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水电工程灌浆施工技术与质量管理分析

发表时间:2020/11/12   来源:《当代电力文化》2020年第18期   作者:刘爱华,袁月丽
[导读] 在国内外水利工程的建设过程之中
        刘爱华,袁月丽
        山东省菏泽市东明县水务局,山东省菏泽市274500

        摘要:在国内外水利工程的建设过程之中,灌浆技术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因为灌浆技术凭借其本身的优势,所以大规模的应用在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之中。从本质上来说,灌浆技术的操作就是将一定的混合液体倒在相关的建筑物主体之中,而后通过一段时间的凝固,最终使得整个建筑主体具有更强的特性。一般的水利水电工程对于自身的安全性,渗透性都有着较高的要求,而相应的灌浆施工技术以及质量管理工作就满足了这一要求。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灌浆施工技术;质量管理
        引言
        对于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建设而言,灌浆施工是一项非常关键的内容,良好的灌浆施工活动不仅能够提升工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还能确保工程综合效用的有效发挥,但想要保证灌浆施工的质量,还需要相关单位结合工程实际对各项施工技术进行合理地应用,并对施工质量进行严格控制,如此才能为水利水电的施工质量提供支持,推动建筑领域的健康发展。所以,针对相关内容加强研究是很有必要的。
        1水利水电工程灌浆施工作用
        水利水电工程具备重要意义,所以该工程的灌浆施工十分重要。灌浆施工质量会影响整个水利水电工程的质量,因此只有采用科学合理的灌浆施工技术与合理的质量控制措施才能保证灌浆的质量,从而使水利水电工程变得更加安全可靠。水利工程是人们生活、工业和农业灌溉的主要水源,但由于工程数量多、分布广,其建设质量会受到地域环境、经济条件和技术等因素的影响。随着工程数量的增多以及扩建工程的增多,只有采取合理的地基加固措施才能保护水利水电工程的安全稳定,否则会因为地基的减少、地基可靠性的下降而带来结构漏水等问题,对整个工程运行效率和水平产生了极大影响,甚至会出现严重的安全事故而威胁人们的生命安全,给人们的工作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在地基加固中,灌浆施工是比较常见和适应性较强、效果较好的一种措施方法,在维护地基加固的同时,还能将防渗漏作用呈现出来。因此,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工作开展过程中,必须重视灌浆技术的应用,并与具体工程特点相结合,确定最佳的灌浆施工技术,加强对工程的养护验收,以保证灌浆工程质量,为水利水电工程的有效建设创造有利条件。
        2水利水电工程灌浆施工技术
        2.1灌浆材料选择
        一般而言,灌浆技术的应用主要采取水泥浆,或者是同时配置一些其他成分,以更好实现对于灌浆效果的优化保障。在灌浆材料的选择和配置中,往往需要首先考虑到可用效果,结合现场实际状况分析岩层的受灌条件,进而合理配置灌浆材料,确保其具备较强可灌效果,能够深入孔洞或者是岩层缝隙,有助于形成较强密实度,避免因为浆液过于浓稠影响其灌注效果。从灌浆技术的最后应用效果要求上来看,往往需要确保其具备较强防渗性能以及强度,可以较好实现相应施工作用结构的优化,避免相应结构出现严重破碎或者不稳定问题。当然,灌浆材料还需要具备理想的稳定性,避免其在施工应用过程中出现严重变质问题,析水率同样也应该得到积极关注。基于此,在水泥、水以及其他辅助材料配置中,不仅仅要明确各自比例,往往还需要重点做好试验检测工作,以避免因为灌浆材料的影响降低施工质量。为了更好确保灌浆材料的选择应用可以发挥出理想作用价值,往往还需要重点在施工前进行必要检测分析,以求更好实现对于相关材料的评估判断,对于存在明显质量缺陷的材料予以及时处理,避免应用到后续施工技术操作中,以此把好源头关。
        2.2钻孔
        在整个灌浆工程操作的过程之中,钻孔也是其中较为重要的一个步骤。

钻孔施工最主要的要求,总体来说就是垂直要求。其中相应的孔洞不仅要与整个水平面垂直,而且孔洞上方与下方整体要保持一致。其中最为复杂的就是帷幕上的钻孔,对于孔洞之间的距离也有较为严格的要求。另外在钻孔施工过程之中,对于打孔的先后顺序也有一定的规定。
        2.3压水试验和灌浆
        在灌浆操作前,往往还需要进行压水试验,以更好明确后续灌浆操作的各项参数信息,确保灌浆处理能够适应于孔洞,可以发挥出应有作用价值。在压水试验中,主要就是借助于适当的水压进行孔洞试验,结合时间以及水量进行判断分析,对于岩层渗透参数也能够准确评估。压水试验的操作处理需要重点把握好压力设置要求,确保水压能够符合施工要求,在不同孔洞以及岩层缝隙中具备较强适应性,同时控制好压水量,以最终获取较为全面详细的数据信息,辅助后续灌浆操作的执行。在压水试验后,就可以借助于配置好的水泥浆或者其他符合要求的材料进行灌注处理,具体灌浆方式以及技术手段需要充分结合不同地质状况以及现场条件优化选择,确保灌浆顺序以及工艺较为适宜合理。一般而言,如果现场条件相对比较理想,不存在恶劣地质条件,就可以采取沿全孔灌浆方式,不涉及较为复杂的施工工序,相对灌浆效率比较高,也能够较好实现对于整体结构的优化,灌浆压力的设置能够适当高一些,最终保障灌浆价值得到较好体现。从具体灌浆方式上来看,当前比较常用的主要有循环式灌浆以及纯压式灌浆两种,需要技术人员重点结合现场条件以及施工技术要求进行深入分析,以求最终选择最为理想的灌浆方式。当然,具体到不同灌浆方式的应用中,同样还需要重点关注于具体操作要点的详细把关,比如对于循环式灌浆法的应用,则需要灵活运用孔内循环或者是孔口循环等不同手段予以处理,以求更大程度上提升灌浆施工效果。
        3水利水电工程灌浆施工质量管理措施
        对于灌浆施工而言,能否对各项施工操作进行严格落实,会对施工质量造成直接的影响,对此,还应该对施工过程加强质量控制,首先,要在施工以前,要求设计单位结合图纸有效落实技术交底工作,要让相关技术人员以及监理人员明确工程技术要点,保证各项技术措施落实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其次,要专门设置质量控制人员对施工过程加强管控,一方面要通过巡视检查以及定点检查等方式,及时发现违规操作等行为,确保施工操作的规范性。例如,严格控制钻孔清理情况,并要求在清理完成以后对钻孔进行及时地密封;又如在对灌浆进行搅拌过程中,要对搅拌方法进行严格地控制,确保灌浆的的均匀性和流动性,避免灌浆质量对工程质量造成不利影响。另一方面,要对各项施工设备加强管理,在设备应用以前,要对其性能进行全面检查,避免设备存在安全隐患,对灌浆施工造成不利影响。除此之外,在具体施工过程中,如果只依靠压水实验来获得透水率还远远不够,还要求相关工作人员能够结合工程施工具体情况,对灌浆施工质量进行及时评价,在完成灌浆施工之后,还要妥善做好后续养护工作,正常情况下,在施工之后的4周之内,还要对灌浆孔进行严格检查,认真做好压水实验。在检查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还要做好妥善记录,确保所获取数据的精准性和完整性,通过对灌浆资料进行分析和排查,能够为工程灌浆施工质量提供保障。
        结语
        未来我国相关研究人员以及技术人员,还需要对灌浆过程之中的新技术进行不断地探索和更新,使得灌浆过程之中各个步骤的选择能够更加多样化,适应更加复杂的地质环境,使得整个进程更加顺利,为我国的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发展做出一定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徐德江.水利水电工程灌浆施工技术与质量管理的策略分析[J].江西建材,2020(03):107+109.
        [2]金玲.水利水电工程灌浆施工技术与质量管理措施分析[J].低碳世界,2017(10):109-110.
        [3]张继军,周青高.水利水电工程灌浆施工技术与质量管理措施分析[J].施工技术,2016,45(S1):930-93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