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 力自动化系统中电子信息技术应用研究

发表时间:2020/11/12   来源:《当代电力文化》2020年18期   作者:许泳涛
[导读] 改革后,受社会发展的影响,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不断进步
        许泳涛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晋城供电公司
        摘要:改革后,受社会发展的影响,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不断进步,生产力的发展也推动着电力自动化系统不断进步,使得电力自动化系统在社会建设领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由于生活水平的发展,传统电力系统已经无法满足如今大众的生产生活需要,为了解决这一矛盾,在实际应用中,需要结合电子信息技术,才能显著提升设备中自动化水平,更好地服务大众。
        关键词:电子信息;电力自动化系统;实际应用
        引言
        现如今,众多行业将迈向智能化作为长期发展目标,电力系统也在向智能化发展,并取得一些积极成就。智能化需要电子信息技术提供支持,电子信息技术会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电力系统的整体自动化水平。
        1电子信息技术概述
        1.1电子信息技术发展现状
        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的科技发展和经济水平距离发达国家还有很大的差距,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研发停留在表面上,大多数的电子信息技核心技术尚未掌握,产品得由他国引进,但随着近年来我国实力的不断增强,科技发展水平迅速提升,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速度空前加快,并取得了显著成果,但仍需不断努力,深入钻研,力争取得突破性的成就。
        1.2电子信息技术的重要性
        现代生活中处处都运用到了电子信息技术,其所涉及的领域十分广泛,同时其也是国家的重点工程项目。在教育部等三部委联合印发的《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教职成〔2016〕9号)中指出,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员到2025年预计缺口950万人,信息技术人员缺口较大。因此,发展电子信息技术可以极大增加国民经济收入,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推动社会不断发展。
        2电力自动化系统应用中电子信息设备的组成部分
        2.1硬件条件
        在实际的电网操作时,对每一个工作环节的仔细检测是十分重要的,系统必须保证时刻都对操作进行记录,以此来为工作质量提出保证。由此可知,若想要系统检测准确,必须要以完整的硬件来作为基础,如此才能够使得工作效率达到标准,其中遥测量和遥信量为电网操作中所必须的核心数据。我国的电力工作大部分都是采用微型机作为远动装置,简单称为微机远动系统,该系统主要工作范围是对信息数据的收集、采用以及控制,通过信息数据尽可能避免了大部分的错误操作,从而营造程序化的工作环境,保护系统安全、准确的运行。同时,根据收集到的大量信息数据,核心系统还能够实现对信息的识别工作,对每一条信息进行分析是否能够为工作提供有效帮助,将有用的信息留下,对错误信息进行筛选,而后进一步发出正确指令,对系统进行远程的操控工作,以上即为遥测、遥信、遥控以及遥调四大基本操作。
        2.2 电子信息系统
        要实现自动化,不止要有硬件设备支持,也需要软件系统发挥管理作用。软件系统依托硬件系统实现各种复杂的自动化功能,随着技术水平不断提高,软件系统下的子系统日益专业化、多样化,可以满足不同自动化要求。应用配套管理系统,可以明显提高自动化水平。例如典型的能量管理系统,可以实现对电能的合理分配,可以在工作中进行各类相关信息的登记与计算。而信息采集系统能够获取电力硬件系统设备参数,通过监控系统分析这些信息,可以确认是否有参数异常,并根据既定程序评估异常,做出相应调整并留下记录。


        2.3软件条件
        电力系统工作需要掌握大量的信息数据,信息数据的准确性即为对工作质量的保障,技术人员往往需要发电量、用电量等各项基础数据来对不可确定的因素进行分析,从而制定相关计划来采取预防措施,而这些工作的完成离不开计算机技术作为支撑。计算机中的检测软件是各种各样的,每一个都有着不同的功能,技术人员需根据检测内容的定位来选择正确的检测软件,在遇到突发情况时应立即采取相关措施来解决问题,降低电力系统运行存在的风险系数,提高运行效率和安全质量水平。例如,能管系统顾名思义能够大范围的管理工作流程,根据特点和应用能够分为发电计划类、发电控制类、网络分析类、市场交易与管理类以及调度员培训模拟类,不同的类别能够操作出不同的功能。此外,对于操控和数据收集的软件需要满足实时更新不同数据,而后进行采集工作,同时存在着记忆系统,在发现数据异常时,能够较为迅速的对以往数据追忆并展开自动调度工作,自动对异常数据进行更改并实时记录,简化工作人员的具体操作。
        3电子信息技术在电力自动化系统中的发展趋势
        随着各领域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发展,现代电力自动化系统也将引入其他新技术,如互联网技术、微设备控制技术、通信工程技术和大数据分析技术等,正因为这些新兴技术的引入,才使得电力自动化系统能够跟随时代脚步不断进步,智能化方向不断发展。依照目前的形势来看,电力自动化系统已经逐渐脱离传统发展模式,正在逐步从高等级电压往低等级电压发展,特别是在工作设备方面,正由单设备向多设备发展。同时,由于人工智能和电子信息技术的越来越普及,电力自动化系统也正在向多元化、信息化、智能化等领域不断扩展,在此发展趋势下,电力自动化系统将在计算机技术、通信工程技术以及电力电子技术等多学科领域的背景下逐渐地融为一体。在此基础上,不能能够强化电力自动化系统的功能,也能够有效提高系统的信息储备量,以便接纳和输出更大容量的信息流。当前,电气自动化领域的研究热点逐步向电子信息设备以及自动化设备兼容放下发展,如若能够有效提高电子信息设备以及电力自动化系统设备的兼容性,就能够有效保障供电系统和发电系统的平稳运行,也能够减少因设备不兼容而造成的电力系统故障,影响广大人民生产生活的用电需要。此外,正因为电力自动化系统对图像分析技术以及图像处理技术的需要,使得有关图像处理的相关技术能够应用于电力自动化系统中,例如新兴的红外成像技术。而电力系统通过引入新兴科技,使得电力自动化系统对于图像的处理更加智能化、多样化和便携化,这一优势也有效促进了电力自动化系统的多元化发展。近年来,电子信息技术在电力自动化系统中的充分应用取得了不小的成就,但是也遇到了一些急待解决的问题。这里面就包括了电子信息技术与电气设备的不兼容以及新技术如何快速引入操作系统的问题。但是这些问题并没有停止电子信息技术在电力自动化系统中的发展进程,反而使得电力自动化系统在引入外界新技术的过程中不断完善自身的包容体系,这也对未来电子技术在电力系统的发展指明了一条正确的道路,才能满足社会进步的需求。这样一来,电力设备才具有更强的功能性和兼容性,进而能够对更好地服务于电力自动化系统,发挥出其应用的作用。
        结语
        电力资源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优质的电能应是电力企业所追求的长远目标,企业应不断地向电能转化方面分析,将自动化系统与信息技术充分结合,在保证传统电力供应工艺不变的情况,提供供电新形式,弥补存在的缺陷,提供高效、稳定的电力条件。
        参考文献
        [1]王博磊.电子信息在现代工业中的应用分析[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18(2):145-146.
        [2]常莉.电子信息技术在电力自动化系统中的实际应用[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9,8.
        [3]高硕 .信息技术在电力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分析[J].信息与电脑 ( 理论版 ),2019,11.
        [4] 张娜 .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在工业领域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J]. 河北企业 ,2018(7):53-5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