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晓明1 陈浩2
内蒙古华电新能源分公司 内蒙古包头市 014013 1
内蒙古华电新能源分公司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 010020 2
摘要:电力企业的安全管理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话题,加强电力企业安全管理是行业发展的首要目标。本文主要分析新时期电力企业安全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并结合安全管理现状,重点探究电力企业安全管理的有效策略,以期为电力行业的健康稳定发展提供重要保障。
关键词:电力;困境;安全管理;对策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对用电的需求量不断扩大,对电力行业的依赖也越来越深。电力企业的安全稳定直接影响人民群众的正常生活和社会稳定,电力生产的安全问题变得越来越重要。但在实际工作中,我国的电力企业在安全生产的管理工作还存在着诸问题,如企业员工安全意识不强、习惯性的违规频繁、安全规章制度刚性执行不到位、安全工器具管理混乱等,电力企业应该不断对之进行改进。
一、新时期电力企业安全管理的困境
1.生产安全意识薄弱
由于电力企业缺少对员工进行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的普及工作,没能正确处理好企业的发展、稳定和业绩的关系,导致员工的生产安全意识较弱,职工缺乏自我保护能力。在工作过程中频繁违章,甚至会造成责任事故。在员工进行外出作业时,工作人员不能够做到认真应用施工现场的施工技术和组织措施,甚至出现违反工作流程和不正确使用施工工具等问题,从而导致了一系列的人员伤亡事故和电力设备损毁事故。这些事故给工作人员自身造成了极大的伤害,也给电力企业造成了极坏的影响。
2.安全管理难以深入细节
当前社会,无论是居民生活,还是工厂、企事业单位工作的正常运转,都需要电力来维持,社会对电力的需求日趋旺盛。而电力企业常常注重企业效益而在日常的安全管理工作中忽视了安全管理的细节,甚至毫无危险意识。在没有发生安全事故时容易产生怠慢的思想。具体表现在不能及时制定施工现场作业规程、“五防”设备管理欠妥、应急预案管理不利等方面。不能按照规定的原则对设备进行正常周期性的维修和试验,对于存在缺陷的设备不能够及时处理,造成设备长期“带病运行”,电网的稳定措施不足,造成电力安全隐患。安全生产是电力企业运行的灵魂,只有对安全生产给予足够的重视,将安全管理落到实处,电力企业才能够长久健康的发展。
3.基层安全管理不力
在一些电力企业中,决策层和基层领导没能对安全生产达成思想上的共识。在决策层做出对于安全生产的决策时,基层领导不能够很好的贯彻执行。存在重生产轻安全的落后观念,存在侥幸心理,没能做到居安思危,往往只有在事故出现时才绷紧了安全管理的神经。这就使电力企业的安全问题屡屡发生,给电力企业的经济与文化都带来了不利影响。这就要求领导层要避免不作为,起到带头作用,创新管理思维和管理模式,利用职权做实事,切实加强对电力企业安全工作的监管,促进电力企业的良性发展。
4.员工安全责任意识不强
员工安全责任意识不强是导致电力安全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员工在没能对电力施工安全规则熟练把握的状态下就开始工作,以模棱两可的观念进行工作或是出于方便省事的心理进行作业,不遵守安全规则,都会造成严重的安全事故。还有一些员工思想固执,习惯性的按照经验进行作业,不按照规范的操作程序操作,根据个人意愿简化工作步骤,还有一些部门间缺少相互配合和沟通。这些问题的产生都是员工安全责任心不足的表现,这种责任心的缺乏将造成工作中重大的安全问题。
窗体顶端
二、加强电力安全生产管理的方法
2.1提高安全管理意识
为有效改善电力企业遇到的安全管理困境,电力企业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应提高管理人员的安全理念,注重应用现代化的技术开展管理人员的安全培训,对电力生产与维护中遇到的安全事故案例进行讲解与剖析,在此基础上总结经验提高企业的安全管理能力。同时,在安全管理工作中,应以安全宣导的方式提高生产人员的安全意识,对其安全操作能力进行检测,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方案,组织员工的培训活动,进而全面提升电力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具体工作中,为提高电力企业安全管理意识,应强化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能力,要求管理人员具有群抓群防的技术,对电力企业日常的管理工作进行安全技术指导,进而提高企业内部的安全管理能力。实践中,还应结合目标企业的发展现状,例如,电力企业安全工作的开展情况,对安全管理工作的细节进行合理设计,以此提高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水平,为电力企业的发展提供动力与保障。同时,安全管理理念也是企业在新时期获得稳定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对企业管理人员与基层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培养提供了理论基础,因此,实践中,技术人员应加强电力企业安全管理工作的有效认知,进而提高电力企业的安全管理责任与意识,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2.2完善电力企业内部监督制度
为了避免电力企业安全规则制度形同虚设的情况,必须在企业内部建立安全监管部门对相关规则制度的执行进行监督。安全监管部门的主要职责是对电力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安全问题进行管控,依据相应规则制度对职工生产行为进行约束,降低安全事故发生风险。同时,建立多层级的电力企业管理制度,由上级企业负责对下属企业和分公司的安全生产进行监督管理。除此之外,当地政府部门也应该充分发挥自身的监管职能,对电力企业生产环节进行严格监督,如做好电力企业生产设备年限检查等。
2.3加强对电力设备的管理
电力企业生产过程中,电力设备承担大量的运行负荷,尤其是室外电力设备,不仅要经受夏季高温炙烤、冬季低温霜冻,还要承受越来越频繁的极端天气影响,电力设备精细零部件和电缆使用寿命受到严重影响,需要高频率的保养和运维,一旦运维工作跟不上,就极容易出现电力运营安全事故,威胁周边居民生产生活。电力企业一方面需要做好日常运维和设备更新工作,一方面还需要做好技术研发或引进,借助高新科技的力量,实现对电力设备和电缆的远程监视,配合自动巡检技术、设备检测技术对电力安全事故进行预警,有效提高运维人员的工作效率,降低人工操作可能存在的疏忽或失误,降低电力安全事故机率。
2.4落实责任追究制度
安全管理工作是每一个电力企业工作人员都需要履行的责任,只有结合实际对责任制度进行落实,才能使员工对工作产生更多的工作热情,积极主动地完成自身工作内容,针对目前电力安全日常管理实际进行分析后发现,安全管理制度在进行落实时,需对工作人员需要承担的管理职责进行明确,加强不同级别的监督和管理,如果出现安全问题,可以通过责任追究的方式追究工作责任,并依据制度进行处理,使工作人员可以对自身行为进行约束和控制,强化责任意识,减少安全隐患的产生。将安全管理工作质量审核与工作人员的工资发放相结合,对安全意识强,表现良好的工作人员进行奖励,使其可以成为安全管理工作开展的榜样,使安全管理环境可以得到全面的优化。
三、结语
随着我国电力行业的不断发展,电力企业也将遇到更大的挑战。这就要求电力工作人员及时调整工作方式和工作方法,强化安全工作的思维,保证安全作业,提升电力行业整体的安全工作能力。
参考文献
[1]赵栓平.探索电力企业安全管理新思路[J].经营管理者,2014,(15):13-15.
[2]李建兵.浅谈电力企业安全生产创新思路[J].科技资讯,2013,(22):33.
[3]林敏.浅谈如何提高安全管理工作的质量[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5,(28):28.
[4]任廷杰.配电带电作业安全防范措施分析[J].现代国企研究,2015,(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