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延超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黄化供电公司 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 811200
摘要:电网调度工作涉及的内容具有多样性,但是在实际运行的环节中会经常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为了保证电力系统的平稳运行,要积极引进先进的技术设备,加强人才的培养,充分结合电网调度工作运行的实际情况完善调度计划,使之促进电力事业的可持续健康运行。围绕电网调度工作的主要内容进行阐述,详细分析产生该现象的原因,以此为依据提出有效的解决对策,旨在为日后研究工作的顺利进行奠定基础。
关键词:电网;调度;运行方式;优化对策
1电网调度工作的主要内容分析
电网调度内容相对复杂,要充分结合电力系统运行的实际情况,首先需要找准调度管辖区的范围,了解设备的运行状态,并对其进行调度,在调度的过程中及时做好记录,以此防止产生的故障对设备正常运行造成影响。了解电压以及电网的频率,并加强对电网事故的处理与分析,以此保证电网的正常运行。电网调度工作的开展需要将可能的影响因素进行整合并分析,针对年度以及月度的具体情况制定调度计划。由于电网调度工作相对复杂,为了保证电网的安全运行,做好前期的控制与分析工作较为关键,对电网的调峰进行掌握,制定科学的发电计划。同时,要密切关注机组运行的状态,在此环节中将现代化信息技术应用其中,尤其是针对于继电保护装置来说,要将整定计算工作作为重点。
2 电网调度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加强电网调度运行工作可以实现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但是在实际运行的环节中仍然会存在一些显著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调度运行技术较差。调度相关的技术手段较为落后,未积极引进先进的技术设备,在技术人员配置方面存在不合理的现象,不能满足现阶段电网运行的实际需要。第二,倒闸操作不规范现象时有发生,在开展电网调度的过程中,经常出现并网入网等问题,在处理停送电的环节中,经常出现不合理的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主要与倒闸操作票编写人员的主观因素有关,尤其是在编写操作票的过程中,没有制定一致的标准,增加了电网调度的难度。第三,调度计划不合理。部分单位在开展电网调度的过程中没有充分结合电网系统运行的整体情况,尤其是在制定停电计划的过程中,忽视安全因素,对电网检修工作带来影响,且重复停电现象时有发生。从电网停电时间申请角度进行分析,在停电时间的确定上往往不具有准确性,其中停电时间延长等现象经常发生[1]。
3 电网调度运行方式的优化路径
3.1优化故障点控制路径
为了能够有效避免故障发生,相关部门需要制定详细的巡检制度,通过巡检制度掌握电网的运行情况,依托科学合理的巡检方法,对易发生故障的区域强化训练,确保能第一时间发现问题并制定处理措施,避免事故扩大。巡检工程中做好记录,针对疑似故障的位置,做好标记,通过适当增加巡视频次等方法,了解目标区域的故障现象,避免故障发生。同时,还需要结合电网调度系统的运行特征,结合本单位的统计资料,对电网调度过程中的相关危险点进行全面分析,了解常见故障的表现特征,制定科学有效的故障处理措施,这是避免故障发生的有效手段。
3.2加强电力调度人员管理,强化工作人员责任意识
电力调度运行过程需要人力的参与,因此,电力调度人员的有效管理是必不可少的。虽然电力大多是通过机械设备进行调度,但是,电力设备只能根据提前设定的程序进行工作,对于特殊情况的处理并不具备主观思考的能力,电力设备机械化的特点既是优势同样也是劣势,电力设备在运转的过程中依然需要人工进行监管。
而目前很多电力调度人员在工作的过程中敷衍了事、粗心懈怠,由此一来,也增加了安全事故发生的几率。因此,加强对电力调度人员的管理、强化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是当务之急,只有让每个工作人员都意识到自身的责任并能够将自己负责的部分做到位,才能减少人为事故的发生。加强电力调度人员的培训工作,通过培训让相关人员增加更多的知识、技能储备。除此之外,电力调度人员还需要在实践中得到锻炼、摸索经验,以便处理常见故障的时候更加得心应手。
3.3优化工作环境
调度系统的自动化推动电网的前进步伐。借助自动化系统,可实现各项工作的统一管理。但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仍存有诸多问题,原有的工作程序已经无法与之匹配,影响系统的安全运行。另外,部分电力企业的工作环境有待加强,职员与设备安排不合理,自动化设施易受到客观因素的影响,因此,应加强机房环境的管理,有效减少职工的违规操作,保持设备的正常运作。
3.4积极引进先进技术
为了保证电网调度工作的有效运行,则需要积极引进先进的技术,以此为依据可以有效的防止事故的发生。例如 :以雷雨天气为例,此时则可以将雷电定位技术应用其中,实时监测线路的运行状态,在此环节中可以借助雷电定位技术的方式及时发现线路所存在的跳闸问题,并制定预测方案。除此之外,建立健全完善的数据库,将数据库技术有效的应用其中,监测设备的运行情况,并将设备的运行参数进行收集与整合,为了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则需要对相关的参数信息进行分析,并对其进行优化,保证电网调度工作的有序进行。可以将 EMS 高级应用软件应用其中,将其广发的应用在母线负荷预测、安全约束机组组合、安全约束经济调度和安全校核等各个环节,切实做好建设框架、总体设计、系统研发、试点工程建设以及推广工作等工作,以此保证电网调度自动化技术朝着创新的方向发展。
3.5培养人员素养
在当前的信息技术支持下,电网调度自动化的实现,对相关工作人员也提出了新要求。因此,电力企业应培养工作人员的综合素养,提高其与自动化系统的契合度,以便促使其更好的完成本职工作。对此,最常见的方式便是加强培训教育,定期进行专业培训活动,并给予优秀员工外出学习交流的机会,以端正其工作态度,提高工作积极性,有助于工作人员熟练操作相关的系统设备,以免出现操作不当,影响系统正常运行。另外,企业还需注重职工的思想意识,在日常工作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员工的职业素养,以及良好的责任意识,最大限度消除电力错发以及延误发送电力的情况[2]。
3.6建立监管体系
为加强系统管理,应建立有效的监管体系,在保证系统先进性的同时,应进行灾害防御管理,以降低自动化系统的使用风险。各电力企业的电网系统是与其他地区系统相连的,无法实现完全独立,然而建立完善的监管体系,可以较为准确的掌握电网运行中的异常情况,并及时派遣技术人员到指定位置进行检修维护,减小灾害对电网系统运行的损害程度。对此,电力企业可采用专属的监管系统进行该项工作,也将现有的数据网络与其他监管体系连接起来,从整体上保证电网调度系统的安全运行。
结束语
电网调度运行方式的优化路径具有多样性,在此环节中要将现代化科学信息技术有效的应用其中,合理应用数据库技术,在开展调度的过程中要对电网负荷情况进行全方位的了解,注重提高调度管理的安全性,尤其是在设备检修的过程中要做好闭环管理,以此促进电网的平稳运行。
参考文献
[1]周永.电网调度运行事故处理及预控措施分析[J].南方农机,2019,50(24):193.
[2]沈海亮.电网调度运行方式优化措施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9(24):125-126.
[3]杨跃.电力调度运行中的安全控制策略探讨[J].科技经济导刊,2019,27(36):58.
[4]蒋绍忠.电力调度运行管理中若干问题的探讨[J].低碳世界,2019,9(12):207-208.
[5]刘炳.智能电网调度运行面临的关键技术研究[J].河南科技,2019(34):122-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