且具有短小精悍、记忆轻松的优点,能够发挥对学生的陶冶和感染作用。因此,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围绕课文内容,带领学生分析字、词及句子,使学生理解文本的深层次内涵,并掌握具体的朗诵表现技巧,以此增强学生对作品的感受力、理解力,使其从中受到启发,形成正确的道德认知。如《我有一个梦想》这篇文章中使用了大量的排比句、比喻句,语言有一种大河奔流的气势。这篇文章主要阐述了种族歧视问题,因此,在朗读排比句、比喻句时,学生能够感受到作者想要表达的人权和平等思想。在学生正式朗读之前,教师可以为其进行示范,示范时教师需注重情感的饱满性,在示范结束之后再引导学生进行朗读。在学生朗读时教师可以适当进行点拨,引导学生分析阅读内容的意境,使学生对文章想要表达的情感有深刻的领悟。

这个过程不仅能够促进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提升,也能增强其对文章的鉴赏能力,使其对人权、种族问题形成正确认识。
三、通过教材内容渗透德育教育
        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渠道,教师进行语文教学时可以贴合学生自身的特点,有针对性的培养学生的德育知识。课堂是培养德育的主要场所,学生接触最多的也是教材,所以要以教材为主,促进德育教育的实施。教师在课堂讲授知识时,应向学生介绍所讲课文的时代背景和文化背景,让学生在深入了解课本内容时也得到了思想教育,从而有效地将德育教育渗透到实际教学中,让学生有独特的学习体验。例如,教师在讲解《离骚》时,就可以把屈原的故事讲给学生,让学生了解到屈原的精神,甚至也可以播放有关屈原的视频,让学生更直观地体会到屈原忧国忧民的思想,从而树立屈原在学生心中的爱国形象,也能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四、在课外阅读中进行德育渗透
        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为了改变课外阅读教学内容有限的现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学习水平、思想特点等为学生推荐课外读物,并列出书目,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增强其对阅读的兴趣和热情,并且给予其一定的阅读指导,使其在阅读时能够运用科学方法,增强阅读教学的实效性,进而促使德育渗透更好地实现。例如,《鲁滨孙漂流记》《复活》《老人与海》等都是值得学生阅读的内容。其中《鲁滨孙漂流记》主要描述了鲁滨孙在航海途中遇到风暴,漂流到荒岛上发生的故事,故事中的主人公具有强大的韧性和毅力,在荒岛中凭借自身的努力顽强地活了下来,在多年之后得以返回故乡。阅读中学生势必会折服于主人公顽强的毅力和坚持奋斗的精神,并且能够在遇到困难和险阻时将鲁滨孙视为自己的榜样。这种在课外阅读中进行德育渗透的方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拓展学生的认知范围,使其逐渐形成良好的思想认识。
五、通过课外活动渗透德育教育
        语文课堂教学时间毕竟是有限的,单纯地依靠课堂内的教学很难全面实现德育渗透,所以教师可以以教学内容为本,开展符合学生心理的教学活动,利用课余时间加强对学生的德育培养。通过形式多样的课外实践活动的展开,可以让学生把道德意识转化为自然情感,从而增强学生的道德素养。比如,可以让学生在课下观看《我和我的祖国》这类爱国题材电影,并让学生在课上时间对影片进行讨论和评价等。这些活动的顺利展开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开阔学生的视野,从而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语文课堂中渗透德育教育,在培养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同时还能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手段。通过德育的渗透,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参考文献
[1]姜胜成.新课标语境下高中语文德育问题研究[D].扬州大学,2019.
[2]刘向瑞.德育教育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J].文学教育(下),2019(10):184.
[3]段登玉.高中语文德育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分析[J].才智,2019(16):10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