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农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的有效整合

发表时间:2020/11/11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第54卷20期   作者:蔡文朗
[导读] 生活资源是一个非常广泛的素材库,尤其是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来讲,生活中存在很多基础性的语文知识,如果可以将这些生活中的知识运用起来,那么就能给学生创造一个更加优良的教学环境,实现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深层次掌握
        蔡文朗
        安徽省阜阳市颍东区杨楼孜汤沟小学 236000
        摘要:生活资源是一个非常广泛的素材库,尤其是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来讲,生活中存在很多基础性的语文知识,如果可以将这些生活中的知识运用起来,那么就能给学生创造一个更加优良的教学环境,实现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深层次掌握。基于此,对农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的有效整合进行研究,仅供参考。
        关键词:农村;小学语文;资源融合
引言
        小学语文教育改革的研究处于不断深入的过程中,教学效率是各科目都在着力提升的关键点,对小学语文教育而言多数只是处于基础教育的阶段。教师在保证学生能够充分接触对应知识内容之外,还应该保证教学效果和方法有足够的提升性,将教学资源的利用达到更高水平,这也是教育部门在提出课程改革后对基础义务教育的最高要求准则之一。
一、目前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目前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教学活动以教师为主体,知识传递处在单方面的传递模式中,学生在课堂上往往是被动学习相关的语文知识,这样就会导致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掌握并不牢固,层次较浅,影响到整体教学效果。第二,课堂氛围较为枯燥,缺乏热烈的气氛,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强。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很容易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一个浓烈的学习氛围,可以让小学生的学习兴趣高涨。而目前部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忽视了课堂氛围的营造,导致学生在课堂上并不能得到良好的情感体验,这就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第三,学生在课堂上的实践不足。语文教学离不开实践,只有通过合理的练习,才能让学生对相关知识形成有效的认知。而当前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上的实践练习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导致学生对有关知识的掌握还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
二、农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的有效整合的具体措施
        (一)优化教学内容创新语文教学
        教材是学生语文学习的组成部分,语文教师要善于根据学情取舍教学内容,切割组合创新教学,开发语文生活化资源,让教材活动成为用教材。教学中渗透生活化理念,创新语文教学,让语文课堂教学充满激情和魅力,丰富学生学习需求。拓展语文生活化教学,丰富学生课外阅读,有机融合课堂内外,把课堂教学延伸到学生生活。语文教师要巧用网络资源突破和弥补教材,让网络资源成为拓展语文学习内容的“时代活水”,构建开放的大语文课堂。
        (二)利用农村资源优势,彰显教学特色
        农村学校虽然地处偏僻,没有高大的教学楼和先进的教学设施设备,甚至师资力量也不及城镇学校,但农村也有自己的特色,农村有城市不具备的环境。

我们要想真正在农村实施素质教育,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就应该利用好农村特色资源,因地制宜地展开教学活动,开辟特色化教学模式,让语文课堂教学形式更加新颖,从而提高农村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推动农村语文教学的发展。例如教学《田家四季歌》后,学生认识了“春夏秋冬”几个汉字,但我们更应该让学生认识这几个汉字在生活中具体的“模样”。针对此,本人建议可以春天带着学生去春游,看一看春天草长莺飞、鸟语花香之景;夏天可以带学生去赏荷,看一看荷花盛开、听一听蝉鸣蛙声;秋天则可以带着学生去田间走走,瞧一瞧农民伯伯丰收的繁忙和喜悦;冬天则可以带着学生去林间散步,感受一年四季冬来的情形,真正体会一年四季的变化,体会“春夏秋冬”不同季节不同的景象,以此亦可以唤醒学生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三)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
        农村学生由于环境条件的限制,视野的局限性较大,教师应该从课堂、课外等多方面拓展学生学习的广度,增强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学生掌握扎实的语文功底,形成正确的观点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教师在教学上要营造和谐良好的课堂环境,给学生更多的思考和互动机会,尊重学生的思维成果。同时,指导和培养学生养成正确的质疑方法,让学生敢于表达自已的思维观点。其次,要激发每个学生的想象能力和空间,想象是语文创新的灵魂。因为语文是一门集情感、个性、极易激发想象力的学科,因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对其学习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四)就地取材种下求知的种子
        由于生活在农村的小学生对家乡的山山水水、农田作物、家禽家畜、花草树木的感性认识和直接经验均很丰富,因此,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带领学生走入田间地头、农家菜园去观察蚂蚁、追蜂捕蝶,亦可教他们制作标本、栽培养殖,通过以上途径可以将资源的利用率达到最大化,不仅有助于学生的科学素养发展,也可以帮助学生体验一种别样的愉悦生活。教师在教学“观察蚂蚁行为”一课时,可以将学生分成几组,并指导其在校园的墙角、树下或者自家的周边,去观察蚂蚁的各种行为,这不仅可以增加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还可以让学生去亲身感受蚂蚁的日常行为,体验童真的快乐。再比如在教学“观察植物的生长”一课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在自家菜园做实验,亲手播种育苗,让学生在此过程中详细记录植物的成长情况,观察植物根的生长方向与速度等,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获得植物生长变化的数据。
结束语
        在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中,生活资源的利用是大势所趋,这是语文教师需要关注的。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语文教师就要对生活资源充分利用起来,立足于此创新语文教学,推动语文教学不断发展进步。
参考文献
[1]戴荔花.浅析小学语文课堂生成性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名师在线,2019(34):17-18.
[2]杨永祥.信息化资源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2019(35):148.
[3]邱彬.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课内外资源整合策略[J].课外语文,2019(34):151-15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