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涛
福建华电金湖电力有限公司 福建省三明市将乐县 353300
摘要:电力行业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产业,随着用电量的不断增加,电力行业的发展也面临一定的挑战。为保障电力运行的可靠性,相关部门要加强电厂安全运行管理,对运行过程中的风险进行科学有效的防控,确保电力供应的稳定性。
关键词:风险控制;电厂;安全管理
引言
在电力行业发展速度逐步加快的背景下,促进电气设备更新发展和良性运转成为助推经济社会进步,满足人们生产生活要求的必然选择。电气设备的管理以及维护工作直接影响到电厂的运转,也影响到电厂的整体效益。面对这一情况,促进电气设备安全运行,并为这一目标的达成而积极推进管理和维护工作的创新优化成为电厂需要高度重视的问题。电厂在运营发展中要充分考虑实际情况,了解电气设备管理与维护当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严格遵循科学原则做好管理与维护工作。
1风险控制内涵
风险控制是指通过风险识别、风险预测、风险评价等方式,对各类风险管理技术进行组合优化,从而实现风险的有效控制和灾后后果的妥善处理,以最小的安全管理成本获取最大的安全保障。在企业安全管理工作中,风险是衡量危险发生概率、危险危害程度的重要指标,是某一类事故发生可能性与事故结果的组合。由于风险存在具有其客观性,任何时期、阶段都不可能完全消除风险,即处于安全性、危险性并存的状态。在电厂生产中,安全风险可以通过预测、预见实现有效辨识,并针对辨识出的安全生产风险采取一系列风险控制措施,实现安全生产风险的有效预防和控制,达到预定的风险管理目标。
2电厂运行过程中的安全隐患
2.1工作人员安全隐患
电厂的整体运营十分复杂,在运行的过程当中需要工作人员进行操作。工作人员需要严格按照火电厂的运行和管理制度进行操作,并且要重点对存在安全隐患的地方进行精细操作,但是由于很多工作人员没有较高的安全意识,不按照相应的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导致违规操作,就会埋下安全隐患。同时火电厂设计人员在设计的过程当中不科学不合理,从而也会引发安全事故,由此可见火力发电厂诸多隐患当中,人员的安全隐患是十分重要的因素。
2.2安全运行管理手段落后
目前,很多火电厂开始重视到了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同时制定了相应的安全管理制度,但是安全运行管理的手段较为落后,往往是采用传统的管理模式,没有将信息化技术网络技术等先进的管理技术手段引入到火电厂安全运行管理当中。因此,在进行安全运行管理的过程当中,不能够达到较好的效果,不利于火电厂安全问题的解决和预防。
2.3安全监督工作较为缺乏
在火力发电厂中安全生产管理问题十分重要,关系到电厂的发展。然而在实际管理过程中,仍然存在较多问题,其中最明显的问题之一,就是我国许多火力发电厂中针对安全生产方面,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和体系。同时许多管理人员的素质相对较低,在管理工作中无法对相关问题提高重视,导致安全生产管理作用得不到全面发挥。而且还有部分管理人员缺乏相应的监督意识,许多相关事宜往往在出现问题的时候,管理人员才会着手调查,从而造成了问题责任无法明确的现象,这样一来奖惩工作就无法落实到位,不利于火力发电厂经济效益的提升。
3风险控制在电厂安全管理中的运用
3.1 提升员工的安全工作意识
在对火电厂进行安全管理的过程当中,要重点提高员工的安全工作意识和管理人员的安全管理意识。因为在火电厂运行的过程当中,很多事故是因为人工操作而造成的,因此要对火电厂的工作人员进行定期的安全知识培训,要在培训的过程当中将理论培训和实践培训相结合。同时要对一些常见的安全事故原因进行总结,并且要通过实际操作的方式让员工了解到,如果不按照规定进行操作将会带来严重的后果。安全管理意识培训要定期开展,做到警钟长鸣,这样才能够防止火电厂在运行的过程当中出现安全问题。
3.2提升工作人员综合素质,改善管理维护
电器设备的运转关乎电厂安全生产目标的达成,所以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管理与维护工作始终被放在一个突出位置。除了要在思想上重视这一工作之外,还需要落实到实际行动当中,而落实行动就离不开相关工作人员的主动参与和不懈努力。一方面,电气设备管理人员需要加强对电气设备相关内容的学习力度,有效掌握设备保养、使用、参数调整等诸多方面的知识与实操技能,以便在具体工作当中对运行设备实施全方位监管,随时把握并记录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转状况,为制定维护措施和科学化的管理方案提供必要根据。另一方面电厂需要对设备维修人员进行专业化培训,使得他们能够积极学习先进且应用广泛的设备维修技术,保证持证上岗,将维修责任落实到每个维修人员身上。同时,维修人员要认识到自己的责任与使命,强化责任感,根据电厂的运营状况科学制定检修计划与方案,有效发现电气设备运行当中的安全问题与隐患故障,以便把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
3.3在生产过程中加强重视标准化
在火力发电厂生产过程中,安全问题十分重要。会直接影响生产质量和生产效率。因此,在执行管理任务的过程中,管理人员要加强生产过程中的安全管理,保证管理工作能够落实到位。另外,还要重视生产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加强对员工的培养工作,通过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同时在培训的过程中还要渗透安全生产的内容,以此树立工作人员正确的安全意识,通过培训提高生产的质量,减少生产过程中安全事故的发生。与此同时,管理人员要根据电厂生产情况,对管理方法进行改善,既要保证管理工作得到全面的落实,又不能够打击工作人员工作的积极性。此外,对于火力发电厂的生产过程而言,管理部门要对整个流程进行掌握,并根据了解内容和相关标准,制定完善的操作标准,要求员工严格按照标准进行生产作用。要加强新技术的使用,减少操作人员的投入,从根本上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3.4构建有效的事故预警机制
事故预警机制是在事故发生之前运用科学的方法,对电厂可能会发生的安全事故进行详细的分析,对影响电厂安全的因素进行全方位的评估和监控。建立安全预警平台,采用模拟的方式进行预测,并对事故进行前瞻性的预测,开展对事故的动态分析。这样就可以及时的对事故进行处理,将安全事故的危害性降到最低。在事故的预警机制中最为重要的两项内容就是对运行安全的源头进行分析,对危险的因素进行评估。这两项主要的工作内容都是属于事故前的预警工作。一般情况下来说,电厂安全运行事故产生的源头主要是电厂的环境状态与电厂的机器设备以及人为因素。因此,在事故发生之后需要及时的对事故发生的原因分析,辨别事故发生的源头是什么,知道是什么影响了运行的安全事故。然后针对事故的发生的原因进行及时的分析与处理,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解决安全事故。如果安全事故已经发生就需要对安全事故进行及时的处理,在最大范围上降低事故发生的损失。
结语
总而言之,电厂安全管理是一项基础却极其重要的工作,安全管理的精细化是电厂发展的必然途径,通过精细化管理策略,调动电厂所有员工,通过完善制度、设备维修、管理培训、危险预测等措施,来细化电厂安全管理的方方面面,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保证电力安全,促进我国电力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廖杰红.发电厂电气设备安全运行的管理和维护[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9(28):97-98.
[2]徐彩云.关于火力电厂电气运行安全管理的思考[J].科技资讯,2019(06):39,41.
[3]崔延辉.论如何提高电厂电气控制系统的安全运行管理[J].化工管理,2018(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