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劳动关系管理工作的思考

发表时间:2020/11/11   来源:《当代电力文化》2020年17期   作者:王代军
[导读]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包含人力的分配,人员的招聘、培训等内容,不同的工作对人员有不同的要求。
        王代军
        国网晋中供电公司    山西晋中    030600
        摘要: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包含人力的分配,人员的招聘、培训等内容,不同的工作对人员有不同的要求。企业需要提升对劳动关系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要认识到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价值和意义,做到人性化管理,提升人力资源工作综合效能,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企业;劳动关系管理;人力资源
1 劳动关系管理及其重要性
        1.1劳动关系管理的概念分析
        劳动关系的管理主要是指通过规范的管理使劳动双方的权益等得到保证,始终维持和谐的劳动关系,从而推动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企业中的劳动关系主要是指企业所有者和员工以及企业组织等生产活动中所形成的关系,最主要的关系是所有者和全体员工之间的关系以及经营者与员工之间的关系。劳动关系的主体非常明确,一方是用人单位,另一方则为劳动者;受到劳动市场动态变化的影响,劳动关系也呈现出动态变化的趋势;另外,劳动改革实际上就是双方利益的调整,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影响了人们的日常行为方式以及思维,因此劳动关系的调整必须要符合劳动双方的利益,只有这样才能够推动双方的共同发展。目前企业的劳动关系管理中主要有以下几点工作:首先是要掌握当地的相关政策;另外要制定合理的企业规章制度,及时解决员工的疑问;还要根据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关的企业制度,及时处理员工之间的劳动纠纷等,努力营造和谐的劳动关系,推动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
        1.2 企业劳动关系管理重要性
        (1)利于企业正常运营
        从目前企业发展的情况来看,劳动资源是企业发展中最为关键的经营要素,如果管理出现了问题,则会对企业的正常运行造成不利影响,导致企业经营出现明显的问题或者不足。企业在对劳动关系进行处理的过程中,主要就是对劳动资源进行合理的分配以及整合,但是劳动同资本之间却存在一定的矛盾,企业资本为了将企业利益最大化,而劳动者需要提升工资,因此,这二者之间必然存在一定的矛盾与问题。如何对此种劳动关系进行处理,同时保障二者的利益,就需要对劳动关系进行合理管理,从而促进企业的正常运行。
        (2)利于企业凝聚力的提升
        目前,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需要注重对劳动关系的管理,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提升企业的凝聚力,进而有效提升员工的工作效率,促进企业竞争优势的提升,保证企业的顺利运营。如果企业想要快速发展,就需要注重劳动资源的归属感,以及提升企业的凝聚力,对劳动关系进行合理处理,尽量避免出现劳动者同企业资本之间出现矛盾与问题,降低劳动者对企业的不良情绪,促进員工的工作积极性的提升,为企业提升经济效益奠定基础。
        (3) 促进企业稳定发展
        企业在对劳动关系进行有效管理时,主要就是为了保证劳动资源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积极作用,为企业发展贡献积极力量,获得相应的经济利益。因此,站在劳动者角度来看,有效的劳动关系管理,就能够促进企业得到稳定发展。如果在企业发展过程中,有效落实此种劳动关系的管理,然后结合员工的工资水平,促使企业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目前,大部分企业需要扩大内需,从而提升经济利益,因此,就需要从薪酬管理进行分析,有效对劳动关系进行管理。另外,企业劳动关系管理如果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以及合理性,就能够有效避免社会纠纷的出现,利于社会经济发展的稳定,促进我国社会有序进步发展。
2 企业劳动关系管理工作完善措施
        2.1对人力资源管理方式进行优化?
        对人力资源管理方式进行合理优化,是解决劳动关系管理问题的有效途径。

比如:企业可以根据员工学习和培训需要,定期组织员工参加培训工作,提升员工的个人素养,在满足员工自我发展需要的同时,为企业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此外,企业还可以建立人才选拔机制和完整的晋升通道,为企业未来发展储备充足的人力资源,尤其是互联网公司,人员流动性较大,故此类企业不仅要重视培训,还要提前制定人才招聘计划,从而在员工离职后,在短时间内引进优质人才,满足企业的发展。针对员工离职后出现的劳动关系问题,企业应按照国家规定履行自身的责任和义务,比如:在劳动关系双方解除劳动关系后,企业应按照规定给予员工足够的劳动赔偿金,针对员工恶意跳槽的问题,企业可以通过法律手段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同时,还要在签订劳动合同时,与员工签订相关的协议,以避免此类问题的出现。?
2.2正确评估各类劳动风险,建立劳动风险应急预案机制
        (1)转变观念,强化法律意识。深入研究国家有关劳动合同法律法规的新特点,建立起用工制度科学化、用工机制市场化、用工管理规范化的劳动用工体系,促进员工队伍结构的优化和劳动效率的稳步提高,构建和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实现员工和企业的共同发展。(2)建立劳动关系应急协调机制。以制度的形式明确员工、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工会(职代会)三方在劳动关系协调方面的职责,如工会(职代会)应根据自身的特征,重点抓住劳动合同、集体劳动合同等关键环节,依法维护员工的合法权益,共同协调劳动争议,尽早化解劳动关系中出现的矛盾。
2.3建立完善的劳动关系民主管理系统,确保管理工作民主化
        (1)建立管理台账。建立招工名册、人员信息、合同签订到期时间、员工岗位规范等基础台账。特别是要保存好会议记录、讨论的经过、张贴公告的记录等证据,并履行相应法定程序,以防发生纠纷时企业无法举证的风险发生。(2)做好民主沟通工作。要履行相应的法定程序,即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和重大事项必须经过民主程序通过,并将直接决定公示或者告知。(3)完善法定手续。如对协商、讨论、公示、告知、签收等流程,完善法定手续。可以把规章制度作为劳动合同的附件发给劳动者,或向每个劳动者发放员工手册。
        2.4健全劳动合同?
        员工和企业在建立劳动关系后会签订劳动合同,劳动合同签订代表企业和员工之间建立了正式的劳动关系,且这种劳动关系被法律承认所认可。企业需要依据《劳动法》中的条款,为员工提供薪酬福利,而员工也要履行相应的义务。就劳动关系双方而言,员工通常处在劣势地位,一旦其权益受到侵害,其很难进行维权,因此,企业在开展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时,需要加强对员工合法权益的保护,而签订劳动合同就是企业保护员工合法权益重要途径,企业应健全劳动合同,使劳动关系双方的责任和义务在劳动合同中得到体现,对一些容易出现劳动争议的部分,应制定明确的条款,降低双方出现劳动争议的概率。此外,员工权益一旦受到侵害,其可以将劳动合同作为依据进行维权。?
        结束语
        劳动关系管理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健康和谐的的劳动关系可以提高员工的安全感和归属感,有利于促进员工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在劳动法律制度不断完善的形势下,规范劳动关系管理,构建和谐劳动工作秩序,是劳动关系各方当事人的共同目标,更是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使命。
        参考文献
        [1]黄璐.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创新分析[J].商讯,2020(10):188-189.
        [2]黄晓颖.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劳动关系管理问题及对策分析[J].商讯,2020(01):193+195.
        [3]魏鹏.建立和谐劳动关系与人力资源管理优化分析[J].人力资源,2019(12):71.
        [4]裴王瑜.关于完善企业劳动关系管理工作的探究[J].现代国企研究,2017(10):186+261.
        [5]朱彤.企业和谐劳动关系问题研究——从人力资源管理视角[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7,26(01):21-2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