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信息自动化技术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0/11/12   来源:《当代电力文化》2020年第18期   作者:李秋华
[导读] 在水利水电工程中,应用信息自动化技术可以提升工程建设水平
       李秋华
        山东省菏泽市东明县水务局,山东省菏泽市274500

        摘要:在水利水电工程中,应用信息自动化技术可以提升工程建设水平,通过应用信息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可以收集相关数据,并且对数据进行分析,从而为水利水电工程提供多元化服务,防止资源浪费,为工程建设人员提供了可靠参考依据。不仅可以加快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效率,还可以促进水利水电行业的自动化发展,有利于我国水利水电工程朝着科技化方向发展,也为我国经济效益作出巨大贡献。但根据现阶段我国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情况来看,还需要对信息自动化技术进行深入研究,将该项技术合理应用在工程建设中,真正实现信息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信息自动化技术;应用
        引言
        当前,技术的发展更新必然带动着自动化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运用,信息自动化技术同时为水利工程的蓬勃发展带来了一个新的契机。在水利工程的建设中,信息自动化技术主要运用在水利工程的规划、勘测与管理等方面,从而保证水利工程的整体质量。
        1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信息自动化技术应用意义
        1.1发挥技术功能
        水利水电项目建设环节,自动化技术运用可模仿自然界中生态系统的运行规律,展现出良好的功能优势。此技术的运用可在节约能源,促使经济高效发展的前提下,解决工程建设过程面临一系列问题。运用过程以自动化、大数据等技术作为基础,以高速性为原则,对工程建设环节供水情况以及事故信息等快速显示、及时预警。建设环节需要秉承安全和效率等理念,将自动化技术覆盖工程整个生命周期,提升信息发送以及接收速度,确保适应此类工程长远发展的建设要求。
        1.2符合时代发展需求
        自动化技术是基于信息技术发展,将其应用在水利水电项目的建设当中,人员可就施工环节面临问题展开分析,使用PLC技术对合闸位置自动化控制。还可结合实际建设管理需求,安装上位机接收、存储管理数据。互联网的发展,使得大数据、3S技术、远程控制等技术取得巨大突破,利用上述技术可实现对建设资源的高效利用,保证工程建设和时代发展步调高度相符。
        2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信息自动化技术的应用
        2.1云计算和云服务
        云技术和云服务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新研发出来的网络运行模式,云客户端体现了当前工作量的转移,不再依靠单一的计算机来完成,而是将工作量全部转移到云端,计算机连接云端便可以实现准确无误的操作。用户端的计算机只需要像浏览网页一样,在云服务的界面中完成操作即可。而水利云服务主要就是结合了现代的通信技术、微电子技术和信息处理等多种方式,构建了水利工程运行的自动化,主要是以水利工程的监测为目的,有助于信息的即时采集,对于水利工程的运行起着很好的监测作用,可以由此来监测和预防自然灾害的爆发,加强对于水利资源的管理。
        2.2局域网设计
        对水利水电工程进行建设中,为了提升其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水平,需要构建完善的局域网,对相关信息数据进行传递中需要借助于局域网,以此可以实现信息共享。在水利水电项目中,局域网也是重要的基础组成内容,所以对局域网进行设计时,需要合理应用信息化技术,保证其兼容性以及扩展性,还应该以发展的眼光合理应用相关的先进技术,根据实际要求结合相关标准构建整个系统,确保可以发挥系统的互联互通作用。在系统扩展以及升级中需要采用开放式的设计方法,只有提升了系统的开放性,才能够为系统保留充分的升级改造空间,使系统具有较好的发展性。

对系统内部进行设计时,应该与局域网以及外网进行有效连接,将各个布置点和相关设备形成统一整体,以此提升信息传递效率,提升信息的利用率。
        2.3接地和屏蔽
        一直以来,在我国水利水电工程中,防雷方面的工作一直使用了接地和屏蔽措施,接地和屏蔽是一种常见的防雷手段,其经济性比较高。为了提升接地和屏蔽效果,需要对接地电阻的工作年限以及阻值进行全面保障。通过物理学理论研究可知,电阻的阻值和正压值保持正比关系,所以,在满足安全条件的基础上,应该对电阻阻值进行合理减小,从而对电压进行有效控制。不过,小阻值电阻往往要花费较多成本,在系统配置中还应该考虑到经济效益等。在泵站以及中控室中包含较多的通信设备,如果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可以防雷接地网直接连接,并且与其他的水利动力装置进行搭配使用。除了做好防雷工作还应该落实相关的屏蔽措施,经过电气系统的应用可以将其金属地板与钢筋笼连接在一起,也可以直接安装屏蔽电缆,以此来给电力系统提供一个外部笼状结构,这样可以对雷电产生的高压进行有效屏蔽。对金属屏蔽网以及屏蔽电缆进行实际安装时,还应该与接地母线进行有效连接,尤其要保证母线处于机房内部,对母线进行多点均匀架设,从而保证系统的安全性。
        2.4水文检测
        在建设水利水电项目过程,可利用自动化技术对水文检测系统展开设计。设置遥测站6个,中心站2个,将水库范围之内水文信息进行全面覆盖。结合工程需求,可在适当流域,完成测站设置,实现对此范围内船闸实时监控。设计水利项目时,需遵循安全以及高效的原则,切合实际,确保各项设计可行性较高,满足项目长期运行需求。设计水文检测系统时,可借助现代化通信技术,以自动化播报形式,协调IP和VPN,保证二者关联性。与此同时,运用自动化技术,能够检验并且报告实际水位信息,还能将送水情况以及其中问题即时显示。此外,若检测过程遇到极端天气,不会对测站运行工作产生影响。在设计水利水电类项目时,需落实防雷工作,防止产生雷击事故,损毁检测设备,对水文检测工作造成影响。
        2.5利用GIS技术
        GIS作为自动化技术种类之一,其在水利水电项目的建设过程,具有描绘密集事物的特点,可分析现实事物,结合建设目的自动成图。通过计算机系统,展开工程描述,从多个角度分析工程建设情况,以全面视角加以调整,提升工程建设信息获取准确度。同时,还可使用无线模块,对采集数据展开分析,并向上级管理中心上传,参建人员对工程信息地获取更加及时,结合环境需求,选取低成本的建设方案。例如将GIS技术运用在水利检测项目的建设过程当中,以GIS完成工程选址,可对工程区域地形展开客观分析,对工程建设过程各项部署工作以及应急措施展开自动化计算。与此同时,利用GIS,还能对工程建设面临的风险进行评估,向人员发出预警信息,确保参建人员以及工程周边人员安全。当前,全球温度逐渐升高,我国7~8月为洪涝高发季节,因此,可能对水利工程的建设造成影响。在GIS的运用下,可利用先进技术,分析工程区域气候条件,及时做好防洪抗灾工作,为工程建设提供良好环境。
        结语
        综上所述,对水利水电工程进行实际建设中,需要合理应用信息自动化技术,为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可靠保障,能够实现各个系统的简便操作,提升各个系统的运行效率,所以信息技术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水利水电企业应该对信息自动化技术进行合理应用,全面推进我国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进程,实现水利水电工程的社会效益以及环保效益。
        参考文献
        [1]曾湘.信息自动化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的应用探讨[J].低碳世界,2017(8):100-101.
        [2]何秀红.信息自动化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的应用探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21):303.
        [3]郭婷.信息自动化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的应用研究[J].数码世界,2017(12):239.
        [4]刘远红.信息自动化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的运用[J].四川水泥,2019(6):32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