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结构建筑火灾危险性及防范措施

发表时间:2020/11/12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第18期   作者:王彤 杜经伟 孔祥彬 韩俊韬
[导读] 木结构建筑具有使用寿命长,抗震性能好,舒适度高和设计多样化的特点。
        王彤 杜经伟 孔祥彬 韩俊韬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浙江省 绍兴市 312500
        摘要:木结构建筑具有使用寿命长,抗震性能好,舒适度高和设计多样化的特点。也是我国古代常用的建筑材料,现代社会虽然材料来源广泛,也会有很多建筑采用木结构形式。但木结构建筑有一突出的缺点,即防火性能不强,一旦发生火灾,所造成的损失难以估量。本文根据我国现阶段木结构建筑火灾的发展现状,通过分析木结构建筑自身特点和特殊的火灾危险性。提出木结构建筑的防火措施。
关键词:木结构建筑;火灾危险性;防火问题
一、引言
        我国现如今有很多木结构建筑在数百年的地震、战乱与人为灾祸后,仍然完好无损,可见其结构性能的良好,无论是寺庙道观、风景名胜,还是古老街坊都有不少木结构建筑的存在。木结构建筑不仅施工简单,冬暖夏凉,外形美观,而且还有防震、抗风与耐用的诸多优点。但防火性能差是木结构建筑的主要劣势,一旦木结构建筑接触火源,极易燃烧,火势发展迅速,难以扑灭。本文现就对木结构建筑的防火问题加以分析。
二、木结构建筑火灾
2.1木结构建筑火灾危险性
(1)木结构建筑使用大量的木材,火灾负荷大,耐火等级低。摩梭人居住的木楞房为纯木结构,与现代建筑要求相距甚远,且大部分为祖代相传,年代久远,极其干燥。
(2)木结构建筑多采用含有大量可挥发树的松、柏、杉等树种,这些树脂起到了助燃效果,造成了“火上浇油”的危害。
(3)木结构建筑大多规模宏大,基本都是空间高、跨度大、门窗多,供氧充足,加之内部陈设的各类物品,具备良好的燃烧和火焰传播条件。
2.2木结构建筑火灾特点
        和钢筋混凝土等砖瓦材料建筑相比,木结构房屋具有以下特点。
(1)火势发展蔓延速度快。木结构建筑火灾发生时,高温烟气在室内升腾,沿垂直的木构件迅速蔓延,并在屋顶积聚,快速到达轰燃阶段,形成建筑的全面燃烧。
(2)燃烧猛烈易垮塌。木结构建筑多采用松、柏等木材,火灾荷载大,加之建造年代久远,木构件极为干燥。发生火灾时,易形成猛烈的立体燃烧,造成建筑物垮塌。
(3)火灾扑救难度大。木结构建筑建造特点及地理位置等客观因素,给火灾扑救增大了难度。泸沽湖离县城消防队较远,加之消防水源缺乏、消防车通道不畅、防火间距不足等问题,导致火灾难以扑救。
(4)建筑及文物受损严重。木楞房装修精美,自身不仅拥有无法估量的价值,而且其内部通常珍藏有唐卡等文物和珍贵的艺术品。发生火灾时,易造成建筑及文物的极大损失。
2.3木结构建筑火灾原因分析
        据文献资料显示,导致木结构建筑发生火灾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人为因素;二是电气。人为因素造成的火灾占火灾总数的90%以上。
(1)日常生活及建筑物维修中的用火不慎。据统计,生活用火引发的火灾约占木结构建筑火灾的40%,主要表现在做饭、采暖、照明等生活用火不慎。
(2)电气设备的安装、线路的敷设以及使用不当。据统计,电气火灾约占木结构建筑火灾的20%,主要有线路老化、绝缘破坏;照明灯具长时间烘烤近距离可燃物;电气线路过负荷;违规安装电气线路等引发的火灾。另外还有宗教及祭祀活动引起的火灾;吸烟、纵火引发的火灾等。
        由于木结构建筑的诸多优点,以及现代人们节能环保意识的增强,木结构建筑增多是未来建筑业发展的趋势之一。
三、木结构古建筑消防安全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消防意识淡薄,自防自救能力差。受历史遗留、经济状况等因素影响,造成当地民众消防安全意识淡薄,当地政府消防责任不明,消防管理不善。从火灾案例看,民众的消防安全意识淡薄是造成火灾的最大因素。
(2)旅游开发带来火灾隐患和管理难题。

泸沽湖旅游资源被大量的开发利用,为增加经济效益,私搭乱建功能用房,造成防火间距严重不足,消防车通道不畅等问题。随着客流量的增加,人为致灾因素增多,消防管理工作难度加大。
(3)缺少消防专项资金投入,公共消防基础设施和建筑内部的消防设施不完善。有的重点保护的木结构建筑周边未设专消防队伍,即便已经建队的,由于经济条件等制约因素,消防器材装备也相对落后。
(4)木结构建筑消防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有待完善。1984年颁布实施的《古建筑消防管理规则》(文化部、公安部,文物字[84]第251号)是木结构古建筑消防安全管理的专门法规。由于其自身历史的局限性,在消防安全责任、用及管辖范围的确立,古建筑的消防给水、灭火设施等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消防器材配置的针对性等多方面已远不能满足实际需要。
四、提高木结构建筑防火能力的建议对策
        从技术层面入手提高木结构建筑防火能力,主要有以下四点。
        首先,火灾自动报警系统,通过报警系统能有效的发现与报告火灾,当火灾发生时其能够启动消防联动设备自动装置。将其安装在人员密集场所与可燃物储存处很有必要。也可以安装一氧化碳监测装置,如果建筑燃烧条件不充足,不完全燃烧会产生无色无味的一氧化碳,通过一氧化碳监测装置能够防止建筑使用人员与消防队员中毒损伤。
        其次是自动灭火系统,常见的自动灭火系统有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但木结构建筑一般体积较小,安装消防水源与压力来源是需要占用较大的建筑空间的,建议安装气体灭火系统,既能做到环保洁净,又能节省空间。
        再次是电气安装标准,木结构建筑电气设备种类较多,很多寺庙中都会安装吊灯、念佛机、莲花灯以及佛前灯等。建议在配电线路敷设上参照有可燃物的吊顶或闷顶内线路敷设的有关要求:积极采取封闭式金属线槽、不易燃的塑料管等防火设施。配电线路敷设可效仿消防用电设备方法,即线路暗敷在厚度高于30mm的不燃烧结构保护层,也可以明敷在具有防火保护功能的封闭式金属线槽与金属管内,电缆尽量采用矿物绝缘类物质,插座、灯具以及开关要有隔热散热功能。
        最后,防火分隔。多应用防火墙、防火挡块、管道阻火装置如管道护套与防火阀等来进行防火分隔。也可以用材料阻燃,很多木结构建筑采用包敷石膏防火板方法,虽有效提高了耐火极限,但木结构建筑也会受到影响。建议应用高压浸渍阻燃剂,既能防火又能不破坏建筑风格。此外常见的木材阻燃剂还有磷系列与氮系列,都有提高木材的耐火极限。
        从管理层面入手提高木结构建筑防火能力,主要有以下三点。首先,做好防火设计,在建造木结构建筑时,要做好防火分区,根据建筑层数与建筑面积来分区,保证将起火的建筑火势加以控制,保持在一定时间与范围内。要有合理的防火通道与间距,建筑之间要保持足够间距,防止火灾扩大。再次,要提高防火意识。做好防火宣传与防火知识培训,让人们意识到木结构建筑失火的危害,只有防火意识增强了,防火工作才能落到细微之处。例如严禁电线胡乱按接、及时更换老旧线路、电气设备要正确使用、少用大功能设备、电气设备必须防雷接地、电线与电气设备要远离可燃物等。最后,要建立义务消防队,在偏远山区或者旅游景点,要鼓励群众自发组织一支义务消防队,保证在火灾发生时能够及时的扑灭火势。
结束语
         综上所述,针对木结构建筑的火灾危险性、火灾特点、火灾原因,相关职能部门要根据当地消防工作现状,结合现代防灭火理念和技术,认真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原则,落实消防安全主体责任,采取切实可行的防灭火对策,切实保护好古建筑及文物等中华民族的瑰宝。
参考文献:
[1]张晋,李成,张悦洋等.木结构抗火性能及防火设计研究现状[J].工业建筑,2016,46(2):113-119,
[2]杨建新.现代木结构建筑防火要求与安全技术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5,(23):113-114.
[3]刘丹阳.刍议老式木结构建筑防火工作要点[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2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