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家栋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贵港平南供电局 广西贵港 537300
摘要:在我国进入21世纪快速发展的新时期,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对电能的需求也在与日俱增。我国10kV及以下配电网发展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现已初具规模。但是,根据对配电网现状的分析,前阶段建设水平不高,技术迭代不彻底的问题,仍然影响着当今配电网的运行。如何保证配电网运行的安全性、稳定性、可靠性和环境友好性,探讨更加符合未来要求的配电网的发展方向,就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
关键词:配电网;10kV;配电线路;发展方向;标准化
引言
目前,我国电力技术的完善和发展,在人们生活中,电力已经成为人们生产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相关单位也在不断的加强配电线路的设计改造,同时完善10kV配电所综合自动化工程设计。在施工中,施工单位需要重视技术的创新,制定针对性的对策,优化1∶10kV配电网工程质量管理要点,提高施工的安全性,保证线路经济可靠运行。
1创建智能配电网的意义
配电网技术主要是面向技术的,能够对供电质量进行保证,使电网运行效率得到提高,对用户服务进行创新。5G通信技术能够使配电网通过传统供方主导、依赖人工管理、导向供电的运营模式转变为高度自动化、潮流双向流动、用户参与,主要意义为:其一,优化配电网的运行,提高经济效益,5G通信技术使用先进监控网络实时监控运行情况并且优化管理,使系统容灾比和负荷率得到提高,充分使用系统容量,延缓或者降低电网一次设备投资,从而产生显著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其二,提供可靠且优质的电能,对社会经济发展进行保证。智能配电网在对供电可靠性进行保证的时候,还能够提供给用户更高的电能质量。5G技术结合DFACTS等技术,能够使因为各种原因导致的短暂供电中断问题进行解决,还能够解决电压谐波、暂降、不平衡等问题,保证高科技设备能够正常的运行,促进现代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为社会发展提供可靠电力保证;其三,有效节约能源,使能源危机得到解决,从而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5G技术能够满足适应性的需求,接入大量的DER并且使并网成本得到降低,促进可再生能源发电发展,使化石燃料碳排放量与使用量得到降低。有效促进环保,转变电力能源结构和生产方式,使大量一次能源得到节约,避免浪费,并且使全球能源危机问题得到解决,开展绿色电力,使社会经济能够健康的可持续发展。
210kV及以下配电网发展方向的探讨向
2.1与智能配电网相适应的负荷预测
在进行配电网规划时,负荷预测工作非常关键,也是进行配电网规划的重要基础。具体来说,其需要对变电站的位置、容量等信息拥有明确的了解,并在此基础上科学预测未来负荷和负荷类型。电力负荷会受到分布式电源和电力负荷的影响,导致预测结果的准确性无法得到保证,所以,在运用智能配电网预测负荷时,需要结合不同地区的用电性质,构建合理的配电网模型。(2)配网自动化与供电区域、网络结构的关系。作为智能配电网建设的基础内容,配电网的自动化水平对于配电网络结构和运行方式也会产生较大影响。如何实现配电网自动化与地区规划相协调,切实确保配网自动化水平与配电网整体设计协调发展是智能配电网规划工作中的主要内容。在实际工作中,配电网自动化水平高低与通信、信息等相关技术的应用程度,以及电网结构、设备质量有着很大关系。由于各个地区的发展水平、网络结构和设备使用情况各不相同,导致每个地区对于配电网的自动化要求不同。(3)分布式电源和储能装置、微电网技术下的配电网优化规划。
电网配电网负荷预测之所以会出现变化,主要就是因为接入了大量的储能装置,导致电网配电网负荷预测面临一定的阻碍,不确定性较强,所以如果想要对分布式发电和储能装置进行全面的优化,必须不断加强智能配电网规划建设。在进行智能配电网优化建设时,需要保证电源结构的合理性,并对不同类型的电源进行协调,使其可以进一步提高利用效率。首先,与以往发电方式相比,传统发电方式与可再生能源发电具有一定的差别,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分布式电源虽然可以输出较大的电流,但是其输出量变化性也比较强,自然条件会直接影响输出量,所以需要针对地区特有的气象条件变化规律进行统计分析,从而建立相应的智能配电网使用模型。其次,由于每个地区所处的发展阶段不同。所以在解决分布式电源的规模、电网扩展规划制定以及选定最优布点等问题时,需要在智能配电网规划的初步阶段,通过对电网设备的容量裕度及增容方式进行探讨,并对所用技术、经济评价方法和体系进行研究,最后分析得出配电网分布式电源、储能装置最终配合容量。
2.2加强促进10kV配电网施工工程管理体系改革
由于当前市场竞争持续激烈,造成电力企业的利润空间不断下降,为此,我们必须通过管理方法,预先做好一切准备,以确保执行管理电力公司10kV配电网建设项目的任务顺利完成。对于电力公司,要积极加强责任人的领导作用,通过责任人的模范领导作用积极领导管理,确保他们能顺应时代的发展趋势,积极学习先进管理。10kV配电系统的工程管理方法,特别是通过设置岗位,提供人员和管理系统,弥补10kV配电网建设工程管理过程中的不足并积极改进。加强岗位方式调整保证,使10kV配电网建设项目管理部门全体人员可以积极参与10kV配电网建设项目的管理,明确职责,确保管理的良好执行。在电力公司内部,不同服务之间的有效集成可以改善不同服务在10kV配电网建设项目管理中的协调性,清晰准确,以确保系统的有效实施。
2.3智能化的运行管理
智能化的运行管理能力,取决于配电网的智能化程度,与传统配电网相比,智能化配电网具有更强的自愈能力,更高的安全性,更优质的电能质量和更友好的人机互动等诸多优势。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随着通信网络、传感测量、保护测控、自动化等技术的不断完善,配电网智能化的可能性能到了有力的技术加持。智能化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实现配网管理现代化、提高供电可靠性和供电质量。通过主站和配电终端以及终端相互之间的配合,提高调度运行控制及故障处理能力,实现配电网故障区段的就地快速切除;合理选用光纤、无线等通信方式实现对配电网全面监控,减少故障查找、故障排除时间,提升配电运检管理水平和运维检修能力。配电自动化工程应按照统筹规划、同步建设、差异实施的原则进行建设。根据实践经验,关于建设智能化配电网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①推行新技术时,切不可一蹴而就。一味的提倡高新技术,反而会使配电网因多次改造变得全局不统一,技术繁杂,增加运行管理的成本。②可以优先建设试点工程,总结效益,分析其移植、推广的可能性,把优质的技术由局部辐射到全局。③要重视运行管理人员的技能培训,同步提高业务水平和技能储备。
结语
在智能电网建设过程中,能够使电网运行效率得到提高,并且使供电可靠性得到增强。现代5G通信技术被广泛应用到多行业中,在创建智能电网的过程中,要使5G通信技术得到加强,在智能电网建设中使用大量的新型技术。另外,5G通信技术应用到负荷控制、自动化配电、分布式电源控制、用电信息收集等领域的应用效果更好,今后要使5G技术的使用得到加强。
参考文献
[1]DL/T5729-2016.配电网规划设计技术导则[S].北京:国家能源局,2016.
[2]胡习部.电力系统中的智能配网设计[J].集成电路应用,2020,37(7):100-101.
[3]李敬如,原凯.区域能源互联网:配电网发展的高级形态[N].国家电网报,2020-07-07(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