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 彬
国网天府新区供电公司,四川 成都 610000
摘要: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给电力公司的企业财务管理带来了变化,亟须深化改革财务管理体系来适应时代发展。本文从大数据对电力基建项目数据需求支撑、数据利用要求、数据资源提供方面阐述了全过程财务管理运用大数据的必要性,并具体介绍了全过程财务管理的构建基础、方法、具体内容,提出了构建数据平台、加强数据运用以及拓展财务系统功能的具体举措,以完善大数据时代下电力基建项目全过程财务管理。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财务管理,电力公司,基建项目
一、引言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通过大数据带来的对信息处理的优势,构建信息数据化的全过程财务管理体系势在必行。全过程财务管理需要将财务活动融入项目完整的生命周期,参与包括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招投标、工程施工、竣工验收、竣工决算及后期评价在内的各个环节控制,而不是仅仅局限于工程成本核算和付款环节。由于电力基建项目涉及金额巨大且项目类型繁多,传统的财务管理体系中存在不少误差与纰漏,造成了极大的资源浪费同时也缺乏对项目过程的管理控制以及对风险的预测和防范。因此急需建立全过程财务管理体系来优化资源配置实现全过程控制,以及防范风险。
二、大数据时代下电力基建项目全过程财务管理的必要性
(一)大数据对电力基建项目的投资数据需求提供支撑
电力基建项目主要包括建设各类建筑以及附属设施,同时也包含改建以及扩建工程。除此之外还包括建设场地征用及清理费、项目建设管理费、项目建设技术服务费等其他费用。近年来,国家电网公司电网建设投资力度不断加大,2010年—2015年我国电力工程投资完成额分别为7051亿元、7393亿元、7466亿元、7611亿元、7764亿元、7914亿元。这些数据的获取与处理分析都需要基于大数据才能予以实现。大数据的运用能够为供电力投资决策提供数据支撑,从而更有效地实现决策目标。例如,某电力曾在2013年根据国民生产总值、电网运行方式、各级电网容载比、大用户报装容量、各产业用电损耗、人均用电增长率以及电力负荷的数据,运用大数据分析得出电网最高负荷达到477.3万千瓦、负荷增长率高达31.13%,得出原有电网规模无法满足负荷增长需求的结论,从而灵活调整投资战略决策,依据2014年所预测的用电负荷进行扩建输变电工程,保证了电网基建项目投资与收益的合理化。
(二)大数据对电力基建项目建设的数据利用提出了更高要求
当前,电力基建项目建设中的数据利用成为了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重点。电力基建项目的业务量不断增大,在项目运营中其“供”和“需”两方面数据量也迅速增加,数据中心的建立发展已经成为大型电力企业项目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环。目前,国家电网已经在北京亦庄、上海、陕西建立了三座大数据中心。国家电网随着智能电网与特高压工程的进一步发展,势必将会产生更复杂多元的数据信息,大数据中心的建立将我国电力安全与电力信息化进行了紧密结合,为其以后的长足发展奠定了信息基础。同时,对数据的进一步的挖掘和利用需求也催动了对大数据技术的发展要求。由于国家电网的数据大量以非结构化的模式存在,如何对非结构化的数据进行挖掘和分析对大数据的建设和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而,大数据时代对于提高电网企业的全过程财务管理效率来说也有着重要意义。
(三)大数据为电力基建项目提供全过程数据资源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能够提供大量电力基建项目的工程统计数据以及电力企业的相关财务数据等,进而为电力基建项目的全过程财务管理提供了数据基础。2016年1月,电力工程质量监督总站借助电力工程质量监督工作平台,完成了2015年全国电力工程建设规模统计工作,数据包括电力工程投产规模、新开工规模和在建规模。发电工程涉及7个项目种类包括火电工程、水电工程、风电工程、光伏发电工程、垃圾发电工程、生物质能发电工程及其他发电项目等,电网工程涉及750千伏输变电工程、500千伏输变电工程、330千伏输变电工程、220千伏输变电工程、110千伏输变电工程、东北电力基建项目数量之多、数据之复杂,而大数据时代为电力基建项目提供了丰富的数据资源和更多的数据处理方式选择,比如全国电力工程建设的竣工投产规模、新开工规模以及在建工程规模的具体分布比例,是电力基建项目运用大数据的一种呈现,有助于电力企业的全过程财务管理。
四、大数据背景下完善电力基建项目全过程财务管理的举措
(一)整合基建项目财务数据资源,构建大数据平台
在财务管控平台的基础上,结合项目全过程的历史数据,搭建大数据平台。利用现代财务数据软件,将物资成本数据、非物资成本数据、概算数据,财务管控系统中工程资金支付数据,以及外围的投资计划、资金计划、工程施工进度节点等数据及时归集和整合,形成一整套能完整反映工程项目基建项目情况的财务大数据平台,以便于项目全局管理。同时,各供电公司基于大数据平台可以展开多种方式的数据查询,比如多维度、组合式或批量式,并按业务对象(如项目、成本类型、供应商等)细致到明细数据进行查询。整合基建项目财务数据资源、构建大数据平台对各工程项目综合分析、优化资源配置、强化过程控制的工程全过程财务管理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加强基建项目各环节大数据的财务管理运用
基建项目全过程财务管理包括五个财务管理阶段,因此完善电力基建项目的全过程财务管理必须加强各环节大数据的运用分析。由项目规划阶段始,至竣工结算、决算后评价阶段为止,整个过程都需结合事实数据与工程项目积极做出分析。基于历史数据构建大数据平台,以此大数据平台为工具,制定详细的项目预算计划,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实时对比项目资金的实际支出与预算存在的差异,并以数据为支撑,解释这种差异内在的原因。对接电网滚动规划,应用电力负荷预测大数据分析结果,合理安排基建项目投资策略在评价阶段,灵活进行投资策略调整,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保证电网基建项目投资与收益的进一步合理化。以大数据平台为基础,通过各数据的计算分析,建立财务管理绩效评价体系,由始至终确保大数据在全过程财务管理各阶段的有效运用,同时,完整的数据支持使得全过程财务管理环环相扣,保证了基建项目财务管理前后的一致性。
(三)拓展财务信息系统功能,对接财务信息系统与大数据平台
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发展实现了财务电算化,财务电算化系统功能的不断拓展为基建项目全过程财务管理运用大数据提供了可能性。要切实加强基建项目各环节大数据运用,必须对接公司财务系统与大数据平台,从技术上实现全过程财务管理的大数据运用。能够对资金信息实时采集,通过对接端口自动抓取数据平台中资金实时流动数据至财务电算化系统,从而对提升对基建项目资金支付的管控能力;对接信息系统与数据平台能够减少重复性的数据分析工作,快速弥补历史数据分析存在的不足之处。例如,按照工程的竣工标准,自动得出工程决算款项,按预先设置好的多种分摊计算规则(如按资产数量分摊、按资产价值比例分摊、按指定比例分摊等),将待摊基建支出费用、安装工程发生成本转资成为竣工设备等。后期操作中,系统通过财务信息系统与大数据平台的对接,按照竣工决算规则的参数设定,快速匹配计算分析所需财务数据,自动进行竣工决算处理。
在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大数据不仅为电力工程项目提供了更广泛详细的数据信息,同时,对工程项目的财务数据进行挖掘分析能够提高财务数据利用效率,有效促进了基建项目的全过程财务管理。基建项目的全过程财务管理需要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进行开发财务信息新功能,实现公司财务系统与大数据平台对接,减少财务人员重复数据分析工作量,进而提高基建项目的投资决策效率。
参考文献
[1]王瑾.电力基建项目全过程财务管理体系建立与实现技术[J].中国市场,2017,02:215-216+232.
[2]蒋金川.关于如何完善电力基建项目全过程财务管理研究[J].现代国企研究,2017,18:9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