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凤仙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曲靖马龙供电局, 云南 曲靖 655100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电力用户对电能的需求越来越大,对供电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安全、连续、稳定的供电质量是保障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前提。因此对于配网故障跳闸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来降低配网跳闸故障,对于进一步推动配网系统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关键词:配网故障、跳闸原因、解决措施
引言:在10千伏配网线路故障中,故障跳闸占比达到80%左右,线路跳闸不仅影响供电企业的经济效益,更重要的是严重影响了广大用电客户生产、生活用电。因此,本文对2019年马龙配网1条10kV线路全年故障跳闸22次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并采取相应的对策和措施,经过1年的运行实践,确实降低了故障跳闸的频次,摆脱了“跳闸王”的称号。
1 配网故障跳闸的原因
1.1外力破坏
随着民生配套工程不断完善和道路修建等施工作业不断增加,电力设施受外力破坏的频率越来越高,严重威胁着电网安全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因汽车撞断电杆、拉线、碰断架空导线、施工单位开展市政工程建设、修路、盖房等施工时,挖断地下电缆、损坏杆塔基础、高空作业车误碰带电线路等外力原因而导致配网线路故障跳闸日益突出。
1.2 通道林木线树矛盾
近年来,国家大力倡导植树造林,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要想富多种树”这些经典语录,说明了树木是环境的守护者,也是我们人类的共同财富。一些村民大量沿线路通道种植经济林木、果树等,再加上政府推出一系列严格管控树木的砍伐及树枝的修理的政策。使线树矛盾成了影响电力线路安全可靠供电的最大的隐患之一,给电网安全稳定运带来较大的影响。
1.3 小动物、鸟害的影响
据了解,春夏季是鸟类筑巢频繁的季节,而电力线杆塔的结构和环境是鸟类筑巢最好的地点,因为电力设备在运行中会产生散热,因而不少鸟类选择在电力线路杆塔的转角杆、电缆杆、横担处、瓷瓶上方“筑巢安家”,享受“得天独厚”的“宜居”环境。而鼠类动物喜欢爬,在爬的过程中,它们很可能触碰到开关或底线,特别是一些旧的电力装置没有设置保护设备,更容易被鼠类动物破坏。小动物的影响就像一颗颗“不定时炸弹”安装在电力设备上,随时都可能给线路设备的安全运行带来危胁。
1.4 配网网架结构不合理自动化程度低
因配网电压等级较低,受电网建设投资制约,配网线路建设经常是分区段建设,导致配网设备厂家、型号多种多样,制造水平和技术设计水平也是参差不齐,部分设备出厂时就存在潜在的质量隐患。另外配网设备周期性试验检测、轮换不满足要求,导致部份设备线路超年限运行。部份线路供电半径过长,线径过小、配网设备长运行时间较长,造成设备老化,导线松动、磨损、绑扎线脱落等问题引起配网故障跳闸。总的来说,配网网架结构薄弱、自动化程度不高、设备运行维户不及时,线路设备老化严重是造成配网设备故障跳闸的主要原因。
1.5 客户产权设备故障影响
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客户新增专变因用电的需求搭接在公用线路上。但因大部份专变客户的电力设施运行环境恶劣,且专变客户对用电安全不重视,没有配备专业的电力设施管理人员。在供电企业内部,因存在人力资源的制约、管理职责、产权界面划分不清导致对客户用电情况掌握深度不够,对客户安全用电管理的提导不力度不足。从而未能建立有效的客户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配网运行和客户服务的有效协商机制,客户管理存在“真空”现象。致使客户设备故障出门成为制约着配网安全运行的原因之一。
2 改善配网故障跳闸的措施
2.1增强电力设备的保护宣传,降低外力破坏力度
(1)在交通道路附近的杆塔上要涂抹醒目的反光漆,对于经常受到车辆撞击的杆塔,应当在杆塔上设置反光标志牌,降低事故发生率。
(2)对于已经遭受碰撞的杆塔设置防护栏,在埋地电缆位置设置标志牌,提醒施工人员在施工中不要损坏电缆。
(3)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新闻媒体、上门走访等方式,向广大电力客户宣传电力设施保护条例等法律条例,使群众更好地了解电力设施保护知识。
2.2 线路林木清理打造电网安全通道
(1)主动向电力线路附近村民普及电力设施保护条例相关知识,提醒群众避开电力线路通道种植树木,广泛宣传导线下的树障对线路的危害性,努力营造通道保护的浓烈氛围,从源头上减少线树矛盾给电力线路带来的安全隐患。
(2)各部门基层队所主动与各级政府、林业部门等单位沟通协调。将树障隐患给电力线路带来的安全隐患知识相关政府部门,争取得到地方各级政府部门的支持和理解,确保马龙配网内通道树木清里工作及时性、有效性。
(3)抓住修剪树障的有利时机,加大全网线路树障清理力度,及时消除线路内各种树障隐患,逐步减少因树障问题导致线路故障跳闸的现象。
3 强化线路运维管理,加装辅助设施减少故障跳闸率
(1)增强配电设备的日常维护管理,结合历年的线路运行数据,识别易发生鸟害或小动力破坏的地段,并对这些重要地段开展特巡。
(2)在识别出的鸟害及小动物破坏的重灾区地段的杆塔上加装驱鸟器、防鸟刺,或在杆塔的关键部位安装绝缘防套,将裸导线更换成绝缘导线等措施,以阻止鸟类、小动物活动造成线路接地或相间短路情况的发生。
(3)超前部署,从配网建设入手,使用特殊材质的导线做好导线防护处理,破坏鸟类、鼠类的生存环境,减少鸟类、小动破坏线路频次。
4 合理规划建设配网线路提升配网自动化水平
(1)找准“原因”对症下药。彻底改变以往配电网建设只求供电不求供电可靠性和供电质量的观念。在规划建设时,设备选型严格按高标准、高要求进行配置,提升配网硬件水平。
(2)做好电网前期规划,加快电网改造。将供电半径长的线路通过改造、缩小供电半径。对线路局部区段采取绝缘化改造,提升配网联络率建设,最大限度的提升10千伏线路“手拉手”供电能力。
(3)积极申报项目对老旧线路进行改造。综合评判整条线路的运行工况,充分引进新技术、新设备,提高配网的科技含量。对所改造的线路和新架设的线路都加装避雷器,按照配网自动化建设原则配置具备自动化功能的开关。配网新技术的应用,能够对配网起到快速防范、定位和故障切除等作用,是提升配网自动化水平的有力举措。
5 减少客户故障“出门”的措施
(1)建立高效的内部协商机制,明确各部门职责。由生产运行部门每月对客户故障出门的10千伏公用线路故障原因进行统计分析并输出到各部门。由供电所对客户开展安全用电知识宣传,做好产权设备的用电检查,督促客户开展缺陷、隐患治理工作。当发生因客户产权设备故障造时,各部门联合对故障现场进行现场勘察,分析故障原因,协调客户采取有效措施消除故障。
(2)开展专变客户分类管理,建设客户档案,重点加强对问题客户的安全用电知识宣传和设备管理技术指导和监督。针对部份客户对配电设备维护能力不足的,建议客户委托有资质施工单位对设备开展维护,提升设备管理水平,减少客户设备故障出门,实现供用电安全管理的双赢局面。
(3)采取技术手段,将客户设备故障拦截在其“门内”。 对新增客户产权专变推广使用客户产权分界点装设隔离开关、断路器,并设置相应的保护定值,当客户故障时,应有选择性的动作,缩小停电范围。对于存量用户,通过与客户协商、政府联合执法、申报项目等方式,分批次在客户产权分界点加装隔离开关、断路器,逐步减少客户故障出门频次。
结束语:
本文结合本地区10千伏线路跳闸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投入项目资金69.89万元,采取了文中所述措施,此线路从2019年的22跳闸9次降低到3次。经实践证明,文中所述举措,确实能有效降低配网跳闸次数,保障广大用电客户安全、稳定、正常供电。
参考文献:
[1]刘伟国.10kV配电线路常见故障有运行维护措施的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6,(18):64=65
[2]姚祥超.10kV配网运行事故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