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工程管理模式的创新与应用分析

发表时间:2020/11/12   来源:《当代电力文化》2020年第18期   作者:李少明
[导读]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对电力资源的需求日益增加
        李少明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韶关南雄供电局 广东 南雄 512400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对电力资源的需求日益增加,各界人士对电力工程建设质量给出了越来越严苛的标准。对建设电力工程脚步的加快,不仅让人们日常生活中对电力资源的需求能得到满足,也给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带来了崭新的活力。因此,加强对电力工程项目管理创新的研究,将大大促进我国电力工程建设的进展和整体工程建设质量。
        关键词:电力工程;管理模式;创新与应用
        引言
        任何工程的管理工作都需要一个全面的系统化的制度作为保障。管理工作在后期的良好运行需要有适合该专业方面的管理思想以及管理技术,在电力工程方面其管理的工作任务更加的具有系统化和专业性。随着电力方面技术的不断提高,也要不断地去完善以往的老旧管理方法。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对于技术要求专业性也非常高,会造成在管理工作中的各种问题现象的发生,所以在对电力工程工作的方面要去探索出适应电力作业的管理方式,不断地去改变管理中的思想观念,做好安全技术措施,去确保安全工作的同时也有稳定的电力行业的发展。
        1电力工程管理影响因素
        1.1管理因素
        电力工程企业在实施创优时会全权交付给专业管理人员管理,目的在于使工程设计和施工相统一,推动工程进度,一定程度也能体现工程项目设计者独特理念,更能快速掌握电力工程整体情况。与此同时,部分电力工程企业会采取业主管理模式,该方式最为显著的弊端即业主具备的经验、知识技能等存在差异,无疑成为阻碍电力工程顺利推动和整体管理的因素。事实上,监理模式是快速经济社会发展背景下延伸而出的新型管理模式,在该模式下工作人员具备和该管理模式相适应的管理知识与专业技能。当前我国很多电力工程项目已全面引进和普及监理模式,主要涉及监理、承包商与业主等不同主体,其中承包商与业主为项目合约关系,而监理则主要发挥保障工程进度作用。
        1.2人力因素
        管理人员在整个电力工程管理发挥着不可小觑的作用,其个人素质与整个工程质量有着紧密联系。对此,电力工程项目管理者自身要具备更高素质和水平,才能引领电力工程团队朝着更为深远的方向发展。与此同时电力工程创优管理者需结合实际情况提高管理标准,为全面改进电力工程管理提供可用条件和因素。电力企业可积极组织工作人员参与专业培训,提升整体素质。但从实际情况得知,我国电力工程创优管理人才培训相对落后,无论培训理念还是方式和发达国家相比较为单一,因而需要在后续工作中不断健全完善人才培训过程。
        2电力工程管理模式创新与应用
        2.1创新组织机制
        当前创新电力工程项目管理机制的主要工作内容是对电力企业的内部结构进行优化:第一,电力企业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对项目计划进行合理安排,其中包括日计划、周计划、月计划以及年度计划等。其中日计划的主要工作内容是合理安排每日的工作内容,而周计划则需要在安排工作内容的基础上对其进行总结,在完成计划制定后,工作人员还需要及时的将周计划方案录入到系统中,工作人员可以及时的对相关工作安排进行查看。通过创新电力工程项目管理机制,可以增加不同部门之间交流合作的力度,并能够对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进行实时了解,还可以灵活应对项目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从而为电力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
        2.2实现信息化管理
        电力工程管理要提升管理效果,需完善管理方式,建立完善的电力工程评估、监督管理和考核机制,还需实现自动化管理。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已经被运用到不同行业发展中了。

在电力工程管理中运用信息技术,可加强电力工程信息化建设,通过不断完善信息系统,将智能监控、预警、维护、计量系统等广泛应用于电力工程管理中。通过创新结合,实现实时获取测量信息,提升信息采集效率,从而提升工作效率。电力工程管理工作有其自身的特殊性,信息化系统便于对数据和信息进行访问,实现配电区与输电电线线路的结合,使电网实现智能计量。
        2.3加强安全管理工作力度
        2.3.1安全管理规范化
        在电力工程作业工作环境中,要使相应的监督工作做到及时的到位。对于一些小问题的发生要及时的上报,作出相应的完善措施,进而去避免大的安全隐患,避免造成人生命的安全悲剧,因此使相应的管理工作必须做到细致化,详细化要定期地进行工程方面的问题检查,对于管理工作中积极的工作人员要加以奖金的奖励,确保在管理环境中有一个积极的工作氛围,从而使得后期对于工作的监督管理任务更加的积极完成。其次,管理人员必须具备完善的专业素质,对于一些问题的发生要有预判的意识,去让管理工作可以有更加的针对性。对于管理工作中的任何职员都要进行严格的监督,使其进行规范的工作,不能让管理人员有任何的松懈监督的意识,必须培养其有责任心的态度。
        2.3.2施工环境安全管理
        在电力工程施工前要对相应的施工地点进行全面细致的了解,了解所进行工作的地质问题,以及周围环境问题,去确保工程在后期实行过程中的安全,对于现场要进行详细的勘察。在电力工程过程中,对于任何项目的实施都要有相应的方案去进行指导。在工作过程中对于技术的操作要有规范的要求,去确保规范的技术操作保证安全,对于一些大型的工程方面,比如西电东送的电气工程。由于这些工程需要跨越大部分的地区,同时地理环境的变化方面也是非常的严重,所以在工程进行工作前一定要做好充分准备,要有相应的安全设备去保证工作人员的安全。另外,一些要进行爆破等危险性高的工程项目要有相应的周围环境的防护手段。由于电力工程在进行操作时,要受到各种自然环境的影响,因此要特别的了解环境的变化,防止不可抗因素而造成的安全问题。
        2.4提升工程管理人员素质
        首先定期组织施工人员参与培训;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对电力工程施工人员提出比以往更高的要求和标准,不单单要具备较强的专业施工技术,还要充分认识施工安全和操作标准。对此,电力工程企业应定期组织施工人员参与安全意识、专业技能等方面培训,促使工作人员熟练掌握电力工程施工理论和技术的同时具备良好的安全意识,在实际工作中能在自动规范和约束施工操作行为,有利于提高施工管理效率和质量。电力工程施工管理主体为项目担任人和管理人员,而人员上岗时需经主管部门层层考核,之后才能投入到工作当中。此外施工管理人员还需具备扎实的本钱控制造价认识,做好施工材料选购和管理,科学合理控制施工项目预算,有效降低施工项目本钱,只有提升施工人员综合素质才能充分发挥电力工程管理效用。其次电力工程项目负责部门应强化对监理人员专业技能和综合业务素质培训,使监理人员能充分发挥自身职能做好监督管理工作。同时还要培养监理人员组织协调与突发事件处理能力,明确规范监理人员行为,提高工程项目监督管理质量。
        结语
        综上所述,电力工程管理模式创新与应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具体的工作实践过程中,要不断总结管理方法,在日益复杂的内外部环境影响下,树立先进的管理思想,形成科学的管理体系。同时,要不断对电力工程管理模式进行创新,不断学习先进的管理思想,因地制宜地对电力工程管理模式进行创新与应用,从而促进电力事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涛.基于电力工程管理模式的创新与应用分析[J].华东科技(综合),2019(7):267.
        [2]王坤.电力工程管理模式的创新与应用[J].住宅与房地产,2020(12):283.
        [3]张国都,朱磊.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及发展分析[J].工程技术研究,2018(9):178-17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