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斯汗
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根河市供电公司运维检修部 内蒙古呼伦贝尔 022350
摘 要:本文重点针对配电网的专线接入模式及其技术原则展开了全面分析和研究重点,有效调整电力结构,合理优化电源布局,全面升级配电网系统,有效保证配电网的供电运行安全性和稳定性,为人们提供质量更高的电力资源。
关键词:配电网;专线接入;技术原则
当前随着我国城市电网建设速度不断加快,存在很多用户配电网专线接入方式存在一定的问题,受到多种不同因素的干扰,在整个配网供电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上有所不足。相关供电工作单位为了有效解决电网建和供需调配问题,展开了大量专线优化以及间隔调整工作,有效整合专线接入工作模式,全面加强专线报装管理以及全寿命监管工作,将供电专线资源进行合理分配,以此来全面提高配电网的供电效率和稳定性。
1.配电网专线接入模式和原则分析
1.1专线接入模式
由于我国部分地区在配网的专项建设资金上无法及时下达,用户方面报装紧急,因此需要进行小规模投资,通过见效更快的方法来有效应对这一问题。因此,通过大量实践工作分析和研究,对专线接口进行合并是当前比较有效的电网专线接入工作方案。专线间隔合并主要的优势在于整体的施工难度较低、经济效益较高,同时可以有效解决近期报装受到明显限制等各种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和用户方面的协调难度较大,同时供电能力有局限性,停电影响范围较广,主要适用范围在一些紧急工作状态下来加以使用[1]。
1.2公网T接
主要供电优势表现在电网的资源使用率较高,接电入户比较简单,同时用户的投资规模相对较小。缺点问题表现在影响工网的正常停电检修工作,会加大配电网的运维工作难度,同时经常会出现配电网,无法满足供电负荷增长的工作要求,进而需要增加新线路,在紧急供电事故状态下可以加以使用。
1.3解决远期新增负荷问题
当远期的资金储备充足,变电站内部10kV间隔扩建工作,可以直接解决间隔不足的卡口问题,通过变电站间隔扩建直接提供,主要的工作优势在于施工难度较小,不存在用户方面的协调问题,整体的共电能力较强,缺点问题表现在间隔的使用率相对较低,远期会形成公网净格能力不足,网架搭设存在较大的困难适用范围,主要在电网规划远期负荷完全稳定之后,所有线路均需要通过变电站直接供应。
1.4有效解决间隔使用率不高问题
当远期资金充足,选址和协调工作存在更多的可选择性,可以有效提高变电站的供电工作能力。在解决特殊工作时期间隔和遗留所产生的各种问题,可以全面提高间隔使用工作层次,可以全面提高大负荷量用户的供电需求,同时提高公网变电站的间隔电力资源直供工作能力,有效解决远期可能产生供电间隔不足等多方面问题。
通过新建开闭所转供方式主要的工作优势,表现在进一步扩展了间隔资源,同时在整体的接入方式上更加灵活多变,可以充分满足双电源用户直接接入的工作要求,同时起到了良好的间隔过渡工作效果。主要工作缺陷表现在建设难度较大、经济效益较低,同时在专线的合并协调难度较大,整体的供电能力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适用工作范围方面,主要在中期或近期规划发展过程中配电网部分负荷供电能力不足,负荷较小的线路可以直接通过开闭锁转供[2]。
1.5解决供电可靠性较低问题
为了全面满足十三五期间的规划工作目标,有效解决现状遗留等方面问题,同时还需要对前期供电电网出现的供电负荷量较大、供电线路衔接故障等多方面问题进行全面解决和分析。通过历年网架过度设计工作方案经验,有效形成更加科学合理的目标网架,充分满足网格化的规划工作标准和要求。
1.6满足网格化建设工作要求
网格化负荷切割工作,在工作过程中主要优势表现在可以合理分配供电系统负荷资源,同时实现各站负荷平衡,有效缩短供电半径,同时提高供电负荷转化率。缺陷问题主要表现在建设周期较长,公网的投资量较大,在使用过程中适用范围在中远期区域内部供电线路比较稳定,需要进一步提升网架结构,同时要全面提高供电工作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相关供电单位经过大量实践工作分析和研究,推荐多方案相互结合的设计方式,采取因地制宜,根据不同的负荷工作性质,在不同的报装时期合理接入,真正做到资源的合理统筹规划和配置。
2.专线接入技术原则
一级供电用户需要采取双电源的供电模式,双回路需要来自不同的等级变电站,包含了110kV变电站和35kV变电站等,通过开关站提供出实时性供电电源。
二级用户需要以双回路的设计方法来加以开展,非重要用户需要根据不同的供电负荷容量大小直接接入对应的变电站当中。开关站和配电室设计如下:在110kV或35kV变电站实现专线用户接入工的标准,平均单路接入容量需要超过8000kVA的10kV工业用户,平均单路装机容量需要超过15000kVA的10kV非工业用户,在供电线路当中需要配备备用供电线路,主要通过公网统一进行T接。开关站环网柜直供:开关站直供用户线路可以直接通过单路装接容量小于8000kVA,超过8000kVA的用户,可以直接接入到10kV变电站当中备用线路直接通过公网统一进行T接。
对于大型开闭锁在选址建设过程中,需要对变电站的周边环境状况进行全面勘查和分析,同时需要对间隔紧张的现有变电站周边状况进行勘察,可以通过使用2进12~14出的设计方式,单回进线电缆可以使用2×400的设计方式。开关站需要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设计方式,最大装接容量大小需要控制在30MVA,最大的供电负荷量需要控制在20MW。小区开闭所和园区内部开闭所出线设置电缆通道,以此来有效满足环网的建设工作要求。通过使用2进6~10出的接线设计方式,单回进线截面设定为400,最大的装接容量控制在20MVA,最大的负荷总量保持在10MW[3]。
3.结语:
由此可以看出,专线作为特殊用户的产权线路,在具体的供电工作过程中会受到电网发展产生制约,因此需要进行更深层次的分析和研究,制定出更加可行的配电网专线接入方式,提高供电工作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参考文献:
[1]洪博文,黄碧斌,葛磊蛟.基于配电网接纳能力的分布式电源并网案例库架构设计[J].电力自动化设备,2019,39(02):21-27.
[2]蔡菲,欧阳武.基于变电站容量与间隔资源的配电网协调规划[J].江西电力,2018,42(02):22-25+28.
[3]吴鸣,于辉,熊雄.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的基本原则[J].供用电,2017,34(12):3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